■夏莉平(四川省建筑醫院)
老年腸炎患者病情蔓延性較強,遷延不愈。在治療過程中,很多老年患者都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多數患者體重指標達不到正常標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又該如何處理呢?
老年腸炎患者為什么會出現營養不良
1.身體機能變化 老年患者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和器官都在退化,免疫力比較低。加之多數老年患者存在多種慢性疾病,在生理方面的改變較大:消化液、胃酸、消化酶等分泌減少;牙齒脫落,胃腸蠕動能力減弱;心率下降,代謝降低,血壓上升等等。
2.疾病因素 腸炎疾病多存在惡心、腹脹、腹痛、嘔吐等癥狀,導致患者對于飲食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同時,炎癥因素的存在會導致患者腸道吸收的面積減少,腸道丟失增加。
3.心理壓力 老年患者相較于青年人的心理更加脆弱,患者由于年齡的增長和活動能力的下降,在生病之后存在較為嚴重的恐懼情緒,害怕自己病情加重,害怕死亡。還有些患者家庭經濟情況不佳,在治療過程中自覺拖累家人,出現不愿繼續接受治療的情況。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患者對于治療的依從性明顯下降,同時有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進一步影響了患者的進食和腸胃功能,加重了營養不良的情況。
老年腸炎患者如何進行營養護理
1.患者能量攝入的規劃
老年腸炎患者在靜息狀態下的消耗相對于正常人高,因此在能量的需求上也有一定的增加。而在治療的不同階段,患者對于能量的具體需求也會存在一定變化,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定期對患者營養狀態進行評估,并根據其實際體重按照公式進行計算。在蛋白質供應上,蛋白質成分包括18 種氨基酸溶液和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補充氨基酸,在進行補充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避免蛋白質補充過量,導致蛋白質成為過敏原,對患者的肝腎造成嚴重的負擔。碳水化合物中要以麥芽糊精或葡萄糖為主,避免蔗糖的補充。脂肪的補充需要進行合理的限制,既不能過量,也不能過低。膳食纖維的補充當以可溶性果膠、海藻酸鈉等為主,避免含有大量粗纖維的食物。維生素類的供應需要根據相應標準進行,提高水溶性和脂溶性維生素的攝入,在攝入量不足時可以采取藥物補充的方式。礦物質的供應主要包括鈉、鐵、磷、鋅、磷等,同時要注意水分的補充。
2.患者膳食結構的均衡
身體機能的退化是老年患者最顯著的特征,因此腸炎患者的膳食結構要注意均衡性。通常情況下,患者的飲食標準存在二富、四低、二適量的原則。“二富”包括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四低”包括低糖、低鹽、低熱、低脂肪;“二適量”包括蛋白質適量和礦物質適量。在此原則上,對患者的膳食規劃可以結合性別、具體年齡、病情等情況進行規劃,食糖、油脂最少,大豆及動物食物其次,蔬菜水果第三,同時適量增加薯類、谷類等為主。
同時,家屬要監督患者定時定量飲食,按時休息,日常避免劇烈的運動和重勞動,確保良好的休息,鼓勵患者進行適度的運動,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和免疫力。提醒患者做好保暖工作,避免腹部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