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白
心臟起搏器是一種可以調節心率、心律的微型計算機,通常被植入在鎖骨下方的皮膚內,目前已成為臨床上一種常規的治療技術。植入起搏器后,患者要了解和注意以下事項。
1.活動鍛煉
一般患者在手術后早期(24 小時內)應采取平臥位,盡量少活動。剛植入起搏器的第一周,植入側的手臂不要高舉過頭或劇烈活動。植入后的3個月內,植入側的手臂避免做劇烈活動。在手術1~2 個月后上肢活動可高舉過頭,以能摸到對側耳垂為好。出院后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進行體育鍛煉,只要不感覺過分的疲勞、心慌氣短,避免劇烈的右上肢體活動即可。
2.植入起搏器后日常生活電器的影響
對起搏器無影響的電器有電視機、收音機、吸塵器、電吹風、電熨斗、洗衣機、微波爐、電烤箱、電熱毯、汽車助聽器、傳真機、復印機、音響、耳機、電腦、冰箱、電爐、按摩椅、摩托車等。
靠近會影響起搏器的電器有手機、大功率對講機、電焊機、金屬探測儀、手持電鉆機等。
患者不可靠近的有高壓設備、大型電動機、發電機、雷達、廣播天線等有強磁場的設備。
3.植入起搏器后如何使用手機
安裝起搏器后,操作手機時應將手機與起搏器植入部位保持30 厘米以上的距離。建議用未裝起搏器一側的耳朵接聽電話,攜帶時最好將手機放在下衣口袋中或腰部,不要放在安裝起搏器一側的上衣口袋中,除非關閉手機的電源。
4.植入起搏器后醫用儀器的影響
超聲檢查、核醫學檢查、肺灌注或通氣掃描、CT、X 線檢查、心電圖等一般對起搏器無影響。電針治療儀、體外震蕩碎石機、電休克治療、超聲洗牙機(去牙石)等儀器對起搏器有影響,但可避免。患者應避免應用磁共振、電除顫、電刀、電烙器、短波或微波透熱治療和高、低頻治療儀,以及放射治療等。
5.定期隨訪
安裝起搏器的早期,患者可能會有很多不適應,因此必須經常找醫生隨訪。通常是安裝起搏器的半年內,每1 個月找醫生隨訪1 次,再半年后3個月隨訪一次,1 年后半年隨訪1 次。但至起搏器快到預計的壽命期時,應增加隨訪次數。
患者日常需隨身攜帶起搏器植入卡,卡上有患者姓名、年齡、起搏器生產廠家、型號、何時安裝、短期壽命及各種參數,以便就醫時供醫生參考。
患者要學會測定、記錄脈搏,每日早晚各測一次,若脈搏比原心率少5 次/分以上,同時感到胸悶、心悸、頭暈,要馬上到醫院就診。
6.學習和生活
如果沒有嚴重的器質性心臟病或其他疾病的限制,埋植起搏器后患者可恢復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以后的生活中要避免用起搏器植入側的手臂負重。熱水浴原則上對起搏器沒有影響。起搏器本身不受飲食的影響。保證所有的常用電器接地,避免接觸漏電的設備。駕駛摩托車或乘坐劇烈顛簸的汽車時可能對一些起搏器有影響,需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