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明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海南 三亞 572022)
近年來,各高校積極開展大學生社團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發掘學生的潛力。與其他社團對比,合唱社團具有人數多、影響大、教育意義直接等優勢。此外,合唱社團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團隊精神、與人合作的能力,通過合唱社團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以及感受能力,從而使其真正認識到合唱藝術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近年來,我國各個高校積極開展大學生社團活動,比如外語社團、攝影社團、舞蹈社團、戲劇社團、陶土社團、滑輪社團、播音社團、合唱社團等。可以說,大學生的社團活動形式豐富多彩。這樣做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發掘學生的潛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合唱社團的教學目標是讓大學生在參加音樂活動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感受音樂,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還可以學會與人交流。在社團里,合唱成員互幫互助,關心、理解、愛護其他成員。集體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當社團活動中遇到問題和矛盾的時候,還可以培養大學生正確地對待以及妥善處理事情的能力,提升學生之間的信任度和默契度。
合唱社團可以培養合唱隊員高尚情操和審美情趣。作為音樂教育教學的組成部分,多聲部的音樂具有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作用,它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展現,多方面增加合唱社團的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和理解,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好的合唱作品有著振奮人心的作用,可以陶冶情操,調動情緒,提高審美品位。
大學生是一個朝氣蓬勃、煥發青春活力的群體,有著很高的文化素質,他們對美有更高的追求。大學生美育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審美理論學習,二是審美實踐活動,積極參加審美實踐活動是大學生美育的重要途徑。合唱團是高校實施審美教育的重要藝術實踐活動形式。合唱藝術作為一種表現力、感染力極為豐富的音樂藝術形式,可以凈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大學生長期受到高雅藝術的熏陶能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幫助他們形成健康、高尚的審美趣味,減少大學生受到低俗化音樂熏染的機會。
眾所周知,大家初登舞臺時難免怯場,尤其舞臺下有大量觀眾時更加緊張,想要表現自如,除了學習之外,學生還需要積累豐富的舞臺經驗,這樣才可以發揮正常水平。合唱不是個人的演出而是社團集體力量的展現,學生可以從合唱社團每一次排練中積累經驗。在合唱中遇到問題,大家會一起解決,從而增加學生克服困難的決心。通過自己努力后,音樂的整體效果更好,這會讓學生感到欣喜,學生在無形之中會產生無限的斗志和恒久的信心,心理素質會得到提高。
2018年,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快耳音樂社團成立,在音樂專業老師和學校學生干部的策劃和推動下,其已成為學校人數最多、規模發展最快的大學生社團。社團以大學生美育創新、多元化教學實踐為出發點,用改革和發展的思維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積極建設具有一定規模和海南地域特色的高素質的高校大學生音樂社團。
快耳音樂社團包括快耳合唱團、快耳鋼琴社團和快耳作曲社團三部分,社團主要由藝術學院音樂專業學生和學校其他專業的音樂愛好者組成,社團主要目標是組建一支具有一定規模、有學校特色、高素質的高校音樂創作與舞臺藝術實踐隊伍。目前,社團的人數累計已達120 余人,混聲合唱分為四個聲部: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學生自愿參加,排練曲目包含混聲合唱、同聲合唱和小組唱的組合形式,除了校內常規的集體排練活動以外,學生還能參與校內外各類音樂賽事活動、社區文藝表演、文化下鄉實踐、自主創新活動等。
快耳合唱社團管理制度:社團要圍繞校團委工作要求,規劃、組織、培訓、宣傳,開展和參與各類文化活動。快耳合唱社團從成立至今一直沿用的是學生管理學生模式。大學生自愿參加快耳合唱社團,學生投票選舉團長、副團長和聲部長等社團內部管理職務。隨著合唱社團人數的不斷增多,合唱社團的管理也在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比如,2018年快耳合唱社團剛成立時招生僅限于藝術學院音樂學專業的學生,2020 年開始,快耳合唱社團招新涉及面越來越廣,從2021 年開始,快耳合唱社團的組織成員已經由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藝術學院的音樂專業大學生擴展到非音樂專業的大學生了,包括生態環境學院、外國語學院等,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社團活動將會吸引更多喜愛音樂、有音樂夢想的大學生。
1.團長的工作:代表社團主持全面工作,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分工;主持社團常務會議,加強與黨、團組織的聯系與溝通,及時傳達上級指示精神,并在此基礎上有側重點地開展工作;布置社團內部的工作,及時向有關老師匯報工作;負責檢查、督促內部工作的實施和總結;負責社團的自身建設,對內部制度和人員進行及時合理調整;集思廣益,積極引導社團內部的改革與創新工作;負責下任團長人選的提名事宜。
2.副團長的工作:協助團長開展工作,團長不在時,代理團長主持全面工作;協助做好社團的自身建設工作;依照分工管理內部的工作;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3.聲部長的工作:協調各聲部之間的關系;內部制度的制定和實施;配合團長、副團長做好日常事務;負責聲部的內部訓練活動;協助開展各項工作;收集反映廣大團員的要求;做好社團內部的各項評比工作。
4.其他職位的工作:協助合唱團做好日常事務;協助開展各項工作;做好社團內部的各項評比工作。
5.社團招新工作:社團每學期開學初期進行社團招新,以學年為周期,每學年初會進行團員招新。招新為面試的形式,由大學生組成的領導小組進行面試,面試的內容由報名的學生自行準備一首自己喜歡的曲目進行現場演唱,演唱完畢后進行聽音模唱環節和自我介紹環節,在不記名投票中超過60%的領導小組成員同意通過以后,報名的學生便可以進入快耳合唱社團,成為一名新成員。
6.日常排練與表演活動:合唱社團日常排練的時間安排是合唱團成員課余的時間先由聲部長自行組織聲部排練,每周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一次集體合唱排練和學生互動交流。合唱社團排練曲目類型多樣,除了大學生自選的愛國情懷合唱作品、流行合唱作品以外,還立足海南本土音樂,積極演唱了海南黎族特色的歌曲,比如《久久不見久久見》《敬酒歌》《撿螺歌》《咚嘀啷》《斗牛調》《打柴歌》《舂米謠》《哥吃檳榔妹送灰》等作品,傳唱的頻率很高。迄今為止,快耳合唱社團已經舉辦了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實踐活動,在之前的社團建設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今后,快耳合唱社團會繼續在建設有海南特色、美育創新改革理念、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培養、高校音樂社團文化建設等方面充分發揮專業特點。社團以樹立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公共藝術形象為目的,以引導社會文化藝術發展為己任,以奉獻、專業、互助、進步為宗旨,強調傳承民族音樂,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宣傳美育教育的理念,積極開展各種有益的文化活動。
為了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的音樂素養,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快耳合唱社團開設了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術技巧的訓練內容,由藝術學院合唱專業老師進行輔導,社團管理領導小組成員協助進行訓練。訓練的內容如下:
1.節奏實踐訓練方面
音樂的生命與靈魂是節奏,節奏可以讓音樂的性格變得絢麗多彩。在合唱中,如果節奏不統一會讓整首歌曲顯得混亂、不統一。一般來說,排練作品時指揮會提前說明歌曲的速度并給隊員標準預備拍,隊員按事先給好的節奏對歌曲進行排練,當節奏混亂時指揮要再次強調作品的節奏,在一次次的排練下,隊員會熟記節拍,并且在指揮的帶領下會整齊地完成作品的排練。在排練中,指揮一定要給隊員明確的指揮手勢。隊員不可隨心所欲改動節拍,否則會影響作品的整體性。
2.聲音實踐訓練方面
由于合唱有獨特運用聲音的方式,所以合唱團有著豐富的聲音色彩,能產生優美、動聽、和諧、敦實的音響效果。在合唱團內,由于成員眾多,存在音色不統一的現象。為了優美和諧的音響效果,隊員必須要在音色以及音量上實現和諧統一。要想讓隊員唱出動聽的聲音,得讓學生明白什么是美的聲音,怎樣可以發出這種美的聲音。這也是培養隊員協作能力的重要環節。要讓隊員明白怎樣唱是對的,要先說明想要達到的目的然后再對學生進行系統性訓練。指揮者對音色進行訓練時,要教給隊員科學的發聲方法以及歌唱時怎么調整呼吸。同時,合唱時要訓練隊員優美的音質以及清晰的吐字,等達到要求后再對音量進行訓練,合唱時要統一歌曲中的強與弱,當隊員統一唱出歌曲的強弱時,歌曲的起伏自然會很明顯。同時,音樂的形象和內在的感染力也會散發出來。在進行音色音量均衡訓練時,還得注意男聲與女聲的比例問題,男生與女生人數持平時通常男生的聲音會突出,從而掩蓋女生的聲音。那么怎么規避這個問題呢?一般會采取男生弱唱的方式,又或者改變男女生的人數比例,從而達到音色音量上的均衡。合唱隊員在這種訓練下會逐步找到自己在這個集體中的位置,會更加努力學習,將自己融入合唱的集體。在長期的合唱訓練中,學生會結交不同性格的隊員朋友,在這個過程中,隊員會進行合唱交流,取長補短,自然地改正合唱的不良習慣,從而唱得更好。
3.和聲實踐訓練方面
合唱分多聲部,和聲的均衡訓練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在對合唱隊員進行協作訓練。剛開始的時候,要從簡單的二聲部開始訓練,將隊員分成兩組使用長音進行三度、五度和八度的雙音訓練。等隊員們熟悉兩個聲部后,逐漸過渡到三個聲部以及四個聲部的訓練。在排練中,要多讓合唱隊員聆聽別人的聲音,這樣在演唱時才能更好地讓自己的聲音與其他聲部相融合。剛參加合唱的學生因其他聲部聲音的干擾往往會忘記自己聲部所要演唱的旋律,為了避免忘記旋律,在合唱時,學生會大聲演唱自己的旋律試圖利用自己的聲音掩蓋其他聲部的聲音。這樣做的結果可想而知,不僅會使自己的聲音變得異常刺耳,而且合唱團整體的聲音也會變得不協調,所以在合唱中不允許個性突出,失去共性。在合唱中,各個聲部是相輔相成的,它們是一個整體而不是突出的個別聲部。每個聲部有每個聲部的角色和責任,在合唱中要學會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其他人,要有協作精神,以集體的利益為先。
4.綜合實踐訓練方面
合唱中的靈魂應該就是指揮了。在合唱訓練中,指揮不僅要有熟練的指揮技巧、敏銳的聽力和掌握發聲方法外,還要處理好自己與合唱隊員之間的關系,要駕馭好整個合唱隊,并使隊員有凝聚力。在排練的過程中,指揮要善于挖掘隊員的潛力,根據實際情況分配好各個聲部,讓每個隊員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使合唱歌曲達到最好的效果。在排練時要適當休息,最大限度調動隊員的積極性,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排練中去。同時,排練時隊員要跟從指揮的安排,不能隨心所欲地遲到、早退、不參加排練,不然,合唱團將會是一盤散沙。所以,指揮與合唱隊員要積極交流,指揮者對合唱作品的理解要通過隊員的演唱才能表現出來,這之間的關系是和諧、統一的。通常指揮會征求合唱隊員的意見,確定好要排練曲目之后,大家會尋找合唱曲譜,發在合唱群里,讓合唱隊員先熟悉作品并且學習自己的聲部,在合唱團集體排練新的作品之前,各聲部部長會帶領該聲部成員分析了解即將排練的作品,隨后學習自己聲部的旋律,等旋律和節奏沒有問題后才會帶入歌詞,這樣合唱團集體排練的時候速度會很快。合唱團集體排練的時候,指揮會先帶領合唱隊員進行發聲練習,隨后會進行聲部的磨合,一般四個聲部先是兩兩聲部磨合,等兩兩聲部節奏、旋律、和聲效果有合作的意向后,指揮會組織四個聲部統一演唱,排練剛開始會有點混亂,但是在指揮的帶領下,和聲的效果會逐漸顯著,等演唱沒有問題后,指揮會處理演唱作品的情感和歌曲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等,一首作品在不知不覺中排練完成。
本文以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為例,以多元化、開放性的教學思維模式為出發點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大學生參加合唱社團以后,其心理自我調節和疏導的能力有所改善,大學生參加社團的活動對提升自我團隊合作意識也很有幫助。對于非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排練與演出的經歷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水平,同時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也得到鍛煉。
筆者認為,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實踐,社團活動對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必定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社團活動是高校課內教學的補充和外延,大學生可以通過社團活動對專業知識進行檢驗,在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拓展知識以及實踐運用能力以外,還能夠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總之,社團對高校開展多元化教學和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有積極的影響,社團活動是我國高校開展多元化教學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