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博
(人大附中朝陽分校東壩小區 北京 100018)
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學習占據重要的地位,對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助力學生獲取豐富的英語知識,對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1]。新課改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承擔著非常多的教學任務,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模式來適應新時代的教學要求。
大多數英語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英語課堂中一味地展開訓練,導致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下降[2]。教師并未及時給學生閱讀學習提供指導,造成學生無法熟練掌握好正確的閱讀技巧和方法,也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思維。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大多數的英語教師在課堂當中先要講解一遍需要學習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中分角色展開對話,最后展開習題練習,安排課后作業等。學生對這樣的教學流程感到習以為常,認為毫無吸引力可言。在學生毫無興趣的狀態下展開閱讀教學,效果并不樂觀。教師還只是把閱讀教學的內容限制在教材中,未曾涉及或者極少涉及課外閱讀內容,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不高。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地講解占據了大量的課堂時間[3]。有些教師未能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以及興趣愛好,只是依賴于閱讀材料來創設出一些話題來開發學生的思維。即便現如今的閱讀材料多樣,但是在具體的閱讀教學當中,部分教師極少地讓學生在英語閱讀文本的學習中,通過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探討自己的想法,也沒有給學生提供英語展示的機會,在閱讀教學當中未能充分明確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前,初中生所接觸的英語閱讀材料基本上都是源自于課本教材當中,極少有學生會自行選擇喜歡的文章[4]。部分英語基礎扎實的學生還能閱讀部分英語小文章,可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講,閱讀就已經很吃力,根本不具備英語閱讀的興趣。
新課標提出,初中英語教師要幫助學生培養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體會到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方式,強化國際認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5]。此外,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給學生傳授英語理論知識,需要讓學生在未來的自主學習中靈活運用技巧,開拓學生的知識面,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更關鍵的是要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
(1)小組合作學習方法。首先,課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學生展開課前預習。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Lao She Teahouse》這節課的內容當中,先安排學生查找與老舍茶館有關的資料,然后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What do you know about LaoShe Teahouse?”的問題。由此,教師非常快速地引導學生實現閱讀之前的預習。經過小組之間的討論獲得結果,在閱讀課文當中得到驗證。這樣讓學生先獲悉課文內容,對英語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推動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展開閱讀。然后,教師還能讓學生通過課下空閑時間到圖書館或者運用網絡的方法找尋與老舍茶館有關的資料,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樹立起合作探究的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有效性。
(2)做好調控和引導的工作。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要針對每一個閱讀環節展開有效調控以及引導,為學生留出足夠的交流時間,避免時間緊張導致小組合作學習失去意義,防止時間過久導致小組合作學習與教學主題相脫離[6]。初中英語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知識的難易程度,來對閱讀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分解,適當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展開調整。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教師要融入學生的群體中,聆聽學生的心聲,滿足學生提出的需求,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情況,做好英語閱讀教學引導工作,給學生提供幫助。
(3)良好地實現小組展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Lao She Teahouse》這節課當中,教師能夠先讓每一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來介紹文章的主旨思想,同時對段落展開劃分,描述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或者通過競賽的方式,將小組討論設置成為競賽,讓小組派出代表進行參賽;先對課文內容進行朗讀,教師當作裁判員,評判小組代表朗讀文章的流暢水平、發音準確度等,選擇優秀的小組;然后,解答有關閱讀內容的問題,再評比哪一個小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在文章當中找到答案,回答正確,就能夠獲得教師的獎勵。這樣更好地激起學生的閱讀欲望,提高了學生閱讀的熱情。
(4)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教師的科學合理評價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閱讀學習,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每一位學生都渴望獲得教師的肯定與認可,因此,教師的評價要具備鼓勵性、針對性[7]。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表現優秀的小組以及個人進行表揚,合理評價他們的表現,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閱讀內容的主動性。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結合所劃分出來的層次,教師在閱讀教學當中,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8]。以《How to learn English》這一單元為例,教師給A層學生教學時,講課的語速能夠保持在較快的狀態,明確閱讀教學中的重難點,給學生提供解決閱讀問題的思路,讓學生自行到文章當中找答案。面對主觀閱讀理解題,教師給學生提供解題的思路,開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上來對問題的答案展開思考。在為B層次的學生講課當中,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保持正常的語速即可,帶領學生一同找尋閱讀理解的答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助力學生更好地發散思維。面對C層次學生講課時,教師要給這部分學生充足的耐心,保持緩慢的語速,帶領學生一字一句翻譯文章,分析文章中的內容和主旨思想,找到課后問題的答案。還需要為C層學生提供好的鼓勵,提高C層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使C層學生獲得良好進步。由于學生都在同一個班級當中,被教師區分對待容易讓學生內心出現一些變化。所以,教師要及時為學生提供鼓勵,逐步幫助學生找到英語閱讀的自信心,拉近學生與英語閱讀之間的距離,助力學生獲得共同進步。
以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部分教師始終運用傳統落后的閱讀教學模式,學生被動閱讀學習。在這一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大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提不起興趣[9]。初中生在剛開始學習英語閱讀當中,教師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方法,避免學生出現恐懼心理。英語作為一門需要學生能夠主動交流以及表達的科目,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引入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實現教學目標。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的方法,促使學生更深入展開學習才是正確的方法。例如,學習《Planes,ships and trains》這一單元的內容當中,教師通過為學生播放視頻的方法來介紹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讓學生能夠掌握多種交通工具的單詞,掌握相關上學時、旅行時所選擇的交通工具的詞匯和句型,讓學生跟隨著視頻閱讀英語知識點。在學習這節課當中,教師要先運用多媒體的方法播放不同交通工具的相關視頻資料,讓課堂的閱讀內容變得更加立體形象,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語單詞和句子含義,進而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
英語作為一門較為重要的語言學習類型的學科,好的語言基礎能夠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非常重要,教師要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學會開動腦筋,逐步培養學生獲取以及處理信息的能力[10]。例如,在講解有關《Way of life》這節課的內容當中,教師指導學生自行組成學習小組,學生通過對話的形式來進行有關內容的模擬練習,練習的內容不只是局限在課本教材當中,還要結合英語內容展開良好拓展,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現如今的生活方式以及自己所了解到的其他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通過這樣的充滿生活氣息的話題內容,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獲取理想的效果。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了解學生的特征和個性需要,幫助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效開發自身的潛能。另外,教師要把英語閱讀課堂轉變為學生互動溝通的平臺,讓學生在主動交流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看法,解決自己的疑問,從而讓學生在交流當中了解到自己語言素材的不足,運用課下的時間展開閱讀,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問題驅動式的教學方法,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要從學生所閱讀的文本內容出發,向學生提問。教師所提問的問題不僅要與閱讀內容密切有關,還要具備一定的啟發性,教師要緊緊抓住提問實際,掌握好問題提出的先后順序,在這一過程中,幫助學生逐層深入思考。這就標志著教師不能一下子將問題全都提出來,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保持一定的層次性,前一個問題要給后一個問題做好鋪墊。
例如,對《My hometown and my county》這單元教學時,教師提出問題的順序通常是:首先,教師讓學生先快速對閱讀文本內容進行閱讀,給學生提問與文本主旨內容有關的問題;其次,教師要讓學生仔細對文字內容展開閱讀,給學生提出一部分有關文章細節的問題;最后,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保持好的英語閱讀水平,教師要給學生提出更高水平的問題。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提問的問題要保證具備一定的層次性,確保學生保持清晰的思路,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
傳統教學理念的深入影響下,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過于凸顯出自己的主導性。特別是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部分教師完全主導閱讀課堂教學的走勢,導致大部分學生根本不具備自主展開閱讀學習的空間,在閱讀學習當中始終感受到較大的壓抑感。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實施之下,教師要及時轉變自身的課堂角色,將主導轉變為引導,真正堅持以學生作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實施以生為本的閱讀教學策略,轉變學生對傳統英語閱讀學習的想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熱情。這樣學生才能主動閱讀英語文本,對英語知識產生全新的理解,英語情感才能得到升華。這樣就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會出現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特別是針對不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容易出現走神的情況,但是學生具備比較強的好奇心,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運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加入充滿趣味性的元素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引導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培養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多運用一些具備故事性的趣味內容,從而幫助學生對閱讀教學產生全新的認識,利用自主學習和思考更好地積累豐富英語素材。對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要高度關注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當中及時對學生的閱讀錯誤展開糾正,從而良好的培養出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作為一個具有較強關聯性的過程,要求學生能夠增強對事物客觀規律的認識,掌握實際運用英語邏輯思維的方法。過去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不少的問題,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不能讓學生熟練掌握閱讀技巧。而在新課改下,教師要關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傳授給學生解決閱讀理解問題的技巧,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化背景,更高效地展開閱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