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 嶸

很多年前,美國一家報社刊登了這樣一則整版廣告:調查顯示,購買一臺打字機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學習成績。我們即便假設這則廣告中的調查是真實的,它仍然存在不同的解釋:比如購買了打字機而獲得了較高學業成績的學生往往來自比較富有的家庭,而這樣的家庭對學生的學習更為關注;購買打字機的學生比其他學生有更強的學習動機。
也就是說,購買打字機和提高學習成績兩者只能說存在相關關系,而非因果關系。不過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把二者混為一談。
韓國有檔綜藝節目《英才發掘團》,這個節目主要是發掘韓國各地的少年英才,這些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在很多期節目后,人們發現了一個規律:這些優秀孩子的父母和同齡孩子的父母相比往往年紀偏大。那是不是高齡父母生的孩子會更聰明?
高齡父母和優秀孩子同樣并非存在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父母年紀偏大,相對來說家庭狀況也更好,中年得子的他們會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孩子的教育上,豐富的社會閱歷使得他們在教育投資上更睿智和有耐心,正是這些原因,使得他們能夠培育出更優秀的孩子。
20世紀80年代,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布萊恩·麥克馬洪領導的一個團隊發現,喝咖啡和胰腺癌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他們提出,如果人們停止喝咖啡,那么胰腺癌的發病率會大大降低,他們把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了全球頂尖醫學雜志《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
麥克馬洪的研究對患有胰腺癌的住院病人以及患有其他疾病并被相同醫生要求住院的病人進行了比較,這些醫生大多為腸胃專家,許多沒有患癌的住院病人放棄了咖啡,因為他們擔心咖啡會使潰瘍和其他腸胃問題惡化,而患有胰腺癌的病人并沒有停止喝咖啡,這使得胰腺癌患者中有更多的咖啡飲用者,因此不是咖啡導致了胰腺癌,而是其他疾病導致另外一些人不再喝咖啡。
這種把相關關系混淆成因果關系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很多健康雜志告訴我們,定期吃維生素片或者每天喝蔬菜湯的人會更長壽。事實上,能夠定期吃維生素片或者每天喝蔬菜湯的人擁有更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鍛煉、作息處處更注重養生之道,而沒有這么多講究的人在生活其他方面同樣會忽略健康習慣。
(秋水長天摘自《腦尖:改變一生的80堂思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