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陸續著力推進高中生涯教育。重慶市要求各高中學校至少配備1名生涯規劃教育專職教師,高中3年的生涯課程不少于4學分。在上海市市西中學,每位新生在報到時就配備了一名“生涯導師”。
新高考改革成為生涯教育的直接推動者。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歐健指出,新高考改革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擇權,高中生也將提早面臨專業方向的選擇。明白自己的興趣是什么、職業方向在哪里,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每一個考生的必修課。
但記者發現,當前高中學校在開展生涯規劃教育時,依然面臨不少現實困難。
針對當前生涯教育師資短缺的現實,專業人士建議,一方面從高校的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等學科中選拔優秀大學畢業生或引進具有生涯教育相關研究背景的在職教師;另一方面還可聘請校外生涯教育機構講師、優秀校友等社會熱心人士,組建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生涯教育師資團隊。
學生家長是重要的生涯教育資源之一。重慶市第一中學教師張建說,學校自2015年起開設了“家長課程”,邀請建筑工程師、禮儀培訓師、交通警察等不同職業的家長進校講述職業生涯故事、開展職業體驗活動,既加深了學生對不同職業的認知,也推動了更多家長對學校生涯教育的配合和支持。
生涯教育的有效開展離不開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專家認為,除了在校內開展職場模擬、生涯辯論賽、生涯社團等活動,還可以采用校外研學旅行、參觀游覽、實踐體驗、志愿活動等形式,讓生涯教育“活”起來。
(摘自《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