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王瑩
(江蘇省儀征市皓蕓茶業園,江蘇儀征 211999)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對于自身的物質生活水平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生態化的農副產品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歡迎,生態化的農副產品是指無污染、無公害的安全綠色的生態產品。在大肆應用農藥的背景下,生態化的農副產品更加受到了市場的歡迎,因此推行茶葉生態化發展能夠幫助揚州丘陵地區茶葉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能夠確保茶農收入的增加,對于整個茶葉行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茶葉生態化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僅將茶葉的經濟效益作為其發展目標,更應當注重茶葉的社會和生態效益,用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茶產業的發展,用茶產業的發展保證生態環境的維護。通過二者之間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模式,來發揮茶產業自身在生態方面的優勢[1]。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曝出的新聞每年都時有發生。在國家對于食品安全管控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公眾對于綠色安全的食品的消費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各個行業都推出了不同的綠色食品以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而茶葉生態化發展就是其中之一。消費市場上的需求為茶葉生態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揚州茶葉的發展依舊停留在較為初級的市場狀態。只有在市場需求的背景下,才能夠將茶葉生態化產品賣出去,揚州茶產業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已經擁有了較大的規模,并且在管理、生產等方面都逐漸地走入到行業領先地位。基于揚州丘陵地區的自然環境,如果通過政府部門進行正確引導,通過生態環境的建設,不僅能夠營造出良好的適合茶樹生長的小氣候,更是能夠通過規模化來抵抗自然災害,避免出現一些意外情況來影響企業發展。從市場需求和企業發展規模來看,中國市場對于生態化茶葉產品的需求是較大的,并且隨著人們健康意識養生意識的不斷發展,茶葉市場應當會得到空前的繁榮。
揚州丘陵地區由于自身的地理條件的限制,揚州茶主產區在儀征市,儀征是小丘陵山區,最高山海拔149.5米。茶葉生產相比于常規的糧食生產,具有更加明顯的經濟效益。讓丘陵地區更適合茶葉產品的輸出,在丘陵地區進行茶樹的種植可以極大地美化丘陵地區的自然環境,并且以丘陵地區生態茶園建設為主進行發展,不僅可以讓茶樹適應丘陵地區的氣候條件,更是能夠通過茶樹來改善茶園的生態環境,茶園中有許多生物種類有利于維護生態茶園的平衡,并且能夠抵御害蟲對于生態茶園的侵害。在實施無公害的種植之后,能夠減少常規肥料的使用,減少農藥對于周圍環境的污染。
但是,傳統茶園的弊端讓茶葉生態化發展受到阻礙。與傳統茶園相比生態茶園在春、秋時期的氨基酸含量都明顯提升,其產品更具營養的同時也對茶產品的口感等多方面有十分積極的影響,因此發展無公害的生態茶園,不僅可以增加丘陵地區的綠化面積,更是能夠讓大面積的茶樹成為丘陵地區的特色,吸引外地游人觀光,發展相應的旅游行業。
茶農作為茶產品輸出的主體,在以往的茶葉種植模式中,茶農是自負盈虧的。但是在生態茶園的發展過程中能為茶農帶來更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相比之下,茶農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這樣不僅可以極大地激發茶農的生產積極性,更是能夠讓茶農變得更加輕松。由于產品自身性質的影響,我國現階段依舊缺少著較大規模、較大品牌的產品,由于缺少龍頭企業和相應的知名品牌,我國的產品僅能夠在國內市場打開銷路,而在國際市場上難以占到優勢,甚至一些傳統茶園的茶產品不符合國際市場上的衛生標準,更是極大地限制了茶產業的發展[2]。
以往茶葉品牌不足的弊端顯現了出來,應當通過生態茶園的建設,將產品走出國內走向國際,建設自己的品牌,也能夠讓產品為更多的人熟知。同時生態茶園的建設更加符合政府政策的導向,在生態產業的建設過程中,可以享受政府給予的政策傾斜,在政策的保駕護航下,更能夠實現茶產業強有力的發展,實現自身的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
相對傳統的農業行業來講,茶產業對于自然環境的要求具備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同的茶類對于相應的生產環境都擁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結合揚州丘陵地區的特點來發展適合丘陵地區生產的茶葉,并且通過丘陵地區的自然環境優勢,將自身的茶葉特點打出品牌,才能夠通過這樣的品牌效應增加相應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在茶園的經營過程中,茶樹資產具有一定的專用性,在茶樹的種植等前期的資產投入以及后期的場地使用等多方面都具備一定的專用性,并且在茶樹場地的轉化率更低的情況下,許多參與到茶行業生產的企業在自身無力經營之后,難以將資產進行轉換,這種場地的專用性也限制了茶產業生態化的發展。
產品由于自身的特點,在茶葉的采摘期,新鮮的茶葉是需要進行經常性地采摘,而如果過了采摘期,新鮮的茶葉則容易腐爛、又不耐儲藏的特點的影響下,產品的交易頻率較高,這決定了產品需要根據自身的新鮮度來進行相應的交易制度。而干茶葉經過加工包裝,保質期大大延長,會影響產品的交易頻率。交易頻率的降低也很難刺激茶產業的經濟活力。
根據以往農產品的特點,以往農產品大部分是一年一次的交易,其價格相對穩定,而針對茶產品來講,一般是春茶的價格高于秋茶,夏茶的價格低于秋茶,這種價格的季節性更是影響了茶產品在自身市場上的競爭行為,一些不法商家通過一些不正當的競爭行為,將價格的波動擴大,最終導致許多其他不良因素影響產品的價格。由此可見,建設生態化茶園能夠幫助穩定茶產品的季節性價格波動,避免一些投機行為的出現[3]。
儀征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宋時期就成為名茶產區之一,所產茶葉在宋代被列為貢品。綠楊春是新創制名茶品牌,屬條形烘表綠茶,該類型綠茶于1990年由儀征市捺山制茶廠創制。為了更加進一步發展歷史名茶,發揮揚州的經濟和地理優勢,在適應旅游業的基礎上揚州市大力發展了揚州茶。隨著綠楊春茶的發展,讓揚州茶葉規模得到了極大地提升,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支持下,綠楊春茶已經在江蘇省打下了不小的名氣,真正地成為了茶葉的知名品牌。但是在全新的行業發展路口,應當清晰地認知到生態茶園是未來發展的路徑之一,只有真正地將生態茶園融入其中,才能夠實現綠楊春茶的可持續發展。
結合當前茶產品本身的特性和我國茶葉行業的特性來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以揚州丘陵地區茶產業的經營主體較多,并且規模較小,其自身的組織管理較為混亂,沒有形成相應的產業鏈。并且在市場方面,茶葉的品類工藝產品質量都沒有統一的標準,最終會影響整個茶產業的生態化發展。
因此在這一背景下,推動茶產業的生態化發展能夠將以上弊端扭轉過來,真正地實現市場的拓展。茶葉生態化發展的基本動力就是實現相應的產業、組織結構的合理化。建立活躍有效的競爭機制的前提下,能夠為市場注入全新的活力,并且能夠充分地利用規模經濟降低茶農的生產成本,提高茶農的生產效率,并且通過茶葉的可持續發展來實現產品的有效輸出。對于茶農而言,利用規模化的生態發展,不僅能夠幫助其自身提升生產效率,更是能夠在外在競爭的環境下發揮規模化的優勢,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最大化。
茶葉生態化發展與傳統茶葉的生產是不相同的,因此產業生態化發展應當利用“共生原理”,將小規模的企業之間聯合在一起,形成相應的產業鏈,將企業之間的生產資源形成內部的閉環經濟網絡,最終達到整個產業系統的規模化。最終再利用這種規模化來提升茶產業的競爭優勢。茶葉生態化發展是農業生態化發展的一部分,其實就是通過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來調整產業的發展模式,因此,一種規模化的組織重組能夠真正地實現茶葉生產主體的縱向和橫向等多方面的整合,通過規模化的經濟發展來實現自身競爭能力的集中發展。
在這過程當中,信息技術的發展就為創新組織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抓手。眾所周知,茶葉生產往往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小規模生產,而且在這過程當中很難以大規模的機械化手段進行集約化的生產管理。而生產端無法整合起來,就要在信息的流通上進一步整合。
如今,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小企業,就是因為每一個企業能夠整合的茶農、生產源是有限的。在這方面可以由政府牽頭,組織建立統一的網絡信息平臺,并且由各鄉各村委會等基層部門,向茶農生產者推廣這些信息平臺,讓更多的生產者能夠接入到這個平臺里,也讓更多的企業能夠直接地從這些平臺上獲取茶葉生產的信息,進行統一地采購和資源的統籌。這樣才能夠建立起一個更加科學合理的組織架構模式,從而形成規模化的重組,真正實現茶葉生產主體縱向和橫向多方面的整合。有了更多更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才能夠在銷售端統一品質,做好品控,實現更大規模的品牌打造,從而將一個地區或多個地區的產業生產統一起來,根據市場的導向進行更加合理的匹配,最終形成大規模的茶葉組織生產一體化流程[4]。
在筆者認真研究了揚州丘陵地區特點之后,認為復合茶園模式更能夠實現揚州丘陵地區茶葉生態化發展的實效。首先,所謂復合茶園模式即在茶園周圍種植以防護為主的林木或者在茶園中間種植各種林木,比如桃樹、李樹、石榴樹、銀杏樹等多種類來豐富茶園內部的生態體系。這樣茶園內部形成多物種的復合結構,不僅僅可以改善茶園內部的小氣候,更是能夠促進茶園生態的良性循環。
其次,茶林復合型的茶園由于植物種類的增多,茶園內部氣候較為穩定,并且空氣濕度增大的同時,食物來源豐富,讓各種鳥類和其他有益生物也更加愿意在茶園內部進行生存,通過這樣小型生態圈的建設,創造一個茶樹生長有利的生態環境。復合茶園模式是一種生態物種比較豐富、生物繁殖更加有利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各種不同的生物能夠相互依存,彼此形成制約的同時也在食物鏈和食物網的科學規劃下為茶樹的生長變得更加適宜。
最后,在這樣的生態系統中,即使存在危害茶樹的害蟲,也是屬于生態系統中食物鏈普通的一份子,不會形成大規模的害蟲災害而影響茶葉的生產。因此通過各種因素的控制,能夠真正地維持生態茶園的生態平衡,最終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融合在一起,實現生態化的實效。
在生態化農業建設的政策導向下,揚州丘陵地區茶葉生態化發展不僅僅符合政府政策導向,更是能夠通過生態化的發展提升茶園自身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既能夠產出新鮮優質的茶葉,更是可以通過后期加工形成高質量的品牌茶葉。對形成自身的品牌化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通過茶葉生態化發展模式的探究可以真正地保證揚州丘陵地區茶產業的市場競爭力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