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濤
(慶陽職業技術學院,甘肅慶陽 745000)
關鍵字:數學教學,高職數學,數學文化
數學是人類歷史中傳承比較古老的一種文化,是人類文化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發展至今的智慧的結晶和進步的產物,數學和數學文化在人類的思想和能力的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巨大的。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與更新,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育制度已經滿足不了當前社會教育教學的發展速度,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的教學,教育部門提出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科文化素養。在高職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其基本的目標就是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高數知識,為以后的專業課程或者是考研做出準備,因此,高職數學的學習,對學生今后是發展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依據現在的教學反映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數學枯燥難懂,數學課堂無趣,導致數學是學習效果不佳,許多學生對數學望而生畏,而在高職的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可以有效地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的趣味性和文化性的一面,可以讓課堂不再是單一的數字和符號,而是更有活力,讓學生可以從數學文化中了解到數學的魅力,進而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此,現代高職的數學教師要積極地將數學文化滲透于數學課堂,尋求有效的策略,以此來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各種文化知識的深入挖掘,形成了一種比較獨特的理論體系,隨著時間的推移,先人的實踐理論和思維模式都融匯到數學文化中去,數學文化在歷史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簡單來講,可以從兩個方面闡述數學文化在教學活動中的實際應用,一方面,數學文化并不僅僅是對數學教學素材中的概念講解,同時也注重對生活方面展現個性化的數學活動,例如數學競賽、數學學術研究以及數學概念講座等,在多樣性的文化活動交流過程中,學生們能切實感受數學知識涉及的思維方式和理念,學生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加深思維探索,開闊自己的視野,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知識學習的魅力;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將抽象化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實踐,不斷增強個人數學運用的能力,從而為學生培養數學方面的情感體驗。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對文化滲透仍存在很多不足。從教學模式來看,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單一化。以往的課堂教學活動,大多是圍繞教師展開,并且教師有著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決策者等身份。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少之又少,導致數學文化不能有效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去,致使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較低,對數學知識的實踐能力較差。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對數學文化的滲透并不重視,因此數學文化在傳輸過程中會把握不足,對文化的滲透過于僵硬,缺少靈活性。從教學活動角度切入,數學文化滲透教學的模式不恰當,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綜上所述,當前階段數學教學活動中,對數學文化的滲透尚有不足之處,有較強的發展空間。各學校應當加強對數學學科的探究,充分了解數學文化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斷增強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水平,在教學活動中選用恰當的教學理念,搭建數學文化滲透機制,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2]。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滲透數學文化,能進一步加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能力。例如在學習“概率”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引入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事物,例如一枚硬幣出現正面和反面的概率分別是多少?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帶一枚硬幣到教室,并將硬幣拋出,部分學生拋出了正面,部分學生拋出了反面,硬幣只有正反兩面,由此可見,學生投擲出正面和反面的概率分別是二分之一。由此可以延伸,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思考一枚色子出現不同面的概率是多少?這和拋硬幣的原理相同,色子一共有六面,所以每個面出現的概率就是六分之一。與之類似的方式就可以將數學概念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通過加強數學文化的滲透,讓學生了解概率的現實意義,這一方法旨在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不斷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推動學生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加強數學文化的滲透,是推動人文學科的發展。就當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全面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項教育制度也在改革完善,各學校也逐漸加強素質教育,對部分邏輯性較強的學科進行補充,例如數學這門學科,在教學活動中滲透數學文化,有助于加強人文學科的發展,對高職階段數學教學活動提供一定的補充和學習[3]。
數學文化的滲透在數學教學階段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強數學文化在教學活動中的滲透,才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將人文精神和數學思維有機結合。作為從事數學學科教育教學工作人員,我們必須讓學生明確數學的學習不只是學習課本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學習思考問題的思維和方式,所以我們在進行數學學科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通過文化滲透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數學文化,讓學生不僅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了解數學發展背景,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營造健康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可以加強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深入理解,偏重培養每一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職數學教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發展的過程中,素質教育的推進尚未成熟,還面臨很多問題:高職階段的數學教學并沒有科學的課程設計、教學內容尚未完善;在教學活動中仍采用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課程內容設計時過于單一化,有一定的滯后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輸送,從而抑制了學生學習主動性;這一階段的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專業素養水平有待加強,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并沒有加強數學文化的滲透,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數學文化的滲透,長久以往,學生就會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厭煩心理,從而消退對數學學習的熱情[4]。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只有符號和數字的數學課堂不是真正的數學課堂,是冰冷沒有靈魂的數學課堂,而這樣的課堂也是滿足學生現在所需要的。對此,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打破以往高數的教學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歷史文化史料,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促進學生的積極性。對此,在具體的高職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依據符號的來源、公式的發展、定理的起源等角度來為學生灌輸一些歷史史料,增加課堂的數學文化,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和學習。例如,在學習“微分的中值定理”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知道要學習的內容有“泰勒定理”“柯西中值定理”等,對此,教師就可以從這些定理的背景出發,向學生介紹相關的歷史文化,以此來豐富教學素材,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5]。
羅素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數學,如果正確地看它,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無上的美。”可見,數學是具有美的,美還是至高無上的,但是在現在的高職數學課堂中,很多學生卻發現不了數學的美麗,認為數學是枯燥乏味的,導致學生沒有學習的動力和欲望,同時,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好的老師。我們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滲透數學文化之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過程中。對此,教師就可以滲透數學的文化之美,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能夠正確地面對數學的美麗。對此,在具體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歷史文化中利用數學知識所構建起來的美麗,來讓學生全面地了解數學。例如在學習“空間解析幾何”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以黃金分割的知識來作為導入,然后為學生分析空間解析幾何中的簡單美、設想美等,來讓學生有動力、有興趣地學習這個知識點,以此來促進課堂的有效進行。
數學,從古至今,源遠流長,之所以能夠存在下來一方面是數學所蘊含的知識的偉大,另一方面在于利用數學知識應用之廣泛。對此,教師要在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滲透古今數學應用的相關文化,以此來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實效性,進而了解數學的魅力。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說,數學知識了解得不是特別具體和全面,對一些知識的了解還停留在淺層方面,對一些數學知識的應用就更不知道了。對此,教師要彌補這樣的缺陷,為學生補充這方面的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深度。例如在學習“定積分”的知識點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定積分在物理,生活中實際應用的相關例子,以此來讓學生了解數學文化無處不在,數學知識的應用十分廣泛,以此來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
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化是比較常見的問題。以往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不能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向前發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師要巧妙地運用數學文化,積極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并結合數學實踐和數學研究等內容,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學習數學。例如學習“三階行列式”這方面的知識,對這一知識的學習方式有些單一。數學教師可以采用更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闡述。不僅僅是一種說話藝術,同時也是改革數學教學模式,將數學文化貫穿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的途徑。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了解,不僅僅是抽象化的概念和定理,同時是注重思維邏輯和教學過程。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數學這門學科,同時用向上的心態對待學習,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數學文化融入課堂中去,并付諸實踐。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數學文化滲透的方式作出適當調整。高職數學教學,旨在加強數學知識的培養,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懂學會學,并探索個人最契合的學習方式。數學文化的滲透,是更好地踐行數學教學的整體目標,在傳達教學知識點時,教師要充分了解教學的目的,并以此為出發點,逐漸引導學生建立知識框架。適當引導學生數學文化的滲透,不能本末倒置。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注意的是,在增長知識儲備和個人能力的同時,注重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計劃地開展文化滲透。
綜上所述,在高職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歷史文化史料,滲透文化之美,滲透數學的古今應用,以此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提高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能動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依據教學情況來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和總結,力求能夠不斷地將數學文化滲透于數學課堂,以此來促進學生數學素養,人文素養的不斷提高,進而促進學生可以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