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皓 程祝忠 趙檬(四川省腫瘤醫院核醫學科)
【關鍵字】 CT 檢查;PET/CT 檢查;影響因素;輻射
很多患者都分不清PET/CT 和CT,總是理解為PET/CT 就是某種“加強了的”CT 檢查。其實不然,CT 檢查依靠人體正常組織與病灶對X 射線阻擋本領的大小不同來生成基于解剖學結構的影像進而診斷。CT 密度分辨率高,價格低廉,一直是疾病診斷的入門影像學檢查手段。PET 則是反映人體內正常組織與病灶代謝差異的一種基于分子水平的檢查。任何一種疾病(特別是腫瘤疾病)的發生發展,一定是先有分子改變繼而逐漸發展成為器官病變。PET 檢查可以在疾病的初始階段就發現人體分子的代謝異常,為疾病(特別是腫瘤疾病)的早診早治贏得時間。凡事都有利弊,基于代謝成像的PET 診斷雖然發現疾病較早,但其本身分辨率不高,圖像質量欠佳,因此PET/CT 檢查利用先進的圖像融合技術,將PET 與CT 檢查圖像的優勢強強聯合,開啟了融合圖像為患者診斷服務的新篇章。
由于人體的代謝處于不斷調整的動平衡狀態,因此任何可以改變身體代謝活動的生活習慣或醫療處置,都會對PET/CT 檢查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受檢者在預約時需要詳細說明自己的近況,以保證檢查的準確性。
下面列舉出臨床常見的一些容易被忽視的注意事項:
1.如果受檢者有晨練或者長期鍛煉的習慣,受檢者不斷被刺激的肌肉群會呈現高代謝,與疾病的高代謝相互混雜,對診斷造成一定影響。
2.如果受檢者有糖尿病且服用二甲雙胍,二甲雙胍會使受檢者的腸道特異性代謝增高,其他降糖藥會影響受檢者體內胰島素代謝,這些對疾病的診斷都是有影響的。
3.如果受檢者3 天之內行鋇餐檢查,鋇劑會滯留在腸道內,對圖象產生偽影,影響圖象質量與檢查結果。
4.如果受檢者兩周之內注射過升白針,藥力會使你的骨髓呈現特異性高代謝,也會影響疾病的診斷。
PET/CT 檢查和CT 檢查有一點是相同的,受檢者都會接受很少劑量的輻射。CT 檢查輻射來源于設備球管發出的X 射線,掃描結束輻射隨即停止;PET 檢查輻射來源于給患者注入的開放性同位素,此輻射會在檢查后20 個小時內消失殆盡。據統計,一次CT 全身檢查受檢者所受輻射劑量約為20mSv 左右;一次PET/CT 全身檢查受檢者所受輻射劑量約為25mSv 左右。相較于傳統的CT 檢查,增加了不到25%的輻射劑量,卻換來了多模態的診斷信息,符合輻射檢查利大于弊的基本原則。
由于PET/CT 檢查后患者會攜帶一定劑量的輻射,與周圍群眾保證2 米~3 米的距離可以完全保證周圍人群的安全,女性患者接受輻射檢查建議6個月后再受孕,男性患者1 個月就可以備孕。做了PET/CT 檢查是不妨礙女性哺乳的,但是需要工具輔助,請勿親喂。有研究表明,受檢者的母乳完全達到哺育嬰兒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