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禹
近期新一波降溫即將到來,天氣預報同樣也報道出了將有降雪來臨。但每當這個時候,某些中老年朋友的膝蓋就會隱隱作痛。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您就要小心關節炎可能已經找上門來了。
關節炎患者連天氣預報都不用看,就知道最近要變天兒。很多人根據這一條,簡單粗暴地認為關節炎就是凍出來的,相信很多中老年人都這樣教訓過自家不愛穿秋褲的兒女或孫輩。
但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醫學上講,關節炎和風濕統稱為骨關節病。根據國外調查,55 歲以上有骨關節炎的X 光表現者高達80%,而65 歲以上人群中骨關節炎的臨床患病率達68%。您應該發現了,中老年群體是關節炎的“重災區”。
這是因為,關節炎本身就是一個老年病。通俗地說,就是關節用了幾十年后,軟骨的表面被破壞并逐漸消失,嚴重時軟骨下的骨頭直接相互摩擦。這種摩擦會導致關節疼痛、腫脹甚至喪失運動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關節還可能會變形,甚至關節的邊緣還會長出骨刺。
如果骨頭或軟骨的碎片跑到關節腔里,會導致更多的疼痛和損傷。那種疼痛,輕則小刀剌肉,重則萬箭穿心。
而且,關節問題不僅是很難受,還會引發急性炎癥、糖尿病、心血管等并發癥,絕對不能聽之任之。
近日,美國康涅狄格大學(UConn)的研究團隊成功使兔子的膝蓋重新長出了軟骨,這項飛躍為治愈人類關節炎帶來了希望。
治療關節炎,目前最佳方法是用取自患者身體其他部位或來自捐贈者的健康軟骨,來替換受損軟骨。但健康軟骨供應有限,而且自體移植有可能會使取軟骨處受損,異體移植又可能產生免疫排斥風險。
因此,科學家們把目光轉向了另一種更安全有效的途徑
有沒有可能讓關節自己重新長出健康軟骨呢?
一些研究人員嘗試放大化學生長因子的信號誘導軟骨生長,還有一些科學家嘗試用生物工程支架為組織生長提供模板。但這兩種方法及其聯合方案都收效甚微。
在研究軟骨再生的過程中,科研人員發現電信號是正常生長的關鍵。他們設計了一種由聚左旋乳酸(poly-L lactic acid,PLLA)納米纖維制成的組織支架,PLLA 是一種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常用于縫合手術傷口。這種納米材料具有一種“壓電特性(piezo-electricity)”,即當受到擠壓時,它就會產生微量電流。
而關節有規律的日常運動,如走路,會導致PLLA 支架產生一個微弱但穩定的電場,促使細胞定植并生長成軟骨。具體而言,當PLLA 支架產生可控壓電電荷時會促進細胞外蛋白吸附,鼓勵細胞遷移或募集,并通過鈣信號通路誘導內源性TGF-β,改善體內外軟骨形成和軟骨再生。
這種方法不需要使用外部生長因子或干細胞,從而避免了潛在毒性或不良事件風險,并且促生出的軟骨具有機械穩健性。
接著,研究團隊在一只受傷兔子的膝蓋上植入了這款支架,并在恢復期后讓兔子在跑步機上跳躍運動,刺激支架產生壓電電荷,促進軟骨生長。
正如研究人員的預測,在術后2~3 個月(運動1~2 個月后),兔子的透明軟骨成功再生并完全愈合,軟骨細胞和Ⅱ型膠原(占關節軟骨中85%~90%的膠原蛋白)豐富,恢復了膝蓋的正常功能。而植入非壓電支架的對照組兔子則愈合有限。
當然了,鑒于老年人的關節炎發病率較高,且年輕動物比年老動物更容易修復損傷,這個愈合機制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那么在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保養自己、如何判斷自己有無關節炎呢?
專家介紹,可以根據關節有無紅、腫、熱、痛以及功能障礙來進行判斷。
“紅”是指關節急性炎癥時會出現皮膚發紅。
“腫”是指因關節腔內積液或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癥引起關節腫脹。
“熱”是指正常人的關節摸起來是涼的,如果關節部位摸起來是熱的甚至發燙,那么就證明關節有炎癥存在。
“痛”是關節炎的最主要表現,多在活動時出現,有些疾病可在休息時出現,炎癥明顯時外力壓迫疼痛加劇。
“功能障礙”是指關節腫痛或結構破壞導致活動受限。
《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21 版)》中表示,我國40 歲以上人群不同年齡段原發性骨關節炎患病率分別為:30.1%(40~49 歲)、48.7%(50~59 歲)、62.2%(60~69 歲) 和62.1%(70~79 歲),其中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肥胖和超重亦可顯著提高骨關節炎風險。
那么,我們該如何預防關節炎呢?
體重下降后便能減輕關節所承受的壓力,防止或減輕關節的損害。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使身體更強壯,同時提高免疫力,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也比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盡量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使得身體過于勞累。要經常變換姿勢,注意勞逸結合。辦公室人群尤其應注意保護肩、腕、膝、踝等關節部位。
女性要少穿高跟鞋,特別是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發生磨損。
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盡量少上下樓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富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松,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