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康修機
《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提出:“激發創造活力,保護廣大手工藝者個性,挖掘創造性手工的價值,激發因材施藝靈感和精心手作潛能,恢復和發展瀕危或退化的優秀工藝和元素。”優秀的傳統工藝產品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具備完美的形式與功能,同時也富有很多精美的細節,如結構、比例、裝飾、色彩、線條以及工藝等。對于這些精美的細節,我們可以巧妙地融入新的工藝產品造型中,使這些動人的細節得到較好的傳承和創新發展。重構和創新是傳承的最佳途徑之一。所謂重構,是指重新組合和塑造。重構首先要解構,深入分析后進行合理的拆解和打散。對傳統工藝產品重構設計,是分析優秀的傳統工藝產品,對各種經典元素進行重新拆解、組合和設計,既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又發展了當代工藝產品設計。
對傳統工藝產品的創新包括設計的創新和工藝的創新。這種創新的設計包括四個部分。
一、智慧的思考。把智慧融于設計,突出造型設計的新穎性。在器具設計上的巧妙,可以體現智慧的思考。因此,在品味工藝產品時,該設計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有打動人心的細節,有良好的使用體驗,有精湛絕倫的工藝,則可以定義為智慧的設計,既體現了設計師的奇思妙想,又兼顧了本真功能。
二、在器物設計上的邏輯正確性。不管是重構還是創新設計,設計的合理性體現在視覺、功能方面的明晰、流暢、可理解性,以及符合使用環境和場景需要。在工藝產品設計的整體性上,器型的視覺審美趨于整體、流暢、不突兀,材質使用合理,裝飾不俗套;在工藝產品的使用功能上,器物的各個細節語義明確,操作簡單明了,使用時快捷方便。
三、技藝的巧妙應用。每一門傳統技藝都凝結了匠人的心血與智慧,凝結了匠人的執著堅守和不懈追求,是工匠精神的具體體現。傳統工藝產品的技藝是多元的、高超的,是有歷史痕跡的,如編織、雕刻、刺繡、盤筑、鍛造等。在數字時代,依托于智能制造的發展,可以利用先進技術來體現傳統工藝的精雕細琢。
四、設計的個性。重構和創新不是拿來主義,而是相互結合表達個人內心世界——技術與藝術的融匯,形成符號化的語言。好的傳統工藝產品,是樸素實用主義的內心表達,是對場景使用的立體感受。在設計者不斷探索與創新的過程中,個性語言的應用不但不會喪失原有的傳統工藝產品的品質,甚至可以提升使用者對其的認知。
傳統工藝產品的重構與創新設計,更多是語言的創新,有工藝上的、有裝飾上的、有材質上的,也有造型上的。這些創新旨在創造被理解、被尊重的新體驗,創造當今文化自信下的獨特品位。真實地品味優秀傳統技藝,融入可解構的經典細節,巧妙地重構,可能創造更多動人的造型,工藝產品設計會因此而意趣盎然和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