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彥
(作者單位:曲沃縣融媒體中心)
電視節目從制作到播出的過程相對復雜,涵蓋拍攝、剪輯、配音等多個工序,任何一個工序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電視節目的最終播出效果。電視節目制作完成后,工作人員需要加大對節目內容和技術的審查力度。隨著電視節目類型逐漸多樣化,節目數量大幅增加,審核電視節目的壓力也大大增加,需設立專門的電視節目編審組,建立比較完善的審核制度和標準,確保電視節目內容可以得到及時、有效審核。加強對電視節目審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的研究,有助于提升電視節目審核水平,同時積極推動電視節目優化改進,為后續相關工作高質量有序開展提供堅實保障。
隨著當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傳媒行業進入轉型階段。目前,國內的輿論環境比較復雜,如何正確引導輿論走向,傳播社會核心價值觀和主流思想成為當前電視媒體的主要任務[1]。
從目前媒體發展格局來看,信息化、數字化及網絡化的趨勢促使媒體格局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以網絡為載體的新興媒體不斷涌現,且憑借其獨特的優勢,逐漸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途徑。
一些新媒體平臺因信息傳播速度較快,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追求點擊率,肆意擴大宣傳效果,不惜利用庸俗、低俗及媚俗的內容吸引群眾的注意力,所傳播的思想和價值觀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中形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新時期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總體方針中,要求相關部門具備全局意識和戰略意識、明確相關要求,加強對電視節目內容的監管。面對新形勢和新問題,傳媒行業應立足于國內發展趨勢持續進行深化改革,提升電視節目內容監管與審核水平,為宣傳正確的思想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輿論環境作出更大的貢獻[2]。
隨著電視媒體的轉型發展,很多頻道自制節目數量增加,節目類型趨于多樣化,給新時期的電視節目審核把關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以往的電視節目審核把關標準和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的工作需要。部分電視臺由于審核把關標準滯后,習慣于采用傳統的監管模式,導致節目播出后出現了較多的問題。對此,為了提升電視節目播出質量,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走向,傳媒行業進一步加大對電視節目審核把關的力度。在國家廣電總局的指導下,無論是中央電視臺還是地方臺,紛紛將電視節目監聽監看納入系統管理范疇,全方位、多渠道評估電視節目,全面反思電視節目中存在的傾向性、導向性和苗頭性問題,堅持正確導向,優化節目生態環境和節目內容結構,這對于抵制低俗化和娛樂化內容具有積極作用[3]。
電視節目內容審核把關從以往單一的內容審核把關,逐漸發展為內容監聽監看為主,納入集監督反饋、數據分析和評價推優等于一體的監管體系,其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加強電視節目內容審核把關,有助于掌握電視節目播出情況,分析播出內容是否合規,通過動態調控,正確引導輿論走向,便于相關部門及時了解電視節目播出質量。
其二,保證電視節目健康發展。電視媒體是意識形態把控的重要陣地,其播出的內容應充分契合群眾需求,并被社會各界所接納。同時,電視媒體通過對電視節目審核把關,剔除不符合標準的內容,推動電視節目健康發展。
開展電視節目審核把關工作時,電視媒體需要建立完善的節目內容監管體系,規范電視節目生產流程,及時發現和整改節目問題,遏制傾向性、苗頭性和普遍性問題的出現,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走向。同時,加強電視節目審核把關需要完善的監管機制支持,通過播前管理和播后管理的方式,加大輿論引導和監管的力度,更好地優化電視節目內容,以此來傳播積極、正向的內容。但從目前的具體實踐來看,電視節目審核把關流程中還存在較多問題,少數媒體的社會責任感不足,節目內容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破了宣傳底線和政治紅線;為了追求收視率,片面追求趣味化內容,導致電視節目社會意義不足;部分地方媒體所制作的電視節目存在審美情趣不足、價值觀偏差等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其一,綜藝節目過度娛樂化。電視節目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也是電視媒體的職責所在。但是,部分綜藝節目由于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不嚴格,節目審查機制不嚴謹,存在過度娛樂化傾向。例如,某相聲節目在表現哭的藝術時,唱到“哎呀我的媽呀,你可死了”;部分節目未對網絡上的信息嚴格審查,大肆談論明星八卦,隨意評說明星和粉絲之間的關系,節目內容過于娛樂化,對社會輿論產生了不良影響。
其二,娛樂節目導向存在偏差。結合國家頒布的相關政策要求,需要加強對明星報道的導向管理,地方電視臺也在持續加大對娛樂節目的管理力度。但是,部分娛樂節目過分熱衷于披露明星奢侈的生活,如某節目在披露某明星的豪宅和豪車時,配上從天空撒錢的畫面,并過分強調明星的高收入和高消費,未能提供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節目的導向性出現偏差,可能為群眾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4]。
其三,對真人秀節目內容把關不到位。部分電視節目過分追求收視率和點擊率,對節目進行過度宣傳,嘩眾取寵,不惜一切代價來吸引觀眾眼球。例如,在某歌唱類選秀節目中,對于某位選手五音不全的演唱,卻評論道“顏值這么高,唱歌不好聽又怎么樣”,或是邀請男藝人裝扮成古代嬪妃,演繹古代宮廷斗爭,男藝人表情扭捏、做作,言語粗魯,為了娛樂而娛樂,令觀眾難以接受。
其四,親子節目保護意識薄弱。一些親子類節目主要邀請明星子女作為嘉賓,部分節目展示了暴力教育情節,或是哄騙孩子的環節,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了負面影響。2015年頒布實施的《關于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明確指出,要加強真人秀節目的道德建設,避免為了吸引眼球將負面內容盲目放大,誘導社會不理性情緒滋生;禁止為了追求戲劇化效果過分干預生活邏輯和事態發展規律,設計與實際生活反差強烈的節目環節;禁止明星嘉賓弄虛作假,避免商業化和過度娛樂化不良傾向等。
電視節目審核把關標準需要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來制定。電視媒體要依據國家廣電總局出臺的關于節目制作播出的規范文件審核把關電視節目,在語言方面要做到規范、清晰,且符合地方主管部門要求。同時,確定合理統一的電視節目審核把關標準,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細化分類,分別制定具體的管理措施,并遵循相應的獎懲制度予以懲處。例如,對于重大播出事故導致社會影響惡劣的情況,必須對相關人員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以示懲戒。
電視節目審核把關工作需要遵循相應流程進行,審核人員需認真填寫頻道節目評審表,對審核意見及時備案留存。評審表上要清晰填寫節目名稱、播出時間、制片人、主編及審核意見等內容,結合節目實際情況做好各項指標審核把關,同時附上審核人簽名,然后整合不同審核人的意見看法對節目進行整改,節目符合要求后方可播出。電視節目播出前一天必須完成節目審核把關任務,相關人員共同審查,并結合不同的意見來調整節目,主審人簽字同意后方可播放。對于一些小型直播節目,通常是節目播出前三天到一周的時間備案,大型直播類節目則需要提前一周到十天備案,依據提交的相關資料進行審核備案,審核通過后方可播出。對于直播類節目而言,主審人應該在現場全程監督節目直播過程,如果是頻道外包的節目,則要結合節目播出進度來合理安排人員負責節目審核工作,保證節目符合播出標準。對于當天審核播報的節目,主審人和制片人要及時溝通,共同審核電視節目內容,存在異議的要及時調整節目內容,無異議后由主審人簽字確認,節目可以正常播出[5]。
在政府加強監管的同時,傳媒行業應進一步增強預警能力,完成對節目的有效審核把關工作。例如,某電視臺推出的選秀節目在社會各界引起了熱議,但同時也暴露出了選秀節目的不足,如未成年選手放棄學業參賽,希望一夜成名,或是用金錢拉票等。在這種情況下,相關政府部門通過對節目制作過程的審核,能夠及時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而且,通過加大對電視節目的審核把關力度,遏制選秀節目泛濫傾向,對惡意炒作的現象提出嚴厲批評,可有效避免節目亂象。在依托政府部門監督的同時,媒體也要明白社會監督的重要性。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一些言論能夠在網絡上快速發酵、傳播,負面言論容易在社會上產生負面影響。部分媒體為了吸引觀眾眼球,任由不良言論和粗俗行為傳播,這不僅違背了職業道德,也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媒體形象。因此,電視媒體要協調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之間的關系,加強對輿論的監管和引導,避免有劣跡丑聞的明星在電視節目中出現。
創新電視節目是新時代電視媒體的必然選擇。隨著人們精神需求趨于多樣化,新的電視節目形式也在不斷涌現。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使得對其審核把關的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隨之增加。部分電視節目雖然創新了形式,卻不符合人們普遍認知,將具有不良畫面搬到電視節目中,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容易引發人們的抵觸情緒。例如,某節目由演員在餐廳里模擬演示家庭暴力情節,觀察是否有人制止,但由于組織不合理,導致熱心群眾差點和男演員大打出手。因此,應該正確看待節目形式創新與審核把關規范之間的關系,避免盲目創新導致電視節目盲目發展。
對電視節目文稿進行審核把關,綜合評估實際工作需要和新聞價值,是決定電視節目是否正常播出的必要條件。在文稿審核方面,需圍繞節目主題思想是否能夠正確引導輿論走向等基本要求展開。一方面,堅持正確的政策導向。虛假新聞不僅會損害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還會給社會穩定、和諧發展帶來不良影響。例如,某媒體新聞客戶端發布了元旦、勞動節分別放假5天,春節和國慶節分別放假9天等消息,但經過核實,此條消息是虛假的,利用了民眾對節假日消息的期待和興趣來增加民眾關注度、擴大媒體影響力。對于此類問題,電視媒體要加強對新聞文稿內容的真實性審核,避免播報失真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通過審核把關流程檢查節目中有無明令禁止播出、可能引發社會矛盾的內容,明確節目內容是否符合欄目定位,是否取得了合法版權、播映權等,同時確認節目制作技術是否符合播出技術標準。
電視節目播出前,需要經過拍攝、撰寫文稿、剪輯、配音、包裝等多個制作環節,需要保證節目畫面導向正確,并通過可視化語言進行呈現。審片期間,同時需要做好對畫面和配音的審核工作,如部分地區曾張貼過“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類似標語,經過媒體宣傳后,有位群眾找到當地政府,希望政府可以協助解決婚姻問題。此類情況的出現,是由于節目畫面導向出現偏差,觀眾對畫面內容產生曲解。此外,應避免節目聲畫錯位,否則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電視節目技術審核把關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開展電視節目技術質量審核工作,有助于發揮先進技術的優勢,保證電視節目畫面清晰、流暢,節目聲音與畫面同步,以高質量的電視節目播出帶給觀眾更為優質的視聽體驗。某些畫面盡管轉瞬即逝,但同樣會影響節目整體播放質量,所以審核人員要對電視節目的每個細節都進行仔細審核,要提前檢查聲畫是否同步、音量大小及畫面字幕中是否存在錯別字等,通過審核把關保證節目質量。同時,要對節目中的廣告進行審核,依據國家發布的通知,對于專科醫院、醫療器械、藥品、減肥和美容等方面的廣告要嚴格限制,也要對廣告播出時間進行嚴格限制,堅決抵制低劣、粗俗的廣告,凈化電視節目環境,給觀眾提供優質的視聽體驗。
電視節目播出之前,相關部門需要對其進行仔細的審核把關,使其遵循相應標準,符合要求后方可播放,確保其傳播正面的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