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翠君
(朝陽市設施農業管理中心,遼寧朝陽 122000)
設施蔬菜產業作為朝陽市農村經濟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是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和實現鄉村振興的首選項目之一。截至2021年末,朝陽市設施蔬菜總面積達3.46萬hm2,蔬菜產量達 199.9萬 t,產值達69.8億元,僅此一項全市農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 790元。發展設施蔬菜產業對加速朝陽市農業現代化、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有利于推進全市乃至全省“菜籃子”工程建設;二是有利于提高農民收入;三是有利于高效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四是有利于發揮設施產業集群效應,實現一、二、三產業聯動融合發展;五是有利于實現城鄉統籌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
朝陽市處于遼西山區,目前的設施蔬菜產業規模和產量在遼寧省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制高點。盡管朝陽市設施蔬菜產業總體效益較好,但從設施蔬菜產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分析,仍存在設施總量小、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效益不均衡、國內市場影響力不高等問題。因此,在充分考慮氣候、環境、交通、市場等優勢的基礎上,如何高質量發展設施蔬菜產業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本文在對朝陽市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朝陽市設施蔬菜生產低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
一是日光溫室建造方位不合理。正常情況下,日光溫室方位角度應為南偏西5°~8°,很多20世紀90年代建設的棚室因地域限制,棚戶為了維持棚室面積而忽視了棚室方位,造成棚室采光受到影響,從而影響了棚室的效益,這種現象在發展較早的老棚區較為突出。二是日光溫室墻體結構不合理。由于建棚時的技術服務力量比較薄弱,部分地區農民建棚既沒有技術員指導又缺乏經驗,很多農民為了節約成本,棚室后墻墻體厚度不夠,保溫蓄熱能力差,使冬季有限的光熱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蔬菜生長發育不良,產量低,單位效益低下。此外,棚室外覆蓋物的質量也會直接影響棚室內蔬菜的生長發育,如草簾和棉被的保溫性、棚膜的透光率等都對蔬菜的生長發育及最終產量、效益有較大影響。
北票市是朝陽市越夏番茄的主產基地,日光溫室為一年兩茬生產,第2茬番茄于12月定植,3—6月上市,錯過了春節前后蔬菜價格高峰期,經濟效益沒有達到最大化。凌源黃瓜大多以周年一大茬生產模式為主,受菜農種植習慣影響,定植時間較晚,未在春節前達到產量高峰,從而影響了棚室收益。朝陽縣、建平縣的蔬菜茬口安排不清晰,很多菜農盲目安排種植茬口,沒有主栽茬口,從而延誤了蔬菜最佳上市期,造成效益低下??ψ罂h的蔬菜茬口安排大多以鄉鎮為單位,西南部鄉鎮以黃瓜周年一大茬生產為主,中東部鄉鎮以茄子周年一大茬生產為主,北部鄉鎮以番茄生產為主,品種、茬口布局多樣,沒有統一的主栽品種和茬口安排,無法批量上市,價格受零售商左右,無法達到效益最大化。市區周邊的品種和茬口安排多種多樣,大多以菜販零售為主,棚室收益大小年現象尤為突出。
菜農的思想觀念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是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一些老棚區的菜農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嚴重,制約了設施蔬菜產量和效益的提高。與設施蔬菜產業發展較好的地域相比,朝陽市部分農民的思想觀念過于保守,很多農事操作習慣傳承至今,難以接受新觀念,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一些農戶傳統觀念難以改變,依然沿襲露地蔬菜粗放式生產管理方式進行設施蔬菜生產,如澆水施肥不合理、疏花疏果不及時、整枝打杈不徹底等,造成蔬菜病害嚴重、產量不高,直接影響經濟效益;二是思想觀念保守陳舊,缺乏長遠眼光,對一些新技術、新模式、新設備只看眼前投入,不考慮未來發展,如水肥一體軟管微噴技術、石灰氮消毒技術、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等;三是對農事操作不重視,存在僥幸心理,很多菜農在整枝打葉后不及時清理,造成病菌蔓延,直接影響棚室效益。
目前,朝陽市現有農業專業技術人員1 004人,其中副高級以上人員占44%,蔬菜專業技術人員占比不足40%。10年前每年參評的蔬菜專業中級農藝師約20人,近幾年每年不足5人,全市3.46萬hm2設施蔬菜僅有不足400人提供技術服務,技術資源極其匱乏,直接制約著設施蔬菜產業的發展。同時,技術人員在各地區分布不均衡,其中:凌源市有專門的蔬菜服務機構;喀左縣每個鄉鎮都有蔬菜站,由縣農業農村局統一管理;北票市有專業的技術服務體系,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相對較高。這3個縣的設施蔬菜產業經濟效益較高,平均能達到60萬~75萬元/hm2,有的種植戶甚至超過150萬元/hm2。其他縣區技術服務體系基本呈“線在網破”狀態,從縣到鄉服務力量都極為薄弱,根本無法保證技術服務,尤其是溫室零散稀少和地理位置偏遠的鄉村,農民很難接收到先進的技術信息,只能向農資銷售門市咨詢或自行摸索,生產效益較低。
目前,朝陽市的市場環境、市場發育程度、流通秩序和信息服務等都不健全,缺乏總體的供求信息引導,菜農經常會盲目擴大生產規模,導致設施蔬菜出現區域性、季節性、結構性過剩,影響經濟效益的同時造成生產資料及勞動力資源浪費。在流通環節上,朝陽市僅有遼寧省北票蔬菜批發市場、遼寧省凌源市八里堡菜果批發市場、遼寧省凌源市四官營子蔬菜批發市場、遼寧朝陽市果菜批發市場4個農業農村部定點蔬菜批發市場,營銷還處于初級階段,主要依靠菜販收購,專業經紀人隊伍和專業合作社較少,菜農在市場銷售體系中處于被動和從屬地位,嚴重影響了菜農的收益和生產積極性。其他縣區的設施蔬菜產區因無批發市場或距離批發市場較遠,大部分蔬菜產品只能靠菜販收購,或者依托極少的訂單農業和當地合作社進行銷售,農民沒有自主賣菜權,價格受限,不能達到高效生產的目的。
政府在政策引導、示范帶動、市場信息、資金支持、金融服務等方面還比較滯后,一些項目資金、政策傾向于發展較好的產區和企業,存在 “扶強不扶弱”現象。設施蔬菜產業的科研力度跟不上設施生產需要,超前引導作用不盡如人意,產業發展缺乏長期有效的資金扶持,科技人員整體素質偏低,產業創新服務能力不強,一些新舉措、新技術、新模式不能得到充分應用。同時,受機構改革影響,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受到沖擊,技術推廣、檢驗檢測、監管執法體系不健全,假冒偽劣農資產品流入市場,坑農害農現象時有發生。以上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設施蔬菜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良好的設施條件是打造高效設施蔬菜產業的基礎,政府相關部門應把舊棚改造納入設施蔬菜產業規模發展的任務指標中,同時根據標準給予一定數額的補貼,以此加大舊棚改造步伐,提升朝陽市設施蔬菜產業整體建設水平,將原有的低矮、薄墻體和竹木結構的老舊棚、簡易棚逐步淘汰改造為高舉架、厚墻體、大跨度的優良結構溫室,從根本上改進硬件生產設施[1]。要提升日光溫室建設水平,優化新建棚室的結構,堅持高標準與經濟適用相結合,根據地域特點和品種結構合理規劃、建設,推廣節能型、外保溫型日光溫室(重點推廣遼寧省第3代、第4代節能日光溫室),促進朝陽市設施棚室結構升級換代。
要及時廣泛地了解市場需求信息,合理安排種植茬口。堅持“一縣一業”和“一鄉一品”戰略,克服雜亂無章、分散經營、跟風種植的無序狀態,合理安排茬口,盡量使蔬菜在市場需求旺盛期上市,以保證經濟效益最大化。目前,朝陽市80%以上的溫室均種植蔬菜,風險性較大,一旦蔬菜價格出現波動,設施效益就會嚴重下滑。因此,要逐步把蔬菜產區調整為食用菌、花卉、棚果種植區,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逐步降低蔬菜的比重,規避市場風險,從而提高設施蔬菜產業整體經濟效益。各縣鄉要確定主栽品種,以村或合作社為單位把一家一戶的農民組織起來實行統一管理,做到栽培品種、物資供應、技術標準、市場銷售“四統一”[2]。
一是加大對農戶從普通的常規栽培技術向高標準、規范化技術的宣傳引導,以鄉、村、小區為單位進行技術培訓,同時進行示范引導,逐步改變農民落后的思想觀念。二是采用微信、快手、直播等信息傳播方式與傳統的辦班授課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廣大農民應用新技術、新機具、新模式。三是加強源頭治理,對種子、肥料、農藥進行監管,控制好投入品的使用和檢查巡查,使農戶認識到設施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確保生產出高質量的蔬菜產品,提高經濟收入。
從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現狀來看,加強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已迫在眉睫,建立一支專業性強、技術高超、服務及時的技術隊伍是設施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3]。因此,應加緊技術隊伍擴建,增編擴員,廣泛吸納高素質的農業高等院校畢業生和招聘實踐技能較強的農民技術員,深入生產一線,為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同時,整合省內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農技部門的各類科技資源,特別是沈陽農業大學、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遼寧省微生物科學研究院等機構的寶貴資源,在加大科研創新的同時,采取不同形式和手段進行線上、線下集中培訓,以市、縣、鄉三級技術推廣人員為基礎,加快培養一批產、學、研相結合的全能型復合人才,使這些技術人才在設施蔬菜產業技術的集成、示范、推廣方面成為“領頭羊”。此外,要推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廣泛應用,整體提高設施蔬菜產業的經濟效益。
一是加強產地市場建設,對朝陽市區、北票市、凌源市的4處專業蔬菜批發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同時其他縣區也要各自建立適合本地蔬菜品種的專業批發市場,輻射帶動周邊農戶進行生產銷售。二要在朝陽市區建立農產品物流交易中心,與縣區產地批發市場合作,減少流通環節,實現數字交易、結算、服務與檢測,將交易中心建成價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易中心、蔬菜集散中心和產品配送中心。三是建立多元化市場體系,以朝陽市農墾集團為依托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農產品營銷模式。圍繞蔬菜產品銷售,制定優惠政策,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特別是網絡因素,不斷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網絡化程度。四是重點發展電子商務。通過直播帶貨平臺,宣傳朝陽蔬菜;開網店銷售,大力開辟外埠市場;開展蔬菜產品直供直銷,開辟全國范圍的“綠色通道”,設立綠色、有機農產品市場專營區,發展特菜專銷。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整合扶貧資金、鄉村振興專項資金、支農惠農補貼、金融貼息貸款等,支持設施蔬菜產業建設,做好溫室鋼結構補貼資金使用工作,鼓勵建設規模化小區,在種苗、農資等補貼方面向生產農戶傾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支持引導作用,保證朝陽市設施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4]。二是加強組織領導,把發展設施蔬菜產業作為當前朝陽市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任務,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由一把手負責,農業部門加強與財政、水利、電力、交通、金融部門的溝通協調,全力推進設施蔬菜產業發展,堅持把設施蔬菜產業做大、做強,提高產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