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新
“小微權力”看似微乎其微,卻不容忽視。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小微權力”一旦被濫用,蠶食群眾利益則危害巨大。對于基層來說,“小微權力”距離群眾最近、群眾感知最真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有些權力看似雖小,一旦濫用則讓群眾利益蒙受損失,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如若管不好、用不好“小微權力”,損害的是群眾切身利益;如若疏忽大意,就會帶壞地方風氣。
權為民所用,一絲一毫都不能濫用,無論它有多微小。利為民所謀,一點一滴都不能私取。“小微權力”的行使者是基層的官員,這些“小微權力”用好了,能夠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如若這些“小微權力”用不好,“貪官”會將公共權力變為滿足個人私欲的工具。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直接影響群眾的生產生活,人們深惡痛絕。因此,必須管好“小微權力”,對這種微腐敗必須嚴肅查處,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正風反腐高壓態勢就在身邊,全面從嚴治黨不僅要橫向到邊,更要縱向到底。
管好用好“小微權力”,就要對其加以規范,讓全面從嚴治黨直抵“神經末梢”,要瞄準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聚焦與群眾利益關系最密切的重點領域。“小微權力”是服務群眾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基層黨員干部在行使“小微權力”時,要“于法周延、于事簡便”,方便群眾少跑路,從群眾身邊事做起,真正地讓權力為人民、權力惠人民、權力利人民。
曬好督好“小微權力”,要讓其在陽光下運行,為基層治理注入“廉動力”。織密“小微權力”監督網,對微腐敗“零容忍”,盯緊違背群眾利益行為的風險點,深入整治群眾身邊微腐敗,堅決整治不正之風,用制度規范“小微權力”使用。首先督好權力擁有者。管黨治黨的責任和壓力傳遞到基層,讓權力使用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環節都能夠“曬”在陽光下,讓權力行使更加公開透明,讓黨員干部用權有單可循,讓群眾辦事心里有賬可查,讓日常監督有據可依,打通全面從嚴治黨的“最后一公里”,才能夠更好地讓權力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軌道內運行。
“小微權力”是群眾工作的“顯微鏡”,“小微權力”是群眾路線的“連心橋”。“小微權力”看似微小,卻連著民生,關系人心向背。不斷優化“小微權力”運行規則,才能形成更加清明、清廉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