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盈科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盧秋艷
一般情況下,一旦出現了突發環境事件,就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同時還會對社會安全造成威脅,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需要人們加強對此種事件的重視,做好萬全的準備,從而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時,能夠應對得更加及時、合理、有效,盡可能減少其對社會、環境以及人身的威脅。

圖1 突發案件現場
突發環境事件是一種會引起環境污染的重大事件,屬于突發性事件,會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而且還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目前,突發環境事件主要會發生在有害和有毒的化學物質生產運輸的過程中,一旦由于意外問題導致大面積泄漏,或者是遇到某個契機而發生爆炸等問題,就會導致周圍的環境受到嚴重的影響,造成的危害不止局限于爆炸、燃燒造成的環境和建筑的損傷,還包括有害有毒物質融入空氣、水、土等介質之中,長時間傳播導致環境持續受到傷害。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管理,還會給環境造成持續性的破壞,甚至還會讓周圍環境的質量大幅度下降。因此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就需要做好預防和控制工作,盡可能避免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從源頭避免其造成的危害。與此同時,還需要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在問題發生時更加有效地做好應急管理[1]。
當前我國突發環境問題的主要事故有兩種,一種是安全生產事故,一旦生產過程中有毒有害物質泄漏,就會導致大面積的污染,進而造成周圍的環境和人員受到安全威脅。而出現交通事故的時候,不光車輛爆炸會造成嚴重的危害,車輛中的汽油泄漏也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進而導致人員和周圍環境都受到了嚴重的危害。而且這兩種事故都會造成大面積的傷亡,如果沒有合理的控制,還會出現面積擴大的問題。這兩種事故在2008年就發生了八十多起,如圖一所示的突發事件除造成了嚴重的事故危害之外,給周圍的房屋田地也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突發環境事件中還有一個嚴重的安全隱患因素就是尾礦庫。一旦尾礦庫發生坍塌,就會導致工作人員受到嚴重的安全威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與此同時,一旦尾礦庫坍塌,其中物質的流出也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如果大量的尾礦廢水流入到周圍的河道或者是地下水中,就會導致周圍人們的飲水安全受到危害,而且周圍環境中的植株生長也會受到威脅,不利于人們的生產生活。比如,2008年連續發生過兩次釩礦尾礦庫坍塌的事件,尾礦廢水流入周圍的河流中,導致人們生產生活用水安全無法保證。
企業違規生產也會導致我國出現突發環境事件,主要是因為違法生產會出現嚴重的違法排放問題,造成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影響周圍人們的生產生活。違規生產一般都超過了其生產的相關標準,存在很多的安全問題,長此以往隱患不斷積攢,就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安全事故。
違規生產首先包括違法生產的問題,一些企業為了得到更多的利潤,不顧自身的生產能力,違法使用生產技術,或者是超量使用化學藥劑,導致安全事故發生。這些違規生產企業一般都會存在產品不符合生產要求,未經過科學認證[2]。
某市化工有限公司,在與另外一化工個簽訂了500千克的乙氧基甲叉基丙二腈的生產計劃。該化工廠的設計年產能力為400噸,實際的年產量僅有200噸,簽訂購銷合同后,在生產乙氧基甲叉基丙二腈時,擅自非法投料乙氧基甲叉基乙酸乙酯,在實驗中非法操作造成嚴重的化學爆炸和化學燃燒。事故原因由于高溫蒸餾導致蒸餾釜內壓過高發生爆炸,是蒸餾瓶內具有黏稠高沸物將瓶塞口堵死而引起的物理爆炸。
在爆炸發生時周圍沒有供熱設施和污水處理廠,并且該項目沒有工業廢水,污水來源是鍋爐沖灰水和除塵水,這些污水通過處理污水設施后排入河流。該項目處于河水網區域內,水流流向是由南向北、由西向東,河流為納污水體,總長度為21千米,在2010年檢測的水質目標為3類水,大量用水為農業、工業用水。在企業的上游200米有另一條交叉河流,該河流下游1500米處為臺先河,兩河下游10千米的河流是該市的取水水源地,周圍布滿交錯的小河流。
爆炸發生后,該市人民政府立即報告上級政府,并啟動應急預案,由安監、公安、消防和環保部門共同組成現場應急處置組和應急指揮中心,各部門領導到場監督作業,環境監察等相關人員攜帶應急采樣設備開始監測,領導指揮應急處理工作,環保局派發工作人員指導環保事宜。在工作人員的全力應急搶修后,爆炸現場初步得到控制,環境監測局經過24小時的不間斷監測,得出結果是該爆炸并沒有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3]。
為了保證能夠有效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可以更加合理的解決,要增強風險意識。可以采取定期對企業負責人開展一些環境風險宣傳工作和教育工作,利用多種措施不斷深化企業環境風險意識的提高。國家為了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出臺了相關的政策,例如,綠色信貸政策和出口退稅政策等,幫助具有高污染和高環境風險的企業不斷樹立環境管理意識和環境風險管理意識。為了增強企業的環境風險意識,應以政府為主導作用,將環境風險意識較低同時出現違法行為的企業后續工作中的貸款工作、融資工作、上市工作和榮譽的評定工作,都與環境風險工作相關聯。重視對企業生產發展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問題,明確污染糾紛的責任主體,并制定相關的賠償措施。對一些造成社會重大污染問題,甚至損害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企業負責人采取追究刑事責任,用法律法制對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的企業進行約束。通過上述措施,引導企業強化環境風險意識,明確環境風險對企業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作用,進而實現企業發展整體環境的安全性。
當出現突發環境事件可以做到科學及時的處置,應加強應急建設工作。要以各級政府部門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為指導,做好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和落實。地方政府的環保部門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應急反應能力,通過制定科學的應急響應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對工作人員進行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演練工作,在相關高環境風險企業配備完善的應急裝備以及應急檢測設備設施。同時還應對區域內環境的變化進行重點監控工作,當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對污染源、水源和大氣環境做到實時監控。此外,還可以利用舉報平臺,鼓勵人民群眾對具有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的企業進行監督,可以實現在基層也建立一個應急處理能力較強的基層應急隊伍,當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可以綜合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有效處理。政府的環保部門要設置專門的環境應急管理機構,方便對高污染企業進行監管,同時可以保證處理突發環境事件科學高效。
對于環保部門來說,要做好環境風險管理,就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之中就將環境風險管理的重點明確起來,提前采取相關的管理措施,從而起到未雨綢繆的作用。首先在項目選址的階段,應該加強風險評估工作重視,確定選址的安全性。如果評估結果證明此地質風險較大,就應該更換選址目標,徹底避免風險。其次在評價環境影響時,要明確環境敏感的目標,針對分析的結果進行提前準備,提高項目的風險防范能力。在建設項目時,應該加強施工流程的監管力度,確定每個流程應該遵循的標準,確定施工設備、流程以及其他方面都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做好風險防范的措施。在進行驗收的時候,要做好聯動檢查的相關準備,確保驗收結果真實有效,并且針對驗收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對于環境風險的控制工作也需要做好準備,方便問題發生時及時應急處理。此外,還需要加強日常檢查,嚴格控制企業生產的合法性。
想要達到全面防范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就需要環保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協作能力,通過聯合各個部門的方式,真正提升風險綜合管理的能力。首先需要環保部門加強日常工作中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通過有效地溝通分享各自環境管理的經驗,通過經驗的總結分析出當前存在的安全隱患和環保問題。然后再通過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更加專業地分析排除安全問題,從而保證環境的環保安全,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力。另外,還需要環保部門在和其他部門的聯合下加強對于企業項目運行各個階段的管理工作,從源頭減少事故發生的概率。尤其是化工企業,需要做好技術和工業方面的管理,確保其交底清楚,嚴格避免技術沒有充分論證,甚至還存在缺陷的情況出現,給安全生產造成隱患。此外,還需要做好設備、設計、施工等方面的管理,確保各個環節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標準進行,并且在國家規范之下進行試生產和生產,確保生產的安全性。
除了做好防范之外,還需要做好事后的處置準備,從而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之后能夠更加迅速地完成環境風險降低的工作。一般情況下,一旦發生突發環境事件,就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如果有污染物流入到河流和空氣中,就很難采取現場處置手段。因此,事件現場的處置手段尤為重要,需要環保部門做好及時、有效、迅速地處置準備工作。第一時間處理突發環境事件的大多是基層的環保部門,因此對于基層環保部門的要求十分高,需要確保其能夠及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讓上級能夠及時地了解到現場的情況,并且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決策,給予基層環保部門技術和資源上的支持。因此,基層環保部門要做好“五個第一”原則。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基層環保部門要將此事件報告給上級部門,讓上級部門了解到相關的情況;基層環保部門要趕到事件發生的現場,了解到資料,并且結合情況提出合理的建議,進行監測調查等。
防范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需要各個企業加強日常的管理工作,盡可能減少其發生的可能性,但是也要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的準備,避免因為準備不全面導致企業遇到此事件之后就沒有辦法處理,甚至還因此出現破產、倒閉的情況。因此,企業應該專門為此設立一項環境應急基金,專門在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用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對于企業來說,其可以選擇與自身生產相關的保險投保,從而讓企業在遇到突發環境事件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應對,讓保險公司來對受到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污染或者傷亡的人員進行賠償,降低企業自身的經濟風險。對于政府來說,應該設立一個突發事件處置基金,以供突發事件發生時政府能夠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置,避免受到經濟、技術、人員、機械等方面的制約,而導致突發環境事件造成更大的影響。此外,政府還可以采取加強管理的方式增加處置基金的穩定性,對于一些企業違法生產的問題進行罰款處理,并且將這筆資金放在處置資金之中[4]。
綜上所述,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應對要作戰有素、臨危不懼。各個部門在遇到突發環境事件時,要積極應對,在日常工作中更要加強應急建設。在遇到風險時,要明確風險重點并增強風險意識,在作戰指揮中要強化部門聯動,設備要詳細檢查后再對環境監測,在日常的風險管理中建立應急基金來應對突發環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