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萬杰
書癡:即書呆子,帶有貶義。《舊唐書·竇威傳》載:“威家世勛貴,諸兄弟并尚武藝,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諸兄哂之,謂為書癡。”但是,古代讀書人也有以甘當“書癡”而自豪的,如陸游詩云:“白頭尚作書癡在,剩乞朱黃與校讎。”
書簏:簏,本義是指用藤條或柳條編結(jié)的圓形盛器。“書簏”用以諷喻讀書雖多但不解書義、獲益甚少的人。這名稱首見于《晉書·劉柳傳》:劉柳為仆射,傅迪為右丞相。“傅迪好廣讀書而不解其義,柳唯讀《老子》而已,迪每輕之。柳云:‘卿讀書雖多,而無所解,可謂書簏也。’”
書庫:喻博學飽識之士。《隋書·公孫景茂傳》載:公孫景茂“少好學,博涉經(jīng)史”“時人稱為書庫”。
書淫:淫,有過于沉溺、越過常度之義。“書淫”譽稱好學不倦、嗜書入迷的人。《晉書·皇甫謐傳》稱皇甫謐“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時人謂之書淫”。
書癲:喻指讀書入迷、忘形似癲的人。陸游在《寒夜讀書》一詩中曾用“書癲”一詞自嘲,詩云:“韋編屢絕鐵硯穿,口誦手抄那計年,不是愛書即欲死,任從人笑作書癲。”
書櫥:比喻學問淵博之人。《宋史·吳時傳》載:“時敏于為文,未嘗屬稿,落筆已就,兩學目之曰‘立地成櫥’。”又,宋代的李綱以博覽群書、博學強記聞名,人號“書櫥”。
蠹書蟲:字面意為咬書的害蟲,轉(zhuǎn)喻讀死書的人。唐韓愈主張“不襲蹈前人一言一句”,反對讀死書。其《雜詩》云:“古史散左右,詩書置后前。豈非蠹書蟲,生死文字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