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菲菲
(江蘇省揚州市施橋中心小學 江蘇揚州 225000)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不難發現,在教學方面已經提出了不少新的內容,且對于教學方面的要求也相應地有所提升。在語文識字教學方面,經過長期實踐與摸索,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教學成效十分明顯。但是在具體的識字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問題,在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很難得到根本上的解決。對此,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對情景化識字教學方法的應用,為學生創建有利于識字學習的外部條件。
對于小學階段而言,在具體的漢字學習中,所學習的漢字大部分都比較基礎。但是通過對小學階段學生的了解發現,他們對漢字學習的態度比較消極,有不少學生認為學習起來比較枯燥。在以往的識字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將漢字的意思、讀音等知識詳細地向學生講解。這種類型的教學方式長期存在,看似比較有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對生字的理解,但是在本節課的學習結束之后,學生很難在腦海中形成深刻的記憶,很容易遺忘生字。尤其是在以后的學習中,在遇到同樣的生字時,仍然覺得比較陌生。與此同時,還有部分教師在具體的備課環節,將課堂上的時間安排得比較緊湊,認為沒有必要將過多的時間消耗在問題環節。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可以起到節省課堂時間的目的,但是經過長時間學習之后,學生對于漢字的學習處于被動的狀態,在面對具體的漢字時,缺乏思考的意識,加大了漢字學習的難度。對此,在備課環節,教師要安排好課堂的時間,從漢字本身出發,設計相應的問題,使學生通過問題來認識漢字,對漢字的內涵、意思等方面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設計問題時,除了要與漢字緊密結合之外,還需要盡量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使學生認為漢字學習其實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難,而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遇到自己所學到的漢字時,能夠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相應的問題,在腦海中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構建對漢字學習的興趣[1]。
比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時,本節課中所涉及的生字較多,重點學習的有9個左右。如果學生不認識其中的生字,那么學習起來可能會有困難,很難順利地將整個課文閱讀下來。在上課開始后,在帶領學生進入識字環節時,教師發現部分學生并沒有意識到已經進入到上課狀態,正在做自己的事情,還有部分學生在和身邊的學生小聲說話。教師并沒有強制性地要求學生進入到識字環節,而是讓學生觀察生字“跳”字,讓學生觀察一下這個字是由哪兩個部分組成,可以簡單地站起來模仿一下這個動作,然后,想一想關于“足”字旁的字,自己還學過哪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站起來回答,一些學生說,有“趴”字、“跑”字,還有一些學生說有“蹲”字、“跟”字等。對于回答問題積極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表揚。然后,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讓學生用這個字簡單地進行組詞[2]。在教師要一步一步的帶領下,學生不僅認識了本節課中的生字,而且學會了應用,快速達到了本節課的識字教學目標。
在日常的生活中不難發現,幾乎處處都有漢字的足跡,由于小學學生受到自身客觀條件的限制,很難主動發現這一現象。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正處于接受新知識、新事物能力較強的時期,但是其思維能力的發展仍然不夠完善,他們在認識新的漢字時,大部分情況下只是純粹地使用腦力記憶,對于生字的消化能力較差。與此同時,再加上他們對于生字的記憶缺乏技巧,導致記憶的效果大打折扣。這方面的原因是他們對生字學習具有抵觸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漢字的產生來看,其主要是人類為了將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經過長期的摸索之后而形成的一種符號。從本質上來說,可以將漢字理解為一種工具,能夠使人們更好地進行生活。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在現階段已經明確表明,要求學生要認識一定數量的漢字,且這也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學習漢字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使學生單純地進行記憶,而是要掌握如何將其應用生活中。只有學會應用,才能夠發揮漢字教學的價值。一方面,教師要從漢字本身入手,尋找漢字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建立起兩者之間的橋梁,將漢字生活化;另一方面,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可以圍繞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常見的事情,或者學生比較關注事情展開漢字教學,使學生認為漢字其實并不遙遠、并不陌生,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意識到漢字學習的意義、價值所在,從而推動學生主動學習漢字[3]。
比如,在學習《我們奇妙的世界》時,本節課涉及13個左右的生字。在學習本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試著用語言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奇妙的世界,用簡單的幾分鐘時間,為后續的識字環節做準備。本節課涉及幾個易混易錯字,以其中的“幻”字為例,教師發現學生們之前已經學習過“幼”字,一些學生在接觸生字“幻”字時,容易將這兩個字弄混。教師可以將這兩個字放在一起,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字有什么相似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想一想這兩個字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也可以簡單的造句。一些學生說,經??梢栽趶V告牌上看到“尊老愛幼”的標語,其中有“幼”字;還有一些學生說,我看到小貓時,經常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變成了一只小貓。將漢字帶入到生活中,運用這種區分方式,能夠輕松地將這兩個字區分開來,學生的記憶將會更加牢固[4]。此外,在本節課學習結束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觀察,留心生活中在我們身邊有哪些漢字,可以將這些漢字收集起來,記錄在自己的“識字本”上,做到每天都有新的收獲,認識更多新的漢字。
通過對現階段語文教材的研究與分析,我們發現,其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由相關人員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多次研討之后所選擇出來的,不僅在內容上比較豐富,并且其中的漢字都屬于基礎性的內容,是要求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學生語文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需要掌握的漢字數量越來越多。通常情況下,教師在對生字進行講解時,采用的是口頭形式的講解方式。在遇到結構比較復雜、比較抽象的生字時,教師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進行講解,并且在講解之后,學生在短時間內很難自我消化。在下一次上課時,仍然需要接觸大量的生字。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識字基礎較差,很難對生字形成永久性的記憶。如果學生積累的生字越來越多,在達到一定的程度時,不僅會打擊學生后續的學習信心,并且很有可能會成為語文學習中的學困生。再加上識字量較大,在后續的學習中,要想在短時間內將前面所學到的生字全部掌握,快速趕上其他學生的學習步伐,將會十分困難,幾乎很難實現。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遇到比較抽象的字時,教師可以將漢字的演變過程呈現出來,用動態的形式向學生進行呈現。從多媒體的教學特點上來看,其不僅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并且在教學形式上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比如,具有音樂、視頻等多種形式,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在節省課堂時間的同時,有利于學生對生字的自我消化[5]。
比如,在學習《海濱小城》時,這篇課文的漢字學習相對較難,有“濱、栽、踩...”等生字。以其中的“夏”字為例,這個字的學習難度相對較低,對于學生來說雖然比較熟悉,但是這個字背后深刻的含義,卻很少有學生知道。對于這個字的認識,最早可以追溯到“啟”建立王朝時,意義和內涵十分強大,如果用口頭的方式講述這個故事,對于課堂時間的占用較多。教師可以將與“夏”字相關的故事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教師發現,在播放短視頻之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將目光轉移到了大屏幕上,學生認識漢字的激情一下子大大提升。以本節課中的“躺”字為例,這個字屬于形聲字,對于這個字的演變,教師可以通過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教師發現,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再對識字產生排斥心理,整個環節的進行十分順利。此外,在本節課的學習結束之后,針對識字環節的視頻,教師可以將其整理起來,制作成為微課的形式,然后將其上傳到對應的班級群中。學生在回到家中,也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針對自己掌握不夠熟悉的生字,可以再進行學習[6]。這種類型的識字教學模式具有諸多方面的教學優勢,學生的接受度更高,且所取得的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閱歷十分有限,而且在他們的生活中,游戲占用了很多的時間。首先,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特性,從課堂中所要學習的生字出發,根據生字的內容,設計相對應的游戲;其次,部分教師在開展游戲時,偏離了識字教學的中心,過分追求課堂氛圍的塑造,導致識字效果的效果大打折扣。對此,教師所設計游戲的內容、目標等方面,都需要始終圍繞生字教學的任務。最后,通過對大部分小學階段學生的了解發現,他們希望經過自己的努力之后,可以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表揚。在以往的游戲環節中,教師通常忽略了評價環節,弱化了這一環節的作用。還有部分教師,在評價時的內容過于普通、單一。比如,大部分都為“優秀”“及格”等類似的評價。這種類型的評價方式雖然不需要占用教師過多的時間、精力,但是卻難以發揮實質的作用。針對這種情況,在每一次的游戲結束之后,教師要從各個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感受識字學習的樂趣,在以后的識字教學中,能夠對每一次的識字游戲產生期待、認真對待,切實提升識字教學的效果[7]。
比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時,本節課一共有14個左右的生字,如“嫩、疊、莖”等。在經過一定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2個或者3個左右的小組,然后讓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賽。教師可以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卡片,在卡片的背面寫上相對應的生字,在抽出其中的一張卡片之后,學生要迅速站起來進行搶答,念出卡片上的字,其所在的小組可以得1分,如果進行組詞,可以再加1分。但是如果學生的讀音錯誤,則不能為所在的小組加分,可以由其他學生再搶答,要明確游戲進行的具體規則。教師發現,將識字學習轉化為游戲的模式,學生參與的激情大大提升,且每個學生的狀態都十分興奮,想要為所在的小組拿分。在游戲結束之后,對于得分最高的小組,可以將其評選為本次的“游戲之星”,對于個別表現較好、正確率較高的學生,也可以將其評選為本次的“游戲活躍之星”。同時,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教師也可以對其進行打分,提出相應的建議。在游戲進行的同時,也是一遍一遍鞏固知識的過程,能夠使學生對生字的記憶逐漸加深,做到在課堂中將知識消化,并且不容易被遺忘,是引導學生主動記憶、理解生字的重要教學手段。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情景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十分重要。對此,語文教師要從多個不同的方面入手,積極尋求多種情景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根據識字的情況選擇最合適、最有效的方式,保證每個學生經過系統的識字學習之后,都能夠有所進步、有所收獲,產生主動認識漢字、學習漢字的覺悟,在扎實學生語文學習基礎的同時,為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