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遠
(遼寧省凌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1225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國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消費者對畜產品需求量越來越大的同時也對畜產品的質量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動物檢疫監督工作是促進動物檢疫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不僅對畜牧業動物檢疫工作制度及從業人員的行為進行了規范,也促進了動物檢疫的有效發展[1]。隨著養殖業逐步專項集約化、規模化,動物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動物調運頻繁使動物疫病的發生與傳播時有發生,病原微生物也越來越復雜、多樣,防治難度逐漸增加,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在動物疫病頻頻發生的大背景下,做好動物檢疫監督工作尤為重要。
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對養殖動物的檢疫時間進行了明確要求,動物監督機構可經報批后在固定地點進行檢疫工作[2],但在實際工作中,雖然成立了動物檢疫監督部門,但相關法律法規沒有完善其法律體系,檢疫監督人員的行為和態度沒有明確的法律約束,部分檢疫監督程序缺乏完善的管理,使部分檢疫監督人員在執法工作中鉆法律的空子,影響了檢疫效果。
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動物的引種、轉運和交易行為越來越頻繁,動物疫病時有發生,尤其是重大動物疫病,如禽流感、藍耳病、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等,不僅威脅動物的健康成長,也會影響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出現動物疫病后,大眾和媒體對動物疫病缺乏正確的認識[3],經常夸大動物檢疫監督工作的不足,導致大眾對動物檢疫監督部門缺乏信任,養殖戶不能積極配合檢疫工作,不主動上報和申請檢疫,檢疫率大大降低。
基層從事畜牧養殖的群眾通常對畜禽檢疫工作認識不到位,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又沒有很好的宣傳動物檢疫監督的重要意義,使得部分群眾無法充分認識到檢疫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不認為動物檢疫工作的不認真會對人類產生巨大威脅,檢疫監督人員在執法過程中阻力過大。
在進行動物衛生檢疫時,畜牧獸醫是檢疫工作的主體,檢疫人員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會對檢疫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而動物檢疫部門的工作需要深入基層,工作條件較為艱苦,因此,很多高學歷畢業生不愿意選擇這樣的基層工作。真正從事動物檢疫監督工作的人員沒有接受過非常系統的畜牧獸醫相關專業的培訓,當接觸到貼近實際的專業性動物檢疫問題時往往不能很熟練、正確的解決。也有一些畜牧獸醫專業的畢業生進入檢疫隊伍后,僅僅掌握動物檢疫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要。檢疫隊伍對先進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不高,工作中沒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不能及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使很多先進的理論不能應用于實踐中,先進的檢疫儀器也無法投入檢疫工作中。除了專業知識較為落后外,部分檢疫人員的責任感有待加強,工作態度惡劣,在群眾發現檢疫監督工作問題或違法行為時,相關部門不能充分重視,沒有履行相應的職責和衣物,這損害了檢疫隊伍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
動物產品檢疫除了需要進行感官視觸檢查外,還應借助檢疫設備和手段才能快速、準確、全面地完成動物產品檢疫工作。但目前由于政府資金投入有限,對動物檢疫監督工作不夠重視,經費短缺,動物檢疫監督工作的強度較大,工作環境艱苦,需要長期接觸人畜共患病等具有危害人類健康的環境。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檢疫手段的培訓,也無法購置先進的檢疫設備,甚至舊設備也無法維護,這都會對動物檢疫工作的開展造成阻礙。
流通環節的監管不僅與農業監管有關,也和市場監管有關,在基層實際工作中,農業監管和市場監管均對流通環節有監管權利,但存在都能管卻都不管的情況。流通環節的監管是查驗、處理不符合檢疫標準的畜產品,防止這類產品進入市場的重要環節,但目前在一些小的交通干線沒有檢疫卡點,一些不法分子能利用這些小交通干線避開流通環節的監管,將不合格的產品送上生產線,造成動物檢疫漏洞,留下安全隱患。
各個地區都應嚴格按照國家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建立定點屠宰點(場),并對頂點屠宰場進行管理,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從而達到集中檢疫的目的。設立專門的實驗室,對待宰動物要嚴格檢疫,確保檢疫結果準確,避免疾病的擴散。地方政府也應根據國家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盡快完善動物檢疫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規范檢疫監督工作人員的行為。為提升動物檢疫工作效率,應合理設置檢疫點,并對檢疫點進行統一管理,省去檢疫人員在各個檢疫點之間的奔波時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檢疫工作中。
動物檢疫監督部門首先應加強自身執法力度,杜絕徇私枉法、應付了事的執法現象,樹立良好的檢疫部門形象,借助多個平臺強化與人民群眾的溝通和交流,除了傳統的電視、廣播、報紙等宣傳途徑外,應積極使用新媒體平臺,讓人民群眾了解到動物檢疫監督執法的工作內容,提升檢疫機構的社會公信力。可以通過宣傳動物檢疫監督的先進事跡,樹立執法典型人物,傳播正能量,讓檢疫監督部門的良好形象和職業道德規范深入人心。動物檢疫工作是一項基層工作,開展工作需要群眾的積極配合,而目前群眾的配合程度相對較低,應以開通舉報熱線的方式鼓勵人民群眾監督動物檢疫工作,當出現違紀違法現象時,群眾能積極進行舉報,才能保證監督部門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保障大部分人的合法權益,贏得社會認可。
目前,基層對動物檢疫監督工作重要性的宣傳往往停留在開會層面,宣傳工作形式過于單一,這樣單一的形式不能引起群眾和從業人員的充分重視,因此,應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革新宣傳形式[4]。在網絡、短視頻及新媒體盛行的今天,動物檢疫監督部門也應充分利用多種全新、親民的方式進行宣傳,加強群眾對畜產品檢疫工作的認識,確保檢疫工作的順利進行。創新宣傳形式能讓群眾從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檢疫工作,可以大幅度提升動物檢疫工作的配合程度。
想要解決動物檢疫監督人員對檢疫專業知識掌握不足的問題,應重視專業院校的知識體系搭建,促進專業院校教授與實踐相關內容,雖然各地區的檢疫單位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千差萬別,但畜牧檢疫單位向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放心的畜產品理念應是所有檢疫人員必備的素質,各專業院校在進行教學內容安排過程中,應注重實踐,讓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在招錄檢疫人員時,應做好高素質人才引進工作,積極吸收具有專業知識和專業素質的新鮮血液進入檢疫隊伍,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動物檢疫監督工作水平,也有利于做好人才隊伍的延續性。已進入檢疫隊伍的檢疫人員也應定期參加專業知識培訓,較為系統的學習和掌握能在基層實踐中應用的動物檢疫相關專業知識,注重檢疫人員對法律法規、政策的培訓,重視警示教育,提升檢疫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了解國內外先進的檢疫理念、檢疫技術及檢疫設備,積極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開拓出基層檢疫工作的新局面。
各級地方政府首先應充分重視動物檢疫監督工作,合理分配資金,保證動物檢疫監督部門的正常工作經費。及時進行設備的更新和維護,加強檢疫實驗室的建設,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進行檢疫工作,確保檢疫結果的準確、高效。在養殖場和屠宰廠中積極進行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保證所有出廠動物、待屠宰動物的健康,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同時引進先進的檢疫設備和檢疫手段,積極培養先進的綜合性人才從事動物檢疫監督工作,提升動物檢疫監督工作水平。
對逃檢行為零容忍,發現后要增加懲治力度。不論是養殖、屠宰、運輸還是銷售環節,都應進行嚴格檢疫,只有檢疫合格才能流入市場,對不法分子的逃檢現象應積極團結群眾力量,利用監督舉報電話,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力量,通過宣傳提升人民群眾的舉報意識,對舉報案件應積極處理。認真完成動物的產地檢疫,防止不符合屠宰條件的動物進入屠宰廠,應本著防檢結合、以防帶檢、以檢促防的原則看待產地檢疫。健全畜產品追溯機制,讓消費者了解到各個環節的檢疫標準,確保產品質量合格,強化畜產品數據的檔案管理,避免追求一時的經濟效益,而生產出不合格的畜產品,讓畜產品向著綠色、無害化方向發展。
動物檢疫監督工作不僅能預防控制動物疫病的發生與傳播,也能保證畜產品的質量安全。但現階段,我國在動物檢疫監督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針對不同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積極解決。建立健全動物監督體系,提升檢疫部門公信力,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檢疫人員素質,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嚴格控制畜產品流通的各個環節,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動物檢疫工作穩定、有序、合法的開展,維護肉制品市場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