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梅
(山東省濱州市農業科技信息中心 256600)
羊消化道寄生蟲病是一種隱性傳染病。當機體感染寄生蟲后,寄生蟲和機體就開始爭奪營養物質,甚至分泌有害物質,造成機體營養不良,生產性能降低,體重減輕,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1],寄生蟲從機體獲取養分,單純寄生蟲感染造成的羊死亡率比較低,但寄生感染會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不能抵抗其他病原體,從而機體患病,增加了死亡率。一些寄生蟲入侵、遷移、定居、占據或不斷移動,造成羊的機械損傷;一些寄生蟲還能消化、吞噬和破壞綿羊的組織細胞。寄生蟲釋放的毒素可能引起組織損傷、組織改變或免疫病理反應。伴隨多種病毒和細菌感染,會導致羊只死亡,嚴重阻礙了羊養殖產業的發展。羊養殖中消化道寄生蟲的種類主要包括線蟲、球蟲、緣蟲、吸蟲等,其中球蟲和線蟲在羊養殖中出現的概率最高。各階段羊都會感染寄生蟲病,特別是羔羊,造成的損傷最為嚴重,在春季等高溫高濕季節出現消化道寄生蟲疾病的概率較高,主要是由于高濕環境適宜于寄生蟲生長發育,而冬季氣溫寒冷,不適合大部分寄生蟲蟲卵的發育,發病率相對較低。羊消化道寄生蟲疾病在羔羊養殖中出現概率較高,通常導致的疾病問題也比較嚴重,主要是由于羔羊階段機體免疫功能不夠健全,抗病能力較差所導致的。做好消化道寄生蟲疾病的預防能保障羊只機體健康狀況,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羊采食被病羊或帶蟲羊糞便污染的飲水、牧草,將具有感染性的蟲卵或幼蟲食入體內而感染消化道寄生蟲病。
由于具有感染性的幼蟲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外界環境因素的能力,導致羊消化道寄生蟲病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地區性。如在高寒地帶通常易發生夏伯特線蟲病,在氣候比較溫暖的地區容易發生食道口線蟲病、仰口線蟲病和血矛線蟲病,而在全國各個地區都能發生毛首線蟲病。這主要是由于該病的發生與流行和溫度、濕度直接相關。當環境溫暖潮濕時,一些寄生蟲蟲卵非常容易發育。但在氣候寒冷的冬天,蟲卵很難生存和發育。我國春季3~5 月份是消化道寄生蟲病的發生高潮,而在秋季又會形成一個小高潮。
羊發生消化道寄生蟲病還與其自身抵抗力具有密切關系。夏、秋季節,飼草資源豐富,羊通常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導致進入體內的幼蟲處于抑制發育狀態,但到冬季,由于環境和飼養管理條件發生變化,導致羊只抵抗力降低,幼蟲從抑制狀態變成重新發育,從而引起春季發病高潮。
羊消化道絳蟲主要包括擴展莫尼茨絳蟲、曲子宮緣蟲、無卵黃腺絳蟲及貝氏莫尼茨絳蟲等。在我國分布廣泛,多為地方性流行。對羔羊的危害很大,嚴重阻礙羔羊的生長發育,嚴重時可能導致羔羊死亡。
機體感染絳蟲后表現出喜睡、采食量減少、飲水量增加、生長發育遲緩現象。隨著病情的加劇,機體會出現腹瀉,排泄物中出現絳蟲節片,部分羔羊出現痙攣、抽搐、旋轉等神經癥狀。晚期出現臥地不起、仰頭、咀嚼、口吐白沫、最終死亡。
在羊養殖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種線蟲:捻轉血矛線蟲,馬歇爾屬、奧斯特屬、毛圓屬和細頸屬、蛇形毛圓線蟲、仰口線蟲。
羊感染線蟲病的主要表現為羊只出現消化紊亂、貧血、消瘦、腹瀉等癥狀[2],生產性能下降,可視黏膜蒼白病變、下頜及下腹部位水腫,部分羊只出現便秘,病情嚴重出現死亡情況。
常見的吸蟲有肝片吸蟲、姜片吸蟲、華支睪吸蟲和日本分體吸蟲等。其中,肝片吸蟲對羊的影響最大。肝片吸蟲主要寄生在肝臟和膽管上,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炎和膽管炎,造成羊肝大,叩診發現,肝臟肝濁音區增加,有明顯的壓痛感。有些病羊眼瞼、胸部、腹部出現水腫,也有羔羊出現便秘或腹瀉情況,比較嚴重的羔羊幾天內會死亡。與山羊相比,綿羊的死亡率更高。
羊球蟲病在冬季發生較少,但在夏天高發,尤其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球蟲病更為高發。感染羊只的球蟲主要是艾美耳種屬的球蟲寄生,主要表現為患病羊只出現腹瀉、貧血、機體消瘦、生長發育緩慢等癥狀,病情嚴重的會導致羊只死亡,感染球蟲病死亡率相對較高。
雖然球蟲病可在各年齡段感染,但成年羊無明顯臨床癥狀。1~3 月齡的羔羊不容易因吞食卵囊而感染,會出現輕微癥狀,如大便變軟、食欲減退和采食量減少。發病初期,病重羊體溫突然上升,然后開始下降。痢疾發病迅速,糞便中有明顯的血色黏液,氣味難聞,有大量球蟲卵囊。
感染消化道寄生蟲病后,寄生蟲吞噬機體組織細胞,并引起組織細胞反應。羊的消化道感染可導致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寄生蟲會在羊體內吸收大量營養物質,導致部分組織發炎、壞死。同時。寄生蟲感染羊的消化道后,其原有的血液和細胞功能喪失,對羊的身體造成機械損傷,導致周圍組織受壓,對羊的血管等組織造成損傷,導致各種并發癥。
羊感染消化道寄生蟲病后,體內寄生蟲會搶奪和吸收機體營養物質,導致羊生長緩慢,消瘦,抵抗力下降。如果羊長時間營養不良,生產性能下降,影響養殖戶的經濟利益。
羊感染寄生蟲病后,其體內的組織或黏膜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從而有利于其他病原體的入侵。此外,寄生蟲感染后對營養物質的競爭降低了機體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根據當地寄生蟲病流行特點,定期進行預防性驅蟲,能夠有效預防寄生蟲病的發生。羊寄生蟲的防治和驅蟲工作主要集中在冬春和秋冬的過渡時期,因為此時進行大規模的轉場,很容易發生寄生蟲病,有效驅蟲才能保證羊的增重。羊只在育肥前進行一次驅蟲,以保證羊的快速育肥[3]。羊只體外寄生蟲防治及驅蟲主要預防羊虱、疥瘡螨、癢螨等對羊健康的影響。每年都要定期給健康羊藥浴,以達到預防寄生蟲的目的。
注意飲水衛生。水源通常是寄生蟲活躍的地方,是引起寄生蟲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生植物是大多數寄生蟲的中間宿主,也是產卵的地方。放牧過程中,應固定飲水場所,在植物多的地區拋撒驅蟲藥物來凈化水源,以消除中間宿主。
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對羊的糞便,特別是有寄生蟲病的羊和羊驅蟲后排出的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可運到指定的地方進行堆積發酵,利用糞便生物熱或在糞便中噴灑消毒劑殺死蟲卵和幼蟲,確保驅蟲有效。
通過加強飼養管理,確保飼料清潔和定期補充礦物質、維生素等微量元素,保證羊只營養充足,增強羊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寄生蟲病的影響。羊舍應干燥、光照充足、勤通風,經常打掃羊舍和運動場,及時更換墊草和墊料,及時處理垃圾。
消化道寄生蟲種類繁多,應根據當地寄生蟲流行現狀和羊群具體病情確定藥物種類。常用的寄生蟲藥物有阿苯達唑類藥物、左旋咪唑類藥物、阿維菌素片、敵百蟲等;研究發現,一些中藥也能殺死體內寄生蟲[4],如石榴皮、白花刺、苦參、貫眾等。
阿苯達唑類藥物常用來預防和治療囊尾蚴、線蟲、肝吸蟲和絳蟲等寄生蟲。阿苯達唑藥物能有效殺死囊尾蚴,沒有不良反應和副作用,是羊群驅除囊尾蚴最理想的藥物,該藥物可以口服,也可以肌內注射,根據10~15mg/kg 體重劑量殺蟲,對多種寄生蟲有明顯效果。若使用該藥物進行殺滅吸蟲和線蟲,需要增加劑量,按15~20mg/kg 體重,一次口服就可達到很好的效果。按5~15mg/kg 體重清除絳蟲,一次口服。治療羊腦脊髓絲蟲病時,按照5mg/kg 體重口服,每天1 次,連續口服2~3d。妊娠母羊不能使用藥物;羊只屠宰前15d 停用該藥。
對于線蟲和肺線蟲的消殺可使用左旋咪唑,可以口服,也可以皮下、肌肉注射。
按9mg/kg 體重劑量溶于水灌服,或者混于飼料飼喂;也可根據9mg/kg 體重劑量配成5%注射液,采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使用左旋咪唑時應防止羊只中毒,屠宰前3d 停止使用該藥。
阿維菌素片對線蟲的成蟲和幼蟲都有較好的殺死作用,對吸蟲和絳蟲無驅蟲作用。該藥可以口服,也可以肌肉注射,沒有副作用。用于預防和治療的劑量為0.2mg/g 體重。哺乳期和分娩前30d 禁止使用,屠宰前28d 停止使用。
敵百蟲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廣譜殺蟲藥,可作為外用殺蟲藥,也可作為內用殺蟲藥使用。對線蟲、吸蟲(如姜吸蟲、血吸蟲等) 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以0.05~0.1g/kg 體重的劑量配制成3%的溶液口服。需要注意的是,妊娠羊和病羊禁止使用敵百蟲。如出現中毒現象,可使用阿托品或膽堿酯酶等復活劑解毒。
綜上所述,在羊養殖過程中,消化道寄生蟲疾病會阻礙羊只生長發育,影響機體的健康狀況,可通過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驅蟲、提供充足營養物質來避免消化道寄生蟲病的發生,因此,必須掌握當地實際寄生蟲流行狀況及羊群病情,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控,保證防控能有效落實。發現消化道寄生蟲病及時治療,防止健康羊只感染,促進羊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