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琦,陳繼平
(云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教學評價是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教學結果、教學活動的主體進行評定考量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學生、目標、內容、方法、設備、場地等內容都可以作為教學評價的對象,是對教學工作整體性能與功效的評判[1]。教學評價是以激勵學生學習為主,輔助學生調整控制學習過程。化學教學評價是以一定的化學教學目標為依據,反饋評價的過程是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信息獲取、處理和輸出的動態過程。其中,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表現通常是教學評價中的核心內容。
評價功能主要包括診斷教學問題、接收學生反饋、控制教學方向、檢驗教學成果[1]。它能夠幫助教師把握學情,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過程有更深層次地了解,評價過程中也能感知學生的情感態度;同時,它對教師選取合適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形式提供了一定的幫助。教學評價能有效地激勵學生、教師以及學校高層次發展,不斷調控教學系統創新優化,從而引導教學向著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方向進行。
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社會各界不斷對教學質量提出新的要求,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存在著“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現狀,教學評價這個環節不應該是片面的總結性評價,不能只關注最終的成績和分數。從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評價,再到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最終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這種評價過程忽略了學生的自我評價,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可見改善教學評價方向以單向評價為主,從上到下層層評價的現狀是很有必要的[2]。
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批好學生。學生是一個獨立的發展中的人,教師要在評價中捕捉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評價不等同于考試測驗,不能只局限在對知識的評價上,教師要建立科學的評價觀,重視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針對個人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綜合性評價,真正做到教學評一體化,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學會終身學習,教學質量也會隨之提高。
2.1.1 成長檔案袋的內涵
成長檔案袋這種學業評價方式最初起源于西方國家,簡單來說,就是根據不同學科教育教學的目標與計劃,讓學生把與學習情況和學習成果相關的東西有目的收集起來,可以反映出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情況,從而反映出學生在達到目標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與進步,并以此來激勵學生取得更高的成就[3]。教師及時給學生評價的過程就是不斷給學生反饋的過程,這對促進學生發展來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對于教師后期一次性給予的總結性評價,教師在檔案形成過程中定期及時的評價意義更大,所以形成性反饋和總結性反饋應該相輔相成。
2.2.2 化學成長檔案袋的作用
化學教學中使用的成長檔案袋有激勵學生學習、評定學生操行、反饋調節學習進度、反思學習情況等作用。可以記錄學生化學學習上的成果,讓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學習成長過程,能夠把一些點點滴滴的進步保留記錄下來。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不斷審視,如此往復的良性循環會讓學生體會到進步的喜悅,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屬于積極的正向反饋。學生做為評價主體,促進自我的發展;教師通過對檔案袋內容的分析,根據學情不斷客觀地反饋調節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方法,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學質量提高后對師生來說是雙贏的結果。
使用成長檔案袋可以有效改變以往以分數評判學生,重結果輕過程的片面評價方式。化學成長檔案袋能夠促進學生化學學習的全程自我監控,在實施過程中,把學生的學習目標與促進學生自我反思有機結合起來,這能讓學生終身受益。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更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培養出全方面發展的學生。
2.2.1 多元化的評價主體
化學教師可以在制定檔案袋時向學生明確說明里面需要裝哪些東西,在最終結果性評價成績時分別占比多少。例如作業欄目、學習態度欄目、化學實驗欄目、創新實踐欄目以及考試欄目等都可以有不同的占比,讓過程評分細致化。可以有自我評價、同學他人評價、家長評價以及教師評價的欄目,更客觀全面地反映出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推動學生自我認知的全面發展,也方便教師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學生是檔案袋的制作者,每個檔案袋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讓學生自我發揮決定里面需要放入哪些有關化學學習的相關材料。
定期檢查監督學生檔案袋的收集情況,并隨機抽查展示與交流最近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與進步,讓學生相互之間可以借鑒交流,體會每一次點滴的喜悅,促進學生接下來的搜集積極性。家長也可以抽空瀏覽檔案袋的內容,這能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家長在進行家庭教育時可以更科學更有效,加強家校協同育人,保證教育影響的一致性。
2.2.2 多元化的實施方法
在化學學習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做好筆記以及知識的總結,每一章或是每一節知識都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回顧。學生自我整理的過程中會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系,將零碎的知識整合得更有邏輯,這更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建議在檔案袋里放置一個記錄化學錯題的本子,學生在做完作業或是每次化學考試結束之后,分析錯因后將做錯的題整理在本子上,并把幾種解題思路都總結下來。也可以記錄一些考試中靠運氣猜中但很有價值的題型,以防止以后的考試中出現眼熟卻無從下手的情況。教師在集中看過全班的錯題后,也能更好地了解全班對于某知識點的把握情況,在講解時更便于對癥下藥。通過不斷地反思回顧總結經驗,這樣有利于學生及時發現知識漏洞,減少之后發生同樣的錯誤。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學習上的進步一定會立竿見影,更會幫助學生培養出好的學習習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踐性學科,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靈魂,只有把化學實驗和化學課堂教學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并做好相應的教學評價,才能夠把化學這門實驗學科教好。
在實際的化學實驗教學中,仍普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例如部分教師不愿做實驗,認為做實驗浪費時間且實驗中的不可控因素較多、突發情況不易控制,以及實驗效果可能不明顯,會導致實驗失敗。相比于直接看視頻和強調重難點來說性價比較低[4]。教師不關注實驗的過程,只關注實驗的結果,提前給出結論和步驟,只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學習,弱化了實驗的過程。學生長時間的不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雖然學生對化學實驗充滿興趣,但因為學業繁重,且高考不直接考核實驗動手能力等原因,學校普遍存在著做實驗很少甚至不安排實驗的情況,通常采用看實驗視頻或是口頭講解。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更不能對學生實驗學習過程進行客觀的教學評價,同時也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能力,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要合理分配化學實驗課和理論課的時間,提高做實驗的次數,要在條件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多做演示實驗且安排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給學生提高開放性實驗的思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設計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并做好相應的實驗追蹤評價,包括實驗報告、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的觀察描述、實驗記錄、實驗反思等過程。化學實驗部分的學習,是成長檔案袋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通過教師評價、同學互評、學生自評對實驗過程反饋總結。重視化學實驗的過程,根據整個實驗的過程的表現給出綜合成績,能有效監督改善學生渾水摸魚,對實驗態度不認真的情況。
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注意多種方式結合起來,根據形式不同可分為口頭反饋和書面反饋,根據對象不同可分為面向小組的反饋和面向個人的反饋,這幾種形式各有利弊, 可以在不同的場景下補充結合使用[3]。其中口頭反饋是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能與學生及時溝通交流,深層次了解到學生真實的想法,然后針對性的給出評價意見。但是面對面的交流會讓學生感受到壓力,要注意語言的藝術,組織積極性強的肯定性語句。而采用書面反饋能給學生心靈的交流,較為親切,學生更容易接受,但同時受時空的限制,教師可能對某些具體情況了解得不夠徹底,會導致交流的偏差。
面向個人的反饋較面向小組的反饋針對性強,但更耗費精力時間,可能無法照顧到每一位同學,容易造成形式主義。面向小組的反饋,針對性較弱,但能把控全組或全班同學的整體學習情況,給出整體的學習指導。總之教師應視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運用多種反饋評價方式,注意將各種評價方式有效地結合起來,更有利于全面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
教師可以對學生化學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表現和學習積極性等多個方面來進行教學評價。有研究表明,教師反饋的指向不同,對學生的影響不同,學生采納的程度也有不同[3]。其中指向表現的反饋的影響最大,其次是指向態度的反饋,而指向問題的反饋的影響最小。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化學學習給予反饋評價時, 要重視對學生表現的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評價中比較直接的方式,其中課堂提問是最直接的表現方式[1]。課上多引導學生積極自評互評,教師及時給學生具有啟發指導的評價,可以使得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并使學生很快意識到對知識點的把握有所欠缺,對后續的聽講有很大的幫助。對于新手教師來說,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深度,可能面對課堂上某些突發情況時,沒有很好的應急處理能力,認為只要多提問就是把課堂交給學生,就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對于提問后的評價僅僅停留在形式上,不能深層次的給出回應。評價的過程比學生回答的對錯與否更有價值,學生的思考回答是課堂上過程與結果的表現,這值得教師認真分析學生問題的根源,從而正確評價引導學生思考。
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注意反饋頻率的適中,頻率過高將會導致學生來不及進行內化,起不到該有的效果;頻率太低,學生感受不到激勵與動力。可能會影響評價效果,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正確而適當頻率的評價反饋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觀念。
一段時間學習成果是通過考試來檢驗評價的,這是學生最關注的教學評價,所以對于試卷的重點評價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可以采用學生自評和教師評價結合的方式,一方面要求學生對試卷進行診斷分析,總結出自身的學習問題;另一方面教師對于試卷評價,分數固然重要,但試卷的分析評價不應只看結果,應幫助學生分析通過考試折射出來的問題,給予學生期望。
教師表達方式的不同,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教學評價是為了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學習上的每一個小進步,從而逐漸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應多采用鼓勵式、肯定式的語句來對學生進行反饋評價,給予一定針對性恰當的學習建議,讓學生快速獲得成就感,給學生一些學習啟發和靈感。
例如對課后作業的點評是教學常用的評價方式,作業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最基礎的手段,評價學生的作業就是獲取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過程[1]。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作業中的問題,根據不同的學生層次給出相應的評閱語,多使用積極肯定式的話評語、蓋印章、畫小圖案的方式鼓勵學生達到階段性的教學目標。
教學評價是一個繁瑣且復雜的過程,需要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不斷地探索完善,找到提升的方向與空間,最終達到教學評一體化的終極目標。要盡可能改善輕過程的教學評價,將過程性評價通過化學成長檔案袋的形式具體化,全面有效地不斷更新動態的評價和反饋,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實驗教學評價時要結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來進行評價。教師要做到評價方式多樣化,在適當的時機結合多種評價方式及時對學生的表現用激勵式話語進行評價。總之,化學教學評價應順應時代持續發展,朝著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