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翔,游金彪,陳勝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新校區建設指揮部,湖北 武漢 430074)
近些年,隨著國民經濟運行的平穩發展,建筑業總產值成為國內生產總值很重要的一部分。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國民經濟統計報告,2019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其中全國建筑業總產值248446億元,占25.07%,同比增長5.7%。
上述數據顯示建筑行業成為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巨大的建筑市場將導致建筑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大量增加,隨之而來的是需要進一步加強建筑行業的規范管理、安全管理、技能培訓等。特別是安全管理應成為行業管理的重中之重,否則其必將成為行業發展的絆腳石、經濟發展的障礙,甚至會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帶來損失,影響事業改革發展及安全穩定大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安全生產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批示指示,提出了“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的重要論斷,規劃繪制了“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為重點,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系統建設,統籌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路線圖,明確提出了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制。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又專門對安全生產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分區分類加強安全監管執法,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安全生產的科學理論,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近些年,隨著我國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對建筑業市場進行了規范,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出臺了大量的規章制度,其目的就是規范行業行為,建立一個規范健康、持續有效的建筑業市場。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由于市場巨大,管理機制不夠完善,還存在一些有違市場公平、影響安全生產、危害工程質量的行為。比如在招標環節存在對投標人資格審查不嚴,將資質和業績進行出租,導致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借資質投標。陪標、圍標現象也比較常見,其結果就是“劣幣驅逐良幣”“天價采購”“豪華采購”“黑心采購”[1~2]等現象的發生。有些企業受利益驅使,中標后將工程違規分包、轉包,甚至多次轉包,導致實際施工單位的資質、實力、管理均不能有效到位。他們缺乏安全教育、疏于安全管理,最終影響施工質量,給自己和業主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本來應該嚴格按照國家和行業規范開展施工活動,施工單位應該制定一套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實項目安全管理體系。但是很多施工企業過分強調經濟效益、減少成本支出,往往沒有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工作僅僅停留在書面上[3]。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管理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導致很多安全隱患不能及時發現或解決。有些單位過分追求施工進度,要求工人加班加點工作,導致工人疲勞作業、違規操作,加大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4]。另外施工單位缺乏對天氣、環境變化的預研預判,沒有隨著天氣、環境的變化而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增加。這些都是安全責任意識不到位的具體表現。
隨著市場的擴大,有經驗的專業施工人員明顯缺乏,加強對新入職工人的安全教育是施工單位的重要任務。但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往往對工人的教育培訓不足,使得現場施工的工人只能在工作中自己摸索或觀摩同伴的操作來獲取基本的安全技能。另外大量施工工人都是在施工企業有施工任務后才臨時聘請的,工人流動性很大,企業也很難有效組織對工人的安全和技能培訓。這種狀況極易導致施工現場違規操作而增加安全風險。
在實際工程中,設計變更是不可避免的,適當的變更可以對設計方案起到糾錯和優化作用,與設計圖紙具有同等效力。設計變更主要有兩種原因:一種是使用者在規劃設計階段對需求論證不充分,或沒有進行細致的調研,建設過程中其需求和功能要求發生變化[5];另一種是設計院在進行設計時工作不仔細或設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設計院管理審核機制不嚴,導致設計方案和圖紙出現較大漏洞[6],甚至由于計算錯誤導致強度、承載力、變形等滿足不了相關要求。施工過程中過多的設計變更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如增加工程建設成本、延誤施工周期、有些較大的變更甚至導致重要結構發生變化等。這些都會對施工方的施工組織方案產生影響及安全隱患。
安全管理工作重在預防,杜絕安全隱患的產生是預防安全事故的關鍵。在施工方案的編制過程中,往往因編制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隱患、關鍵控制點、關鍵過程、危險源、質量通病以及作業條件、環境、資源等方面辨識不足,不能有效地提出安全管理預防措施。在進行施工方案審核時,未對其進行充分的論證、評審及交底,對方案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之處,不能合理地提出解決辦法及整改措施,容易導致安全隱患增加。
針對上述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作者在實際施工管理過程中的經驗和有效做法,應該從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現場安全管控。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或修訂了招標采購的法律法規,細化了其實施細則。國家主管部門針對具體的招標采購環節出臺了詳盡的操作規定,為規范工程領域招標采購起到了基本保證。
各級監管機構和招標平臺應該以內控制度建設和信息公開為抓手,根據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盡快建立規范、高效、透明的招標采購機制,確保招標采購結果物有所值[1]。采取各種措施杜絕租借資質和業績行為,同時大力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立誠信檔案,對弄虛作假、違法違規、不能很好履行合同的企業實行負面清單或黑名單制度,應拒絕負面清單或黑名單中的企業和法人代表再次進入市場[7]。
建設方應該做好前期的清單、控制價、評分規則等編制工作,確保其科學規范。簽訂合同及開工前應仔細核對施工單位資質、項目負責人資質、管理團隊人員信息等是否與投標文件一致,努力避免轉包、分包等現象的發生。
另外,建筑行業協會也應出臺措施,要求各施工企業重視施工管理、強化安全培訓、加大安全投入、倡導認真履約精神,并定期督促檢查。
規劃設計應該符合建設單位的事業發展規劃,符合行業規范。規劃設計應充分考慮行政主管部門的具體要求和用戶單位需求,充分考慮建筑功能布局。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施工安全性,對施工安全風險進行評估,有針對性地優化施工圖設計。對涉及施工安全的重點部位和環節應該在設計文件中明確注明,提出安全施工指導意見。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或特殊結構的建設工程,應在設計中提出安全保障和預防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議。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各參建單位應該相互配合,全方位、各環節加強安全管理,確保工程施工現場安全可控、安全受控。
①建設方應加強安全管理:施工單位進場時,應該進行書面安全交底,與其簽訂安全協議。嚴格執行現場準入制度,仔細核對施工單位資質、營業執照、安全生產許可證等文件,將安全防范和安全措施安排在施工之前。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檢查,制定相應的安全檢查制度,檢查形式可以多樣化,常規檢查、特殊檢查、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等。堅持每天均有建設方管理人員在現場管控;每個項目開工前組織一次現場管理工作交底會、組織一次施工組織設計和監理規劃評審會;每個項目組織一次圖紙預審、圖紙會審工作;每周組織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召開工程進度例會;每個月組織一次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檢查;每個月與監理單位召開一次監理工作交流會;每個季度開展一次現場綜合大檢查等。通過嚴格的過程管控,強化安全、質量和進度管理,確保每一個工程的安全、質量、進度、效益整體處于在控受控狀態。
②施工方應加強安全施工管理。施工方應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配齊配足管理團隊,針對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操作、每一種方案,都應該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施工措施,明確各環節的操作規范、工作規程。按照崗位責任制的要求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對于每一項施工項目都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事故處理應急預案,特別是對于重點環節、高危施工必須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藝、作業配合、人員保障、應急救援等措施。應該加強安全教育,加大投入,強化對職工的安全培訓、技能訓練,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素質,從而提高整體安全防范和應急救援能力。
③監理方應加強安全監督管理。工程項目應該委托工程監理加強項目管理,監理工程師必須常駐施工現場。監理工程師在做好事前控制的基礎上,應重點做好過程控制、隱蔽工程質量管理、分部分項工程驗收、材料進場監督等工作。對一些關鍵環節、關鍵工序應該加強日常監理旁站、現場施工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督促整改,同時通報建設方。加強施工材料進場的驗收管理,嚴格按照合同和清單核準材料的品牌、型號、尺寸等,對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及時清退。每周定期召開項目監理例會,并充分利用建設方每周召開的工程進度例會和每月進行的監理工作交流會,對前期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工程進度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員是否按照規范施工、施工單位是否有效管理等方面提出監理意見。
④跟蹤審計方應加強安全審計監督。跟蹤審計除了應該完成正常的經濟業務審計之外,還應該對施工組織方案及安全措施保障中的安全施工費用的使用計劃是否完善和合理進行審計,應檢查項目安全施工情況,及時核算安全施工費用。安全施工費用必須確保在現場足額使用,不得挪用,為項目安全施工提供經費保障。跟蹤審計方還應參加隱蔽工程驗收、階段性工程驗收及竣工驗收,提出審計意見,對不符合規范要求或影響工程安全的事項要提出審計意見。
制定項目管理獎懲措施,設立項目管理優秀獎和項目質量優秀獎,對項目建設過程中表現優秀的監理和施工單位進行表彰和獎勵。對綜合檢查獲得差評或未實現計劃目標的,給予適當處罰。對出現安全事故導致人員傷亡或導致建設方嚴重經濟損失的行為,要對施工方和監理方進行問責。對管理混亂、無視安全生產、亂指揮、違章操作的行為按規定給予處罰。通過有效的獎懲制度,樹立模范標桿,激發參建各方的競爭意識和責任意識,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正規化、制度化。
科學高效的安全管理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風險。一旦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降低,就會給工程建設埋下安全隱患,影響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的處理往往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勢必會給工程項目的進度、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造成嚴重影響。所以應該通過嚴格科學管控,為工程建設的有序開展營造優良環境,為施工安全、工程質量、進度及效益提供可靠保障。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新校區于2015年開工,2020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建設過程中,我們摸索出了上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整個建設過程均采取了嚴格的安全管控措施,實現所有建設項目在控受控,實現了安全、質量、進度、效益協同推進,取得了良好效果,達到了安全生產“零事故、零傷害”的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