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胡瑩娟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庇螒蛞恢币运毺氐镊攘ξ變?,在幼兒一生發展的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之一。角色游戲能夠提高幼兒智力水平,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發展幼兒的多種能力。但是,角色游戲在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教師采用科學的指導策略。
目前,有些幼兒園在提供玩具時缺乏層次性,各年齡班的玩具無論在數量、種類還是結構上都大同小異。小、中、大三個年齡班的幼兒玩著幾乎相同的玩具,一個幼兒從小班到大班玩的玩具沒有太大的變化。此外,為了減輕教師的負擔,幼兒的玩具多數由教師購置,大大減少讓幼兒參與制作玩具的機會,剝奪了幼兒享受自主和創造的快樂。
有些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前,很少用心去跟幼兒溝通,用心了解幼兒真正想要什么。
一般情況下,教師總是根據自己的想法分配幼兒的角色,然后要求幼兒演成什么樣或者規定其達到什么樣的水平。有些教師甚至認為某個幼兒在某一方面扮演得比較出色,就選擇他。這樣,幼兒游戲的主動權就被剝奪了,他們不再是游戲的主人,而是教師意愿的執行者,受教師的愿望支配。有時候,教師為了某個角色能更符合自己的意愿,常會打斷正在進行的游戲。這樣,不僅游戲效果受影響,還挫傷了幼兒的積極性。幼兒是游戲的主人,教師只是游戲的支持者、引導者,不是游戲的包辦者,替代者。角色游戲對幼兒來說,是自身能力和經驗的表現。幼兒需要得到教師的尊重并根據自己的愿望完成游戲。
對幼兒在游戲中遇到的困難、挫折、糾紛,教師往往會介入其中。而這種困難、挫折、糾紛正是幼兒發展中自然形成的認知沖突,是促進幼兒發展的一個契機。如果幼兒能自主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說明他們的經驗與當前的需要之間的距離是合適的。如果幼兒無法解決問題,說明原有的經驗與解決當前問題要求的能力距離太大,那就需要教師的幫助,而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教師介入。
蘇聯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玩具是游戲的中心,沒有中心,游戲就玩不起來?!笨梢姡婢吆陀螒虿牧鲜情_展游戲的必要物質條件。
1.利用廢舊物和自然物制作玩具
為了使游戲更加有趣,教師可以利用廢舊物和自然物制作玩具,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如用原子筆芯做體溫計、汽水瓶蓋子做硬幣、泡沫粒做成大米飯等。雖然這些是廢舊物和自然物,但是非常形象、逼真。
2.鼓勵幼兒動手制作玩具
在游戲中,教師要盡量少用現成的玩具,而多采用材料,讓幼兒自己制作玩具。例如,小商店里的“糖果”是幼兒用面粉搓制好后用糖紙包的,理發店里的“電吹風”是幼兒用塑料積木拼成的,娃娃家里的電視機是幼兒用紙箱裝飾而成的,等等。在這樣的游戲中,幼兒只要充分發揮積極性、主體性和創造性,在游戲中就玩得更開心。
幼兒游戲的發展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實現的。教師要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大社會,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幼兒觀察,使讓幼兒在“無心”的瀏覽中進行“有意”的實踐。例如,在開展超市游戲時,由于沒有生活經驗,幼兒只是隨心所欲地購物,不能隨游戲主題或游戲情節發展有選擇性地購物。為了使幼兒能夠更好地融入游戲情節中,在活動開始前,教師應把幼兒帶入超市進行參觀,幫助幼兒積累前期的購物知識。這樣,幼兒在購物時就能夠有目的地選購商品,積極投入其中。
在角色游戲過程中,教師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把意圖強加給幼兒。
1.放手開展角色游戲
教師應將各種游戲主題的玩具、材料放在幼兒看得見的桌架上。角色游戲前,教師提出互相幫助,共同游戲,愛護玩具等要求后,讓幼兒自找伙伴商量玩什么游戲,怎么玩,自行分配角色。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要求安排游戲場地,讓幼兒布置角色游戲的環境,自取玩具進行游戲。這樣既能滿足幼兒各自意愿,又能使教師了解幼兒各方面情況。
2.培養幼兒解決問題能力
為了使幼兒掌握正確的交往方式,教師要結合角色游戲的開展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矛盾。例如,三名幼兒都爭著當司機,拿著方向盤不放。這時,教師啟發幼兒想辦法。有的幼兒說:“我上早班,他上中班,她上晚班?!庇械挠變赫f:“他當教練,我當學員,他當加油工人?!弊鳛橛變河螒虻闹笇д?,教師必須意識到幼兒是游戲的主人。對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諸多表現,成人不應苛求與責備,而應給予理解。

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指出:“游戲創造了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總是超出他的實際年齡,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游戲就好像是放大鏡的焦點,凝聚和孕育著發展的所有趨向?!庇變旱那榫w、情感及社會性發展,在自由、主動的活動中更能夠體現。觀察游戲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制訂適合幼兒需要、有針對性的游戲指導計劃,還能讓教師深入了解幼兒的游戲興趣和需要,有的放矢地指導幼兒游戲。因此,教師要通過觀察幼兒的行為、幼兒的選擇、操作材料、幼兒的水平等,引導幼兒主動、正確開展游戲。
教師要善于掌握時機,在幼兒游戲興致尚未低落時,根據游戲的內容和情節,運用多種方式結束游戲,使幼兒保持繼續游戲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用游戲的口吻或用信號,提醒幼兒結束游戲。結束時,教師要鼓勵和督促幼兒收拾玩具、整理場地。此外,教師也可以根據游戲情況和教育要求,在游戲結束時組織幼兒評價游戲。
角色游戲與各項教育活動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現象都能通過角色游戲展現出來。教師應當多引導和組織幼兒走入社會環境,讓幼兒自己觀察、了解,通過對社會環境的了解豐富知識、增加經驗。幼兒對自己生活的環境觀察得越仔細,認知范圍會越豐富,在游戲中扮演的角色會更加形象、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