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杰 王虹
生物實驗是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獲取生物學知識,加深理解生物學概念,掌握生物實驗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幫助學生實驗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飛躍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近幾年的中考、高考中每年都有一定量的實驗題,一般都涉及實驗設計與能力的考查。隨著素質教育進程的不斷推進,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生物實驗內容大幅增加,實驗教學課時增加,實驗教學的目標要求多樣化。實驗教學越來越成為生物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應當引起廣大生物教師的高度重視。
一、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
由于我國長期以來不重視生物實驗教學,教師普遍對實驗教學缺乏興趣。一些學校生物教師數量較少,課時多、工作量大,缺少時間對實驗教學進行深入反思。部分教師對實驗教學不夠重視,所以生物實驗課開設率大部分都很低。
1、在生物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生物實驗,目的是讓學生深刻領會生物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只重視書本理論知識和書面應是能力的培養,忽略了生物實驗教學。有些實驗都是教師演示一下,學生很少或根本無法主動參與或認真思考,甚至很多實驗演示都沒有進行,純粹講授實驗,而從不動手做實驗,抑制了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
2、學生實驗缺乏正確的理論的指導,學生隨意去做,無法形成熟練地實驗技能;或者按照課本上的步驟按部就班的演示一遍,缺乏研究,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把注意力過度集中地實驗材料和儀器上,不愿去聽教師講解實驗原理、操作技巧、注意事項,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和處理等難以完成。
3、教師在思想上認識不到位。新課程教材變化較大,提供給學生更多的科學探究的機會,有些實驗沒有現成的實驗方案,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己去設計。這就要求老師要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且這樣的實驗教學課堂,往往秩序較亂,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教學過程很不流暢,使很多老師感到很難受,逐步又恢復到老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體驗不到科學探究的魅力,發現時的快樂,抹殺了學生學習生物時的個性思維。
二、對今后生物實驗教學的建議
生物實驗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從傳統的為了實驗而實驗和為了教學而實驗的觀念中解脫出來,真正樹立以學生為本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開放性的實驗中做到自我實驗,自我提高。
首先,實驗教學因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驗中學生是主體而教師是主導,教師通過實驗設計的優化來組織和引導學生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在實驗中大膽提問,大膽質疑,而不應以現成的實驗數據、實驗結論為模板,讓學生按部就班地進行。要做到這一點,師生關系和和諧課堂氣氛的構建不可或缺。實驗中,教師要從講臺到學生中去,用眼觀察學生的實驗,用心傾聽學生的理解,認真指導,唯有如此,實驗過程才會成為師生共同發展的大舞臺。
其次,要注重對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新課程強調學生嘗試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初中生物問題,驗證初中生物規律。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引導,如果教師能做到讓實驗成為學生的一種思維和生活習慣,這樣的實驗就是高效的實驗,有用的實驗。當然,在實驗中教師也不應墨守成規,多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設計一定的開放性實驗,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也具有積極意義。
認清現狀,優化實驗設計,提高實驗效率,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發展,這是生物實驗教學的著眼點,教學中教師還需多加實踐,不斷豐富總結。關注重視實驗教學,不僅僅是提高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途徑,更是學校生物教學質量的保證,實驗教學和普通課程可以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通過課堂所獲得的一些知識,如果能夠在實驗中的到驗證,則能加速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具備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更是時代的要求和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