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文 王康康 王少潔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由于游泳運動其項目特征,在訓練或者比賽過程中常會出現運動損傷,影響運動員的比賽和訓練進度甚至日常生活。在游泳運動中最經常出現的一種運動損傷是肩關節的損傷,一般游泳運動損傷是可通過一定的手段進行提前預防,關注和預防游泳運動員的肩關節損傷,不僅有利于游泳運動員的身體健康,而且有利于游泳運動員的身心健康。探究游泳運動員肩關節損傷的原因以及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尤為重要,本文為游泳運動員肩關節損傷探究和規劃出可以進行實際操作應用、能夠真正解決游泳運動員肩關節運動損傷的現實方法,促進游泳運動員的個人事業向著更加健康積極的方向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價值和理論意義。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專家調查訪談、問卷調查法等方法,探討游泳運動員在后續發展過程中因肩部受傷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對游泳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易發部位——肩關節損傷進行總結歸納,通過物理治療方法以及康復功能性的鍛煉來進行傷病的預防,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得出最有效果的治療方法手段的結合,為預防游泳運動員運動損傷,提高游泳運動員的運動競技水平提供價值參考,幫助更多游泳運動員加快肩部損傷的恢復,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王嶸在《淺析游泳運動肩關節損傷癥狀及預防保護》中認為肩關節損傷是游泳運動員最多見的損傷狀況,給運動員的鍛煉和身體健康產生巨大的困惑,乃至對游泳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導致嚴重的影響。因而,教練或老師把握游泳運動員肩關節損傷的周期性和治療專業知識,匯總損傷緣故,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防止損傷的產生。融合游泳運動員肩關節損傷的治療,討論了游泳運動中肩關節損傷的病癥及預防,為游泳運動中肩關節損傷的治療給予一定的實用價值。張博在《游泳肩的自我治療與恢復》一文中表示游泳是周期性的運動項目,由于一些錯誤的技術動作或是訓練量、負荷量過大,非常容易遭受運動損傷。游泳運動員的肩關節損傷比較普遍,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游泳肩”。肩膀疼痛是游泳運動員肩關節損傷的具體表現,可能是因為最近游泳技術性變化、訓練量提升、訓練變化、成長發育變化等造成的。最開始的痛疼可能是由提升的訓練的負荷強度造成的,在肩頭三角肌的上方擴散。王宇昌在《青少年游泳運動員運動損傷及康復研究》中表示由于現代游泳競技運動的不斷快速發展,青少年游泳運動員的運動損傷已變成急需解決的問題。游泳運動損傷不但干擾著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并且影響著運動員技術實力,是運動員游泳成績進步的阻礙,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損傷普遍為肩關節的損傷、腹部損傷,及其訓練運動疲憊引發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從游泳技術性動作、身心發展趨勢特性、準備活動準備不夠3個層面研究了運動損傷的緣故。最終,從防患于未然、高度重視心理狀態恢復層面指出了運動損傷后的恢復途徑,致力于為學者給予有價值的參照。徐潔、王磊在《江蘇省游泳運動員肩關節損傷和肩部肌力的橫斷面研究》中表示肩關節損傷是游泳運動員普遍的問題。近些年,世界各國愈來愈多的專家對肩關節損傷開展了分析和剖析,但這類分析大多數偏重于病發原理的基礎理論推論,欠缺論證試驗科學研究。因而,期待根據肩部損害—肩部選手肌力橫剖面檢測,探尋肩部損害與肩部肌力的特點關聯,為肩部損害的防止和恢復給予強有力的大力支持和具體指導。在男運動員中,在絕大多數肌力檢測中,受傷的肩關節展現出比未受傷的肩關節肌力更大的發展趨勢,僅有外旋和肩內收,未受傷的肩關節肌力更大。女運動員在肌肉組織能量上呈現出十分規律性的差別。王丹在《游泳運動員肩關節損傷的康復及預防》中提到游泳是一種偏重于上肢的健身運動。例如,蝶泳、自由泳、自由泳主要是根據上肢的滑水往前游。因而,肩關節損傷變成大部分游泳運動員比較普遍的運動傷病。運動損傷對游泳訓練和參加賽事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我國部分出色游泳運動員認為肩關節損傷達到47.7%,也有些人覺得達到66%,且多見訓練6-9年的出色游泳運動員。因而,務必搞好醫務人員監督工作,把握游泳運動員肩關節損傷的規律性,探索和科學研究其緣故和病癥,及其合理的避免方式,便于教練和選手改善訓練方式,防止和降低肩關節損傷,造就更快的訓練水準。總的來說,游泳運動員的肩、腰、膝損傷較多,多見急性肩關節損傷。損傷的首要因素是過度練習、技術性姿勢不科學、練習不足。教練應積極與運動員溝通交流,掌握運動身體的狀況,并培養她們對游水項目的喜愛,其肩關節損傷可以合適的運動量、積極主動的熱身運動和放松來預防。
對于游泳運動員來說肩關節是常見的運動損傷部位,肩關節是身體上臂較大的關節,也是人體內最靈敏的關節,但穩定性相對性較弱,狹義上的肩關節一般是盂肱關節,由肱骨頭與關節盂組成,有關節囊包裹,關節腔較大,同時也是典型的球窩關節。因為在人體運動中比較大,活動范圍比較大,靈活性強,因此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廣義肩關節,一般指肩關節復合體,包括周圍的軟組織、韌帶、肌腱以及肩袖肌群等,肩關節周圍的韌帶是維持肩關節的內部穩定,肩袖肌群以及肩肱節律是維持肩關節的動態穩定,一般來說在后期康復中,動態穩定是康復中比較重要的一環。肩關節的損傷與游泳運動息息相關,游泳運動員在游泳過程中選手的肩膀必須常常轉動,持續運動,很容易導致選手肩關節的損害。游泳運動員的多種游泳方式會讓肩膀長期維持放松,可是肩關節必須長期性的運動,會致使血液循環不暢,與此同時在游泳過程中,造成肩關節損傷。
在游泳運動中,充分的準備活動是避免損傷的重要環節,如若在游泳前沒有做好充足的肩部準備活動,會導致肩關節損傷,因為游泳前熱身運動中缺乏肩部的帶動和激活方式,訓練前的熱身不充足,對身體機能缺乏足夠的刺激性使肩關節無法融入超強度的訓練內容,容易導致肩關節痛疼和損傷。盡管有運動員在訓練時會開展簡單的熱身,但針對肩關節熱身缺乏針對性活動,造成肩關節沒有被充足激活就投入游泳訓練。游泳運動員必須在游泳時進行轉動肩膀的技術性動作。有些中學生運動員的游泳技術性動作存在問題,造成游泳轉肩發力不標準,動作運動軌跡不符合肩關節的力學構造。如若不改正自身的技術性動作,便會長期性處在有誤的運動模式,造成肩關節肌肉損傷。
運動員訓練時間長,訓練的強度比較大,教練員常常規定運動員訓練反復肩關節的旋前旋后。長期性訓練會提升肩關節的部分工作壓力,導致肩關節損傷。有些運動員傷未治愈再次訓練,運動員負傷后不重視積極主動恢復,再次練習,通常會產生二次傷害。
姚志國認為游泳運動肩關節損傷原因:(1)運動員忽視了水的摩擦阻力和水的浮力的影響,盲目跟風水中鍛練。由于水和人體的溫度是有差異的,鍛煉者不了解水中溫度狀況,缺乏安全考慮。不留意場所的安全性防護措施,場所狹小、燈光效果明暗度、群體擁堵、體育場地不合格、水的溫度等;(2)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是其運動素養的關鍵構成部分,在游泳運動中,身體素質的差異會造成運動技術動作的差異,發生技術性動作錯誤。
(1)運動前應做好準備工作,比賽和訓練前,教練務必告知運動員肩關節損傷等專業知識。與此同時,教練員要依據運動員本身素養,制訂對應的防止肌肉損傷的對策。運動前,教練具體指導運動員做好充足的熱身運動提前準備,與此同時,減少運動員心里焦慮。觀察和掌握運動員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狀況,提醒運動員集中注意力,認真地進行訓練;
(2)教練員需要根據中學生游泳運動員身心發育的特點合理地安排負荷和強度,仰泳、蛙泳、自由泳、蝶泳進行穿插訓練避免其某一部分負擔重導致肩關節的運動損傷;教練員要及時發現有無不合理的訓練方案和技術性姿勢,提醒教練員留意,以防訓練強度過大,導致肌肉損傷。平常要訓練柔韌性和柔韌性,加強肩部肌肉訓練,全面發展體質。訓練后要立即拉伸肌肉組織,避免肌肉組織內的乳酸堆積,加劇了肩關節的運動損傷。與此同時,對運動員開展心理療法,可以減輕其精神壓力;
(3)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充分認識肩關節損傷產生的不良影響,讓運動員掌握和預防肩關節損傷的基本常識和方式,培養專注力和良好的訓練習慣,思想和行為要極其重視。肩關節受到損傷, 需減量或停止訓練或比賽,改變游泳泳式, 早發現早治療, 處理好損傷治療和運動訓練比賽的關系, 避免同一部位多次發生運動損傷造成勞損;
(4)在游泳訓練時,合理地使用護具固定關鍵的關節和肌肉群,有效地預防運動損傷的出現。進行背部抗阻屈、伸展練習,進行相反方向的抗阻訓練使用彈力帶,運動員對阻力產生適應性。
(1)初期進行損傷康復時,可依據運動員水平制訂訓練方案,使運動員在有氧運動訓練中恢復體力、運動敏感度、暴發力。如運動員肩膀肌張力較差時,可以先鍛練肩胛骨的穩定性,隨后訓練過度到全部肩胛骨下沉,可以在中后期訓練肩關節內旋外展能力,提高肩部肌肉能力;
(2)肩關節的損傷造成運動員發生痛疼,避免訓練姿勢不合理,使肩關節損傷更嚴重,可選用中醫針灸、推拿等理療方法緩解疼痛。當游泳運動員肩部出現輕度運動損傷時,可采用手法按摩并對肩井穴進行刺激。選擇康復功能性大的訓練能幫助肩關節損傷恢復,以及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3)增加肩關節周圍肌群的穩定性,尤其是提升肩袖肌的力量,比如,肩胛下肌、小圓肌等;提升肩關節的動態穩定,可在平衡球上進行手部的支撐訓練;用紅繩懸吊,做肩關節下壓、內收的訓練;放松胸大肌、胸小肌,防止肩關節內旋,提升肩關節外旋的對抗性力量;針對肩胛骨附近的穴位進行放松;
(4)在物理治療中,關節松動術也是手法治療的技能之一,它能夠改善關節功能障礙,解決關節活動度受限,減輕疼痛的手法治療技術。肩關節活動度受限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其共同點就是肩關節主動和被動均明顯受限。創傷后發生肩關節的受限,繼發性肩關節僵硬,其病理改變為肩關節關節囊纖維化(局部或全部),三角肌和肩袖之間,以及三角肌與肱骨近端的粘連,同時伴有廣泛的軟組織攣縮,軟組織因粘連、攣縮、瘢痕組織形成而失去延展性。針對這些可以做一些肩關節的松動術,盂肱關節的牽張。盂肱關節的尾向滑動(長軸牽引)、盂肱關節的向后滑動、盂肱關節前向滑動以及肩胛胸壁關節的關節松動術。上述方法按照評估以后均可進行治療;
(5)超聲波療法。超聲波是指頻率在20kHz(千赫茲)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聽覺反應的機械式振動波。超聲療法是應用于超聲波作用于人體以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超聲波具有其生物物理學效應:①機械作用,機械作用可以使組織產生“細胞按摩”或“微按摩”作用,改善組織營養,鎮痛、軟化瘢痕等;②溫熱作用,超聲波作用于機體可產生熱,這種“內生熱”可以作用于血管功能以及代謝過程,增加局部代謝循環、營養代謝、降低肌肉和結締組織的張力以及神經感覺興奮性,緩解痙攣以及疼痛;③理化作用,可以起到空化作用,對酶活性,蛋白質合成影響,刺激細胞生長,促進物質代謝以及彌散作用。
超聲波具有一般可采用1W/cm-1.2W/cm,可以采用定點療法以及動點療法。如果肌肉肌腱損傷可以提升強度,采用動點療法,如果是深層肌腱韌帶損傷,需要對其一點進行深層次的超聲波穿透,可以有效地治療肩關節慢性損傷等。
預防措施必須融合游泳項目的特點,科學剖析其損傷形成原因和原理,有目的性地制訂預防措施。對策主要包含科學的訓練方法、改正錯誤的技術性操作和科學安排準備活動。留意運動后的自身體能的修復和營養補充,充足的營養補充讓身體恢復得更好;掌握運動損傷原理,學習培訓一些簡易的緊急措施,使運動員游泳時產生損傷時能夠正確的應急處理;若有不適感馬上終止游泳訓練,并采取有效對策減輕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