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奕融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
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強,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從而滿足企業的轉型升級需求,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企業團隊即企業所有員工組成的隊伍,以企業的戰略目標為指引來做好密切配合,從而達到預期生產經營利潤。平衡思維在團隊管理中的運用,可以增強整體管理成效,確保團隊工作有條不紊地實施,應該根據當前團隊管理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提高平衡思維在實踐工作中的融合度,構建現代化的管理體系。
平衡思維以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持續利用為核心,在有限的資源成本輸出中獲得可靠的預期回報,以保障調節性決策在實踐中發揮關鍵作用。以平衡思維為依托加快企業平衡體系的構建,從而提高企業員工的認同感,為團隊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論支持。管理中的平衡、整體層面的平衡和溝通交流中的平衡,是平衡思維在團隊管理中應用的具體表現。無論在哪個部門及工作崗位當中都要落實公平性原則,保障管理的有效性。決策人員在制定決策時也應該保持平衡,增進部門和人員的交流。
在企業團隊管理中運用平衡思維,是引導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在每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內對企業各項工作予以改進和優化,從而達到全面平衡的效果。通過團隊內部、團隊之間、團隊與外部的平衡,真正實現了立體化平衡的目的,解決團隊工作中的矛盾和沖突問題,始終保持前進方向的正確性,在振蕩當中保持動態平衡。以決策平衡為核心,確保企業發展戰略目標與設計發展需求向協調,同時在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采取具體平衡措施,以落實精細化管理和標準化管理的要求,通過多方溝通交流而達成共識,促進企業的和諧發展。在團隊的形成期,運用平衡思維可以針對其中的沖突加以緩解和消除,并在振蕩期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提高員工自主參與意識,認識到團隊工作情況和企業發展、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從而共同創造良好的風氣和氛圍。
1.成員和團隊的平衡。企業決策不會受到團隊成員的干預,而是通過決策來對成員的行為進行科學指導,在了解團隊成員個性化需求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戰略目標,以帶領企業實現繁榮發展。成員的發展訴求會受到管理行為的影響,因此在制定管理策略時需要強化正面引導,以實現員工情緒、心態和行為的調節,增強團隊的整體工作效能。成員個體的平衡是實現團隊平衡的關鍵,在保障整體戰略方向不變的情況下,對員工的個性化予以包容,從而做好成員和團隊之間的有效平衡,真正體現團隊管理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增強企業內部工作環境的開放性,更加有助于激發員工的潛能,從而營造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
2.成員間的平衡。為了緩解團隊成員之間的矛盾,確保團隊工作的順利推進,還應該做好成員之間的有效平衡。雖然成員的個性鮮明,但是只有在形成良好團隊配合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不同員工的工作能力、態度和習慣等有所不同,因此在相同時間內也會獲得差異化的工作成果,引起信息資源不對等的問題。整體團隊工作都會受到上述問題的影響,導致整體默契度下降,因此管理者應該注重突出矛盾的及時處理和緩解,以確保企業計劃能夠高效實施。對當前團隊活動工作模式加以創新,幫助成員了解其他崗位的工作性質和特點,在工作中就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增進彼此之間的友好溝通和配合。明確成員的基本特點,為其分派合適的工作崗位,確保人盡其才,促進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
1.層級間的平衡。企業運行會受到層級間不平衡問題的影響,導致企業管理陷入混亂狀態中。在企業決策的制定過程中,需要高層管理者統籌兼顧,明確企業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從而增強決策計劃的執行效果。下級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工作情況對決策質疑,提出其中的不合理之處,如果在決策中出現重大失誤,則會對下級工作產生直接影響,這是引發團隊不平衡狀況的主要原因。在制定重大決策的過程中,高層管理人員不能獨斷專行,而是應該增進與下級員工的交流溝通,從而在充分了解實際工作狀況和需求的基礎上全面優化決策,獲得更加可靠的反饋建議。
2.部門間的平衡。企業部門類型和數量較多,因此在工作中需要部門協同配合,這是保障企業高效運轉的關鍵。信息和資源是支持部門工作的關鍵要素,如果企業資源供給不足,則會導致部門之間矛盾的產生,以自身工作為側重點,忽視了與其他部門之間的配合。為此,在企業團隊管理中要運用平衡思維,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快速共享,防止不良競爭對企業健康發展造成限制。管理者應該與各個部門負責人溝通交流,明確企業發展中不同部門的工作重點,從而有計劃地分配和使用信息、資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消耗。強化企業文化建設,在先進文化的指導下提高部門協同度,共同為企業發展而努力。
1.企業和政府的平衡。政府部門在宏觀調控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業團隊管理中應該做好與政府部門的平衡,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降低企業發展的風險。政府部門應該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企業進行管控,確保企業處于穩定的市場秩序下,創造良性競爭環境,增強經濟發展活力。企業則應該以政府部門頒布的相關產業發展政策為依據開展生產經營工作,防止出現違法違規的情況,以避免不平衡問題的發生。政府要加強對企業的扶持,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和目標,使企業發展保持穩定性。
2.企業和企業的平衡。企業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自身力量,而是要與其他企業實現密切合作,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創造更高的效益。在產業發展中,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十分關鍵,企業會由于隱性和顯性競爭對手的存在而增強自身的危機意識,通過不斷創新改革來提高自身競爭力,以便在市場拓展中占據有利地位。注重對競爭對手的深入分析,了解各自的優勢所在,包括了管理優勢和技術優勢等,學習先進經驗并結合自身團隊工作加以融合應用,促進管理績效的提升。
3.企業和客戶的平衡。企業與客戶之間的平衡,能夠促進企業團隊服務能力的提高,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和多元化需求,從而贏得客戶的支持和信賴。然而,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并不是客戶的所有要求都要滿足,而是應該對客戶的意見和建議加以辯證看待,在尊重客戶意愿的基礎上,展現企業的態度和想法,在平等的空間當中進行友好交流和溝通。注重對客戶需求的評估,同時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避免受到客戶思維的主導而導致企業經營發展受限,降低企業未來發展的風險。
在企業團隊管理工作當中,應該以平衡思維為依托,強化對各個管理環節的嚴格把控,以促進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高,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滿足可持續發展需求。在團隊內部,應該做好成員和團隊的平衡、成員間的平衡;在企業團隊之間,則應該做好層級間的平衡、部門間的平衡;在企業團隊與外部環境的平衡中,則應該以企業和政府的平衡、企業和企業的平衡、企業和客戶的平衡為重點,使先進管理理念和模式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可靠保障,增強企業的團隊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