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賓,呂肖童
(溫州大學商學院,浙江 溫州 325000)
中小企業在確保國民經濟適度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優化經濟結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然而融資難題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一直是研究熱點。我國已有頗多研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文獻。從宏觀層面來看,我國學者提出政府應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其一,加大對中小企業資金扶持力度,竭力滿足其信貸需求[2];其二,建立政府系統中小企業金融機構,設立相應的政策性銀行或委托現有商業銀行開設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貸款業務[3]。從微觀層面來看,學者指出中小企業應加強自身建設:一方面,中小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按要求建立財務會計制度,使企業財務報表等傳遞信息的資料真實可信,提升中小企業信用水平,從而獲得金融機構的信任以獲取融資[4];另一方面,不斷提高生產技術,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5]。
政府宏觀解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然而,從微觀層面看,現有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存在一定缺陷。學者們的研究思路是中小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生產技術,但這其實并未真正提出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解決方案。原因如下:無論是加強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建立規范的財會制度以提高信用水平,還是提高生產技術以擁有市場競爭力,根本都是促使中小企業實力壯大,“成為”大企業,即只要中小企業像大企業一樣內部管理水平高、自身信用水平高、富有市場競爭力,融資難題便可迎刃而解。以上研究思路忽視了中小企業在維持其身份不變的前提下,融資難題該如何解決,而是提出中小企業實力壯大即可解決融資難題,但是,實力壯大后的中小企業已無法再稱為“中小企業”。因此,既往研究并未從根本上提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微觀解決方案。
行業協會商會是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其核心職能是為會員企業服務。本文主要研究內容聚焦于:(1)提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兩個核心概念——“融資稟賦”與“融資圈層”;(2)在微觀層面上,以行業協會商會改變中小企業融資稟賦、提升中小企業融資圈層的方式,形成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社會解決方案,構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微觀解決機制。
國內學者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進行了分析。學者們認為是由多方主體共同造成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3,6-8]。
首先是中小企業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小企業自身實力的限制。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盈余資金較少,缺乏固定資產等合格抵押品,償債能力較弱[6],商業銀行傾向選擇償債能力較強的大企業進行放貸,而不情愿借款給中小企業。二是中小企業管理不規范,信息透明度低。金融機構在對中小企業信貸資格進行審核時,通常會對中小企業財務報表進行考察,進而判斷其經營狀況和財務信息。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往往不夠規范,缺乏規范的會計和審計工作,財務報表不如大企業明晰[9],而且有些企業還存在弄虛作假行為,報表傳遞的信息真實性有待商榷,導致金融機構要委托專業的信用評級機構來評級,交易成本和難度上升,貸款交易較難達成[10]。三是中小企業關于融資方面的知識不了解。我國中小企業目前還是以向商業銀行借款的間接融資方式居多[11]。目前大部分銀行對金融產品進行了創新,中小企業對此不了解,在向商業銀行貸款過程中,中小企業對貸款流程和種類也很模糊,融資知識的匱乏無形中加大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12]。
其次是金融機構方面的原因。一是過度防范風險。金融機構為了防范風險,大幅減少貸款額度,且貸款多數要求擔保或抵押,導致貸款門檻過高[12]。二是中小企業交易成本過高,金融機構的逐利本質導致不愿交易。中小企業貸款額度較小,且貸款次數多、頻率高[13],交易煩瑣利潤低導致金融機構不愿借款給中小企業[6]。
最后是政府方面的原因。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持力度不夠。如果有正規的擔保公司來做中小企業融資的信用擔保,那么中小企業融資難度會降低。但政府目前對于擔保機構的建立,以及后續擔保補償機制完善等方面支持力度還不夠。
行業協會商會是我國迄今發展最健全的社會組織,在參與社會治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4]。行業協會商會掌握了大量行業信息,了解會員企業的信用狀況,其最終目的就是為會員企業服務[15],在經濟生活中是企業與銀行之間的溝通橋梁,在協調二者之間關系、化解貸款信用風險、幫助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方面起了很大作用[16]。
關于行業協會商會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上所承擔的角色,我國學者進行了大量研究。學者認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關鍵是“誠信問題”[17]。引入行業協會商會作為第三方信用服務中介,發揮信用擔保職能,可以緩解企業融資難題[18]。此模式的優越之處在于可以實現銀行與企業雙贏。其一,銀行工作量大大降低,由向中小企業放貸轉變為向企業主授信;其二,行業協會商會作為第三方信用服務中介,與銀行簽訂相關協議,按照銀行的信用評定標準,由行業協會商會完成對會員企業信用評定,同時行業協會商會、擔保公司、會員企業之間進行三方聯保,力求降低銀行的風險;其三,在掌握各種信息后,銀行和行業協會商會簽訂授信協議,銀行撥給行業協會商會一個總額度,并幫助行業協會商會分配給會員企業相應的授信額度,會員企業分配到的額度在銀行進行備案,當這些中小企業需要資金時,銀行便會根據備案的授信額度放貸,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流程得到簡化,融資效率提高[17]。
通過對文獻回顧梳理可知,在宏觀層面,政府已經存在較為完善的解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但在微觀層面,針對性的解決機制還未建立。前人所提出的解決措施主要是中小企業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生產技術等。這些舉措旨在促使中小企業“成長”為大企業或具有大企業的“融資特質”,這導致它們本身性質發生改變,逐漸偏離中小企業屬性。因此,在不改變中小企業自身屬性的前提下,既往研究并未從根本上提出有針對性的微觀解決機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得中小企業融資更加困難,本文以此為研究時點,引入以服務會員企業為宗旨的行業協會商會這一社會力量,思考行業協會商會對中小企業融資產生怎樣的支持作用?在行業協會商會發揮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持作用的背后,有著怎樣的運行機制?基于這種運行機制,能否構建出真正意義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微觀機制?
通過前文文獻回顧可知,大企業融資難度要比中小企業融資難度低,于是本文提出核心概念——“融資稟賦”“融資圈層”。在經濟學中,“稟賦”是指消費者初始擁有的資源。在本文中,“融資稟賦”即企業擁有的利于其融資的各項資源或能力,融資稟賦差距指不同企業在吸引金融機構為其放貸時存在的資源或能力差距程度。“圈層”是對在階層分化的社會背景下,自然產生的相對中高端特定社會群體的概括,它可以是廣義的一個具有相同社會屬性的階層,也可以是一個區域內本身具備很強的社會聯系、社會屬性相近的群體。本文“圈層”指廣義的圈層,即一個具有相同社會屬性的階層。對于融資難度而言,具有相同融資難度的企業處在同一融資圈層。本文認為由于融資稟賦的差距,中小企業和大企業處在不同的融資圈層。大企業由于融資稟賦較強,所處的融資圈層更強,其獲取融資的難度相對中小企業要低。
通過梳理本文邏輯,主范疇為融資稟賦和融資圈層。其中,融資稟賦包含信息稟賦、抵押稟賦、償債稟賦、知識稟賦4 個副范疇。信息稟賦,指企業搜集、掌握、利用信息的能力。企業信息稟賦強,則企業就能更快獲取融資信息并加以運用,融資效率較高。抵押稟賦,指企業在融資時可供抵押的資源。企業抵押稟賦強,則企業在融資時面向金融機構的合格抵押品較多,即使將來企業沒有能力還款,金融機構還可以有抵押品補償虧損。償債稟賦,指企業可供償還債務的資源。倘若企業償債稟賦強,則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會相對較小,收回借款的可能性較大。知識稟賦,指企業掌握專業融資知識的能力。隨著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金融產品的創新,掌握相應的融資知識對于企業來說是隱形競爭力。若企業掌握融資知識,那么企業在向金融機構申貸時,就能選擇合適的金融產品,有利于提高企業融資效率。以上4項稟賦構成企業的融資稟賦,中小企業的4項融資稟賦若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得到增強,則其與大企業的融資稟賦差距將縮小,從而接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融資難度得以降低。本文將在“融資稟賦”“融資圈層”基礎上對新冠肺炎疫情時期我國行業協會商會參與中小企業融資的4個前沿案例進行分析。
本文目的是解釋歸納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行業協會商會對中小企業融資有怎樣的支持作用及其背后的運行機制。案例研究不但具有描述與探索功能,還有解釋功能,是有效解釋與歸納的基本研究方法[19],因此,本文選擇案例研究方法較為貼切。本文采用多重案例設計,遵循可復制邏輯原則[19],即把一系列案例當作一系列實驗,每個案例都用來證實或否定從其他案例得出的結論。
1.研究時點選擇。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研究時點,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嚴重的公共危機,部分企業被迫停工停產[20],中國經濟遭受巨大損失。大企業還有豐富盈余資金供周轉融通,但中小企業規模小、盈余資金少,難以通過自身盈余資金循環周轉,而向銀行貸款,需要滿足貸款條件,流程耗時長,中小企業在等待過程中可能就因虧損過多而倒閉。銀行考慮到中小企業當前情況,也不會輕易同意中小企業的貸款申請。總之,疫情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進一步凸顯,亟待解決。行業協會商會作為以服務會員企業為核心職能的重要社會力量,會竭力幫助中小企業融資。如果存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機制,那么在此嚴峻時期,潛在機制將被激活與強化,通過機制有效運作,為中小企業融資紓困。因此,以新冠肺炎疫情為研究時點,能夠讓我們更清晰地辨明與發現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機制,進一步歸納總結,形成該機制下行業協會商會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理論。此外,以新冠肺炎疫情為研究時點,也能為日后公共危機發生時中小企業如何應對融資難題提供重要借鑒。
2.案例選擇。本研究案例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對中小企業融資進行幫助的行業協會商會,分析單位是行業協會商會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行為。本文選擇的是前沿案例,即每個被選擇的行業協會商會在某項職能上所發揮的作用是處于領先地位的[21]。前沿案例的選擇,其研究結果雖不能反映行業協會商會在某項職能上發揮作用的普遍情況,但它代表了行業協會商會在某項職能上能夠發揮作用的上限,梳理其作用機制,對其他行業協會商會優化提升該項職能具有借鑒意義。本研究探索行業協會商會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因素,研究對象不是以量取勝,能夠產生新的解釋因素才是本文最終目的[22]。結合上述案例選擇標準,本文在《全國工商聯關于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商會組織通報表揚的決定》(全聯發〔2020〕28 號)、報紙期刊、微信公眾號中挑選了4個行業協會商會作為案例,并以行業協會商會所屬省份首字母與所屬行業首字母對案例進行編號。
本文數據收集主要有3種途徑。一是相關行業協會商會官網中有關新冠肺炎疫情之時協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的報道。二是相關微信公眾號對行業協會商會在新冠肺炎疫情之時為中小企業融資所做貢獻的推文。以上兩種途徑得到的均為二手資料,作為數據來源之一,本文查閱了行業協會商會大量相關報道,通過多渠道對比,篩選了有效二手資料作為數據來源,有學者指出,可以基于有效的二手資料進行案例研究[23]。三是對相關行業協會商會的訪談,如對ZJ 行業協會商會工作人員的訪談,通過訪談,可以獲得真實的第一手數據[24],并且訪談具有互動性[25],針對某一問題可以與受訪人員展開交流、討論。與此同時,我們也通過對比從其他渠道獲得的信息與受訪人員的回答來檢驗受訪人員回答的真實性,剔除不符合三角驗證的資料,以確保信息有效性[26]。
基于訪談和二手資料,先進行單案例研究,提煉出每個案例的獨特方面[27],本文針對每個案例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行為進行單案例研究,識別不同案例的作用機制。個案研究完成后,進行跨案例分析,并對比案例相似和區別之處,最后形成整體理論框架[28]。
本文在對每個案例獨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基本命題,隨后將其他案例加入,從而形成更可靠的理論概念。我們在理論和數據中來回穿梭,并與之前的文獻進行對話,以完善研究發現,明確本文的貢獻[29]。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小企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為此,中央及省各級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惠企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ZJ 行業協會商會整理匯編了國家和浙江省出臺的重要政策文件《應對疫情——中央及浙江省支持性政策匯編》,長達298 頁,供廣大企業查閱參考。其中涵蓋《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等對中小企業融資有利好政策的文件[30]。
“我們建筑業和其他行業不太一樣,因為蓋樓嘛,不一定都在浙江,往往是在全國各地跑,所以這個面是相當廣的。各地政策不一樣,我們要把它匯編一下,讓每個企業自己搜集信息,還不如我們把這些信息整理在一起,信息覆蓋面廣,避免重復勞動,這樣也能減輕企業負擔,我們把這些整理好的信息給企業發過去,企業看到哪些地方有優惠或者補助、幫扶的政策,它們就可以快速去申請了。”這是ZJ行業協會商會工作人員在接受電話訪談時介紹協會整理文件的初衷,即讓企業快速了解融資利好信息并加以運用。這一舉措為中小企業獲取信息提供了便利,節省了中小企業搜集信息的時間。企業規模是由企業信息容量和企業信息能力共同決定的,企業信息能力限制企業規模,而企業規模差異是由其信息能力差異造成的[31]。因此,一般來說,大企業信息稟賦要比中小企業強,中小企業從外部搜集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較弱,而在行業協會商會信息服務職能的作用下,中小企業可以快速了解相關融資政策信息,從而提高中小企業搜集信息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由于規模差異導致的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信息稟賦差異,進而縮減了中小企業獲取、利用融資利好信息的時間,中小企業融資效率提高,融資困境得到緩解。
理論圖解如圖1所示:內部的圓圈A代表中小企業融資稟賦所對應的融資圈層,外部圓圈C代表大企業融資稟賦所對應融資圈層(下文同義)。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行業協會商會的信息服務職能發揮作用,匯編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政策,并及時傳遞信息給企業,幫助中小企業快速了解、熟悉政策,使中小企業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取融資利好信息并加以運用從而取得融資,極大縮小了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信息稟賦的差距,中小企業信息稟賦有所增強。如圖1所示,在行業協會商會信息服務職能的作用下,與大企業之間的信息稟賦差距縮小,信息稟賦對應的融資圈層位置增強,被“拉伸”至①處,接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得到緩解。

圖1 行業協會商會信息服務職能發揮作用示意圖
基于上述案例證據,得到以下命題:
命題1-1:疫情之下行業協會商會信息服務職能發揮作用,增強了中小企業的信息稟賦,縮小了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信息稟賦差距。
命題1-2:通過縮小與大企業之間的信息稟賦差距,中小企業對應的融資圈層接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有助于降低其融資難度。
2020 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國經濟遭受重創。ZX 行業協會商會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積極協助政府工作,尤其是對會員企業的融資服務支持。“由于中小企業財務不健全、抵押物不足、需要融資資額小等問題,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十分突出。”ZX 行業協會商會李會長說,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ZX 行業協會商會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多項融資服務。其中,被津津樂道的工銀“助保貸”項目,是由商會多名會長自發共同出資1000 萬元作為擔保金的融資項目,為無法提供合格抵押物或擔保的中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ZX 行業協會商會長期關注企業、行業動態,服務已不僅限于會員企業。數字顯示,2020 年,ZX 行業協會商會幫助近200 家中小企業累計獲取貸款超過3億元[32]。ZX行業協會商會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增強了中小企業的抵押稟賦,縮小了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抵押稟賦差距。中小企業抵押稟賦增強,貸款到期償還可能性提高,金融機構較容易通過企業的貸款申請,中小企業融資難度降低。
理論圖解如圖2所示:疫情之下,行業協會商會的信用擔保職能發揮作用,為無法提供足額有效抵押物或擔保的中小企業提供擔保金,極大縮小了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抵押稟賦差距,使中小企業抵押稟賦增強。如圖2所示,在行業協會商會信用擔保職能的作用下,中小企業抵押稟賦增強,與大企業之間的抵押稟賦差距縮小,抵押稟賦對應的融資圈層位置增強,被“拉伸”至②處,接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中小企業融資難度降低。

圖2 行業協會商會信用擔保職能發揮作用示意圖
基于上述案例證據,得到以下命題:
命題2-1:疫情之下行業協會商會信用擔保職能發揮作用,增強了中小企業的抵押稟賦,縮小了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抵押稟賦差距。
命題2-2:通過縮小與大企業之間的抵押稟賦差距,中小企業對應的融資圈層接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有助于降低其融資難度。
為了解新冠疫情對會員企業的影響,助力企業平穩健康發展,SD 行業協會商會開展了“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中小微企業影響的問卷調查”工作,在梳理會員企業共性問題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33]。
會員企業共性問題之一就是希望政府部門減稅降費,SD 行業協會商會及時通過宣傳平臺發布有關減稅降費政策,此外,協會已向有關政府部門上報企業期望減稅降費的建議,后期結果將向會員企業及時反饋。SD 行業協會商會積極發揮溝通職能,主動了解中小企業在新冠疫情沖擊之下的經營困境和需求,向有關政府部門上報企業需求,減稅降費意味著企業實際稅負降低,新古典投資理論認為,減稅能夠降低資本使用者的成本,促進企業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盈利能力。隨著企業應繳稅額的減少,留存收益相應增加,企業償債稟賦增強,這將提高銀行對收回中小企業借款的信心,從而有利于企業取得外源融資。疫情之下行業協會商會的溝通職能發揮作用有助于增加中小企業留存收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企業償債稟賦,使其獲取融資的難易程度與大企業相近,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理論圖解如圖3所示:疫情之下,行業協會商會的溝通職能發揮作用,向政府反映中小企業減稅降費需求,有助于增加中小企業留存收益,從而企業償債稟賦增強,與大企業之間的償債稟賦差距縮小。如圖3所示,在行業協會商會溝通職能作用下,中小企業償債稟賦增強,與大企業之間的償債稟賦差距縮小,償債稟賦對應的融資圈層位置增強,被“拉伸”至③處,接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中小企業融資難度降低。

圖3 行業協會商會溝通職能發揮作用示意圖
基于上述案例證據,得到以下命題:
命題3-1:疫情之下行業協會商會溝通職能發揮作用,增強了中小企業償債稟賦,減小了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償債稟賦差距。
命題3-2:通過縮小與大企業之間償債稟賦差距,中小企業對應的融資圈層接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有助于降低其融資難度。
為助力中小企業融資,早日擺脫疫情影響,BH行業協會商會邀請金融專家線上解讀“疫情下中小企業如何融資”[34]。專家分享了疫情下中小企業融資的方法,包括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金融扶持政策,各類銀行支持復工復產的信貸政策,中小企業如何利用這些政策獲取銀行貸款。此外,專家還為中小企業會員講解了如何拓寬融資渠道,方法和路徑有哪些。包括如何拿到股權基金、政府補貼,如何利用民間資金渠道等。BH行業協會商會為中小企業會員帶來了及時且有價值的融資培訓服務。
前文述及,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多重原因,其中包括中小企業知識稟賦較差,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缺少更加專業的財務人員,對融資知識的熟悉、運用程度遠不如大企業,很難獲得融資。BH行業協會商會認識到這一問題,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中小企業有迫切融資需求時,為中小企業主普及融資知識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行業協會商會融資培訓服務在短時間內有效彌補了中小企業融資知識的匱乏,教授給中小企業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資方法,縮小了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融資知識稟賦差距,使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得到緩解。
理論圖解如圖4所示:疫情之下,行業協會商會培訓服務職能發揮作用,使中小企業能夠獲取掌握高效、低成本的融資方法,縮小了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的融資知識稟賦差距。如圖4 所示,在行業協會商會的作用下,中小企業知識稟賦增強,與大企業之間的知識稟賦差距縮小,知識稟賦對應的融資圈層位置增強,被“拉伸”至④處,接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中小企業融資難度降低。

圖4 行業協會商會培訓服務職能發揮作用示意圖
基于上述案例證據,得到以下命題:
命題4-1:疫情之下行業協會商會培訓服務職能發揮作用,增強了中小企業的知識稟賦,縮小了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知識稟賦差距。
命題4-2:通過縮小與大企業之間知識稟賦差距,中小企業對應的融資圈層接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有助于降低其融資難度。
通過對4個前沿案例的梳理可知,行業協會商會的信息服務職能、信用擔保職能、溝通職能、培訓服務職能發揮作用,分別增強了中小企業的信息稟賦、抵押稟賦、償債稟賦、知識稟賦,中小企業融資稟賦增強,其與大企業之間融資稟賦差距得以縮小,從而接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得以緩解。
理論圖解如圖5所示:在中小企業融資稟賦對應的融資圈層A和大企業融資稟賦對應的融資圈層C之間,有明顯的圈層差距,越靠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就越接近大企業。由上文可知,在行業協會商會各項職能作用下,中小企業的信息稟賦、抵押稟賦、償債稟賦、知識稟賦增強,與大企業之間的稟賦差距縮小,中小企業這4 項稟賦所對應的圈層位置分別提高至①、②、③、④處,整個圈層由圓圈A 被“拉伸”至圓圈B,接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C,中小企業融資難度接近大企業融資難度,融資困境在行業協會商會作用下得到緩解。借鑒多案例研究設計遵從的命題復制邏輯,歸納得到命題5、命題6。

圖5 行業協會商會各項職能發揮作用示意圖
命題5:疫情之下行業協會商會的各項職能發揮作用有利于增強中小企業融資稟賦,而中小企業融資稟賦增強有助于縮小其與大企業之間融資稟賦差距。
命題6: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融資稟賦差距縮小有助于中小企業融資圈層接近大企業所處的融資圈層,有助于降低其融資難度。

圖6 多案例研究的命題復制邏輯
在中小企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沖擊、面臨融資困難時,行業協會商會通過履行自身職能,為中小企業會員紓困。本文引入行業協會商會這一社會力量,提出核心概念——“融資稟賦”以及“融資圈層”。在微觀基礎上,采用多案例研究得出兩方面結論。第一,行業協會商會信息服務職能發揮作用,有利于增強中小企業信息稟賦,縮小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信息稟賦差距;行業協會商會擔保職能發揮作用,有利于增強中小企業抵押稟賦,縮小中小企業與大企業抵押稟賦差距;行業協會商會溝通職能發揮作用,有利于增強中小企業償債稟賦,縮小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償債稟賦差距;行業協會商會培訓服務職能發揮作用,有利于增強中小企業知識稟賦,縮小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知識稟賦差距。即,行業協會商會各項職能發揮作用有利于增強中小企業的融資稟賦,從而縮小其與大企業的融資稟賦差距。第二,中小企業融資稟賦增強,其與大企業的融資稟賦差距縮小,進而對應的融資圈層得到提升,靠近大企業融資稟賦對應的融資圈層,有助于降低其融資難度。
本文的理論貢獻與實踐價值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第一,本文采用“金融問題、社會解決”的思路,引入行業協會商會,構建金融問題的社會解決方案,提出“融資稟賦”“融資圈層”的核心概念,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并借助多案例研究的命題復制邏輯,構建中小企業通過加入行業協會商會解決融資困難的微觀機制,形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微觀解決方案;第二,本文通過研究前沿案例,梳理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作用機制及影響因素,對其他行業協會商會優化提升該項職能具有重要借鑒意義;第三,本研究也為行業協會商會今后應對類似公共危機下的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