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夏紅玉
(1.湖北工業大學圖書館,湖北武漢 430068;2.華中師范大學 信息管理學院,湖北武漢 430079)
“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發展規劃,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和高校教育文獻資源保障與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有了新的任務和目標。館配商作為向圖書館提供文獻資源和配套服務的供應商,在圖書館資源建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建設數字化中國的大環境下,館配商如何適應高校讀者的數字化文化消費需求,配合完成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與服務升級,采取有效策略實現館配服務數字化轉型發展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國的館配市場主要由公共圖書館、 高校圖書館、中小學圖書館和其他類型圖書館組成,目前高校圖書館的市場份額占總份額的60%,是館配市場的主要服務對象之一[1]。該文采用PEST[2]模型全方位、更深入地了解高校館配市場環境。該模型是一種宏觀環境綜合分析模型。PEST 分別是政治環境(Political Environment)、 經濟環境 (Economic Environment)、社會和文化環境(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技術環境(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這四種因素英文首字母的縮寫。這四種環境因素的變化將影響館配行業的發展戰略。
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規劃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規劃了目標和方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3]中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等內容,與館配市場今后的發展息息相關。綱要指出要“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意味著館配市場上游的數字化出版、 館配商服務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意味著更大的公共文化服務市場,尤其是與全民閱讀相關的文化服務。2016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并且隨著第一輪“雙一流”建設工作的開展,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對圖書館的專業資源保障力度和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十四五”規劃中再次明確指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深化教育改革”,高校圖書館的紙質資源建設與服務重心會轉向為本校學科專業建設和發展提供保障。隨著資源建設與服務的轉型,高校圖書館需要館配商提供更精細、更個性化的服務。
從“十四五”規劃來看,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還是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據《2020年中國高校圖書館發展報告》[4]統計,在文獻資源購置費中,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購置費占館均文獻資源購置費的56.8%(2019年是54.6%),所占比例已經過半,且呈抬升趨勢。而根據中國館配圖書網2016 至202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雖然高校圖書館入藏圖書的種類和單冊平均價格逐年增長,但單品種館配冊數和碼洋總額卻在逐年下降。綜合各方數據可以得出,高校圖書館的紙質圖書館配市場正在逐步收縮,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對館配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
今年4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了《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和《2020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第十八次全民閱讀調查[5]顯示:2020年我國成年人各種媒介綜合閱讀率持續穩定增長,圖書閱讀率和數字化閱讀率呈上升態勢,其中圖書閱讀率為59.5%,數字化閱讀率為79.4%,手機閱讀和網絡在線閱讀是數字化閱讀的主要方式。同時2020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6]指出: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產業規模達351.6 億元,增長率達21.8%,全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4.94 億,人均電子書閱讀量上升,紙質圖書閱讀量下降。報告也指出81.2%的用戶認為數字閱讀急需完善產品功能,提升內容質量。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和5G 新基建的發展,數字閱讀軟硬件設施越來越成熟,全民閱讀的盛況近在眼前,傳統的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一方面是用戶在成熟的互聯網商業服務模式下,習慣了碎片化、即時化、定制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另一方面是傳統的文化產業鏈受困于傳統的數字版權保護與管理技術,在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大趨勢面前顯得過于保守。在建設數字化中國的大環境下,我國在數字版權保護上做出了積極嘗試,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提出以 “數字版權唯一標識符(DCI,Digital Copyright Identifier)”為體系的版權管理模式。2019年4月,國家版權局發布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版權服務平臺“中國版權鏈”。2021年5月,重慶數字版權區塊鏈服務中心揭牌落地;同年6月,四川省區塊鏈版權基礎設施“新版鏈”面向全國啟用。技術在為館配服務產業賦能的同時,也推動著整條文化產業鏈的升級和改革。
受信息技術、讀者需求以及知識服務的沖擊,高校圖書館面臨著資源與服務的轉型與升級。為此館配服務必須與時代同步,與用戶需求同步[7]。
數字時代正在改變人們的閱讀和學習方式。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新的信息載體不斷涌現,數字資源在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占比不斷提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推動數字閱讀、移動閱讀日益盛行,為應對讀者對數字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規劃必須做出調整,“紙電同采” 已是現階段的必然選擇。
隨著高校教育改革以及“雙一流”建設的推進,對文獻資源的學術性、專業性要求更高,需要館配商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精準化的采購書目。為實現這一目標,高校圖書館館配服務的采購模式需要不斷升級,越來越傾向于學科專業精準采購、讀者薦購、DDA(Demand-Driven Acquisition)需求驅動采購來滿足高校圖書館的需求。
目前館配商除開展一些常規的服務之外,一些新型館配服務,如大數據整合分析、書目信息推送、長期的閱讀推廣活動、讀者行為分析、智慧圖書館建設方面的服務、空間服務、文創服務等個性化、特色化的服務越來越受到高校圖書館的青睞。
館配商在做好傳統服務的基礎上,抓住當前難得的發展機遇,提升服務意識,是當前館配商服務轉型的重要前提。首先,館配企業要始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意識,多渠道精準把握高校館配數字資源需求,積極拓展新的服務內容和形式。其次,館配企業要具有創新服務意識,不斷優化服務模式,把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嵌入館配生態鏈。館配商服務不僅要有高質量、有效和有目的的創新,還需具有持續性創新的能力[8]。最后,要具有合作意識。隨著文獻資源的數字化,信息傳遞的網絡化的發展,館配商作為連接圖書館和出版社的紐帶,三者的合作空間將更加廣闊,合作內容將更加深入,館配商與各主體之間協同、創新、融合,共同推進館配行業的轉型與發展。
針對高校館配需求的變化,館配商要善于挖掘書目數據信息,對全國圖書的出版情況、重點出版社的出版動態,合作的各類型優秀高校圖書館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協助高校圖書館制定館藏采購計劃[9],確保書目數據信息及時完整地推送,盡可能貼合高校的學科專業。除此之外,館配商還應對收集的數據資源進行來源的合法性、權威性、數據內容的規范性等把關,確保數據資源的質量。
2015年11月,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基本原則之一是“以一流為目標、以學科為基礎”,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這明確了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要以學科建設為導向,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科資源的需求,作為資源供給方的館配商也應跟上政策和高校資源建設的步伐,準確把握不同高校的專業特點、學科發展趨勢,把滿足高校圖書館對學術性、專業性文獻的需求,保障學科建設需求作為核心的關注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高校讀者對數字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采購策略逐步轉向傳統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 融合新興數字媒體資源的多樣化采購和保障策略。館配商要契合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立體化的發展趨勢,依托新技術、新媒體、新平臺,豐富載體形式,確保文獻質量,創新服務內容,突破傳統,實現多載體文獻資源的融合采購,積極推進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由于高校圖書館紙質圖書購置經費大幅壓縮,數字資源購置經費占比提升,亟待通過紙電同步調劑和補充館藏文獻資源。再加上館舍空間的限制,“紙電同步” 逐漸成為高校圖書館未來資源建設的必然趨勢[10]。館配商應該積極協助解決制約紙電同步發展的版權問題、數據格式的標準化問題、定價問題、電子書平臺整合問題等,構建法制化、標準化、“一站式”的“紙電同步”采購平臺。
讀者決策采購(簡稱PDA)模式,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讀者需求為導向的資源薦購模式。作為高校圖書館傳統采購模式的一種有效補充方式,該模式能促進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交互生態循環,提高資源配置的精準度[11]。館配商作為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應積極嵌入到高校圖書館的PDA 進程,加強服務器等硬件設施建設,通過網頁、PC 軟件、移動APP、微信等方便、快捷、安全的載體,實現師生互動與圖書館統一管理相結合,逐步將人工主導的資源采購推進到智慧分析的科學決策采購。
精準采購模式是高校圖書館基于學科建設的需求對館配商的服務提出的新的要求。目前許多高校要求館配商提供精準化的書目數據服務,館配商可根據各高校學科建設需求,規范圖書選題,建立各類學科圖書專家學者庫、專題書目庫、學科發展數據庫等,同高校圖書館的數據資源進行直接對接,保障所購圖書的專業性和準確度。
線上館配模式是依托于圖書采訪云平臺,模擬現場圖書采購館配會的場景,將原本單純的線上圖書采選平臺改造升級為多模塊的綜合性網站,實現線下館配云端化[12]。線上館配模式雖因新冠疫情的到來得以加速應用,卻是數字時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該模式以遠程化、場景化、精準化等優勢越來越受到眾多高校圖書館的青睞。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促使圖書館館配產業鏈必須從結構上進行變革和轉型。為應對數字環境的變化,高校圖書館館配服務也應與時俱進。館配商應抓住發展機遇,提升服務意識,完善館配數據建設,保障學科建設需求,融合多元文獻載體,推進館配數字化轉型,創新服務模式,滿足高校館配現實需求,迎接數字時代館配行業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