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孫文娟
(山東省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山東淄博 255130)
2012 年,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括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017年,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這是對新時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
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其人文性指的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文化的熏陶,進行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教育?!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要求語文課程“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良好思想道德風尚?!边@一關于語文課程基本理念的闡述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完全吻合,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語文學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獨特的優勢。
筆者對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內容分析、統計。如圖1:

圖1: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統計
從教材編排看,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五個領域:識字與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習作教學、綜合性學習。作為公民個人層面價值準則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占比最大,作為國家層面價值目標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次之,作為社會層面價值取向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占比最小。
這一編排符合小學生成長階段的需求:以學生個人發展為重,以國家理想、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基。小學語文教師要在鉆研教材的過程中,厘清教材體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點,合理制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判斷,引導學生朝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向發展,從而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應厚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土壤,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每個領域。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所側重地組合成一個整體作用于學生,從而提升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助推器”。
1.識字與寫字教學
漢字本身就是一種傳承,她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載體。漢字具有輝煌悠久的歷史,積淀著漢民族豐富的文化信息。
學習漢字的過程就是對學生進行文化啟蒙,了解吸收民族文化的過程。當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漢字的構字規律、結構特點感受漢字的文化內涵,把漢字的追溯、古人的智慧融入到教學中的時候,教學定會散發出勃勃的生機與魅力,在認識、書寫、運用中體驗漢字的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義美以感心,從而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
2.閱讀教學
統編版教材構建由教讀、自讀到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不管是講讀課文、略讀課文還是課外閱讀,編者在選編文本時充分考慮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主旨,精選文質兼美的典型性作品。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于語言文字中受到優秀作品的滋養與感染,向往追求美好的理想,收獲那些優秀人物給予的心靈感動與凈化,獲得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在價值觀的沐浴中分享一份精神大餐。
3.口語交際教學
口語交際教學立足于學生日常口語交際基本能力的培養??谡Z交際訓練的主題中,如一年級的《用多大的聲音》,二年級的《商量》《注意說話的語氣》,三年級的《請教》《勸告》,注重多角度、多層面地引導學生“運用合適的音量和語氣與別人交流,有禮貌地請教回應”。教學中,教師應在創設的問題與交際情境中讓每一個學生懂得如何禮貌、文明地與人溝通交流,并成為生活中的踐行者、宣傳者。
4.習作教學
寫作是主觀能動的書面表達,是將思想感情外顯于文字的活動。思想情感是源,居于第一位;語言形式是流,居于第二位。正所謂“意在筆先?!比缥迥昙壛曌鳌抖旰蟮募亦l》圍繞單元主題“愛國情懷”展開,教師要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以二十年后的家鄉為表達的切入點,讓學生大膽想象、規劃藍圖,把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付諸于筆端,抒發自己對家鄉的真情實感。
5.綜合性學習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本質內涵,在于通過有效的資源整合來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加開闊的學習空間。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活動過程可能比較長,教師要合理規劃、有效引導,既讓學生在有趣味、有意義的語文活動中體會到團結、文明、平等、公正,又能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化。如統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中華傳統節日》的學習,學生會在搜集端午節來歷的資料中走進詩人屈原的愛國情懷,在書寫迎春的對聯中增進對中國優秀文化的了解,在展示元宵節的燈謎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年級下冊課文《我不能失信》,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她為了遵守約定,沒有聽爸爸媽媽的勸說去她充滿期待的伯伯家,而是選擇獨自在家等候小珍,從而履行自己的諾言。課文立足兒童,大多數孩子生活中會有和朋友約定卻未能守約的經歷,故事易引起學生共鳴。
本課是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民個人層面之“誠信”展開敘述的,對其他類似文本的教學有較強的示范作用。
1.課題析“信”
《我不能失信》的教學伊始,教師板書課題后,讓學生聚焦課題中的“信”字。從這個字的結構:左邊一個“單人旁”,右邊一個“言”引導學生結合“信”的構字原理習字明理——“信,誠也,從人從言?!?/p>
2.文本演“信”
課文運用大量的人物對話,尤其如小慶齡的“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等語言是文章的點睛之筆,“三個嘆號”的連用與“很沒勁”“不后悔”這些細節都需要學生去細細品味和體會。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情境再現、角色扮演不失為教師引領學生品悟人物品質的一種好方法。學生分組扮演宋慶齡及她的爸爸、媽媽,從“期盼到伯伯家去”到沒有聽勸告留下來再到在家的“很沒勁”和最后的“不后悔”,在情境中體會一個孩子為了守信而做出的犧牲,說明承諾、守信比什么都重要,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3.動筆寫“信”
即興表演是學生模擬、貼近人物的口頭表達與感悟,付諸于筆端的書面表達、練筆則是學生表情達意、傳遞心聲的最佳“證明”。
結合課文,從小珍的角度設計:如果你是小珍,知道這件事后,會怎樣做?會說些什么?請你動筆寫一寫。學生在動筆表達的過程中,無疑又進行一次誠信的自我教育。
4.舉例說“信”
生活是教育教學的本源與回歸。其實現實中一個人要做到時時處處守信并不容易,有時要做出選擇或犧牲。教學中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積累:生活中,你有類似的經歷嗎?有關“誠信”的故事有很多,你能舉例說說嗎?以此為契合點,讓學生真實地面對生活中的自己,如照鏡子一般,和同學分享或剖析自己的想法、做法,并以《曾子殺豬》《華盛頓的故事》等故事中的名人為榜樣,學中做,做中守,讓“信”點亮自我要求與前行的方向。
學生感悟并學習文中人物的可貴品質,不是靠教師一味地說教,或者像有些教師在小結時加核心價值觀的尾巴:我們應該學習宋慶齡什么樣的品質?這樣的設計是簡單的、淺層的、表面的,類似貼標簽式的學習,純說教式的言語,學生是極其反感、抵觸,甚至是麻木的。
小學生的特點是感性強于理性。所以,要真實地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獲得成長的真正營養,惟有遵循閱讀課文的教學規律,挖掘教材中的“閃光點”,在教學中不失時機、不著痕跡地讓學生在聽、說、讀、寫、演中習文之“意”,悟文之“情”,讓核心價值觀如萬物生長離不開的陽光一樣,照耀教學的每一寸地方;如滋潤萬物的春雨一樣,讓每個學生的心靈悄然得以洗禮與凈化。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語文教學是時代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引導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并將其作為自身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落實在行動中。
1.課程踐行
語文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如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課后小練筆是:如果有人問你為什么而讀書,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寫下來,注意寫清楚理由。
很明顯,教師要進行兩方面的指導:一是價值觀的引導,二是表述上的指導。面對學生基于自己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的表述,教師不要急于去否定“為了考上好大學”、“為了找到好工作”“為了讓爸爸媽媽過上更好的生活”等讀書觀……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周恩來或者其他人為志向而刻苦讀書的故事,結合“中華不振”的時代背景幫助學生理解“國家”與“個人”、“立志”與“成長”的關系,從而引導學生明白更高更遠的讀書觀能給學習帶來更大的動力,實現更有價值的人生。
學生寫下自己的讀書目的后,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學生制作各種形式的讀書觀書簽或卡片,讓“封存”的座右銘成為學生讀書的行動指南。
2.節日踐行
節日是生活中最具儀式感的重要內容。在特別的日子里,讓學生在生活中懂得如何踐行價值觀的內涵,從而自我反思,不斷修正自身思想及行為。
比如在“三八”婦女節到來之際,把對媽媽的愛浸透于自己的手工制作中,在卡片上寫上祝福語送給媽媽,或者給媽媽誦讀有關母愛的古詩、文章,或者動手為媽媽做一頓愛心早餐,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等。在“九九”重陽節到來之際,則帶領學生為社區中的老人送去溫暖,通過表演節目、我幫爺爺奶奶布置家等活動,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實踐中接地氣,得到真實的弘揚。
3.活動踐行
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愛心公益活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和勤工儉學活動。比如開展“文明小交警”志愿者活動、與特殊學校孩子結對子活動、“紅領巾”田園種植基地勞動體驗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主題活動中對學生的再教育,以自我的體驗鞏固學校的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會與學校攜手育人的強大合力。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蘊涵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本要素,教師要潛心挖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進學生內心。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我們更應懂得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在自己的教學任務和工作中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規范行為去影響學生,并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學生精神世界的內核,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