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蕊
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市 300204)
補助謂語指的是那些需要依附在本謂語,并要為本謂語補充語法功能的詞。再細致往下分,可分為補助動詞和補助形容詞。根據韓國語國語標準大詞典的表述補助動詞,即:與本動詞相連,并為本動詞解釋說明其作用的詞。在漢語中也有類似的詞,即:結果補語。結果補語銜接動作完成后的結果,是與韓語完成時的補助動詞類似的術語。因此結果補語在中國的韓國語教育中經常被視為韓語補助動詞的對應表現。由于這種應對關系,在實際教育現場,教師們教學生補助動詞句的意義時,經常會用漢語的意思進行對應。但是韓語的補助動詞并不是與漢語的意思是一對一的對應關系,而是根據說話時的情況,靈活的與漢語中的時間副詞、時態標志等各種語型對應,因為他們之間存在多種復雜的對應關系。所以,中國學習者受到漢語意思用法和意義的影響,經常發生不能根據情況使用補助動詞或因不理解補助動詞的多種形態意義從而回避使用補助動詞的情況。因此,筆者希望本論文可以通過從意義統詞層面闡述補助動詞,來為學習者在學習補助動詞時帶來些許幫助。首先我們先從意義特征方面開始。


從上面的例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例句(2)中(ab)是不可以交替使用的情況,(cd)是可以交替使用的情況。通過句子分析,我們就可以比較出來兩者的差異。(c)中是存在動作發出的主體和受到行為或過程影響的個體,即:行為主和對象役。但是在(a)中只存在對象役。但是,也有在對象役單獨存在的情況下進行交替的情況。例如下面的例子。

我們看上面的例(3),我們可以看出本來是不存在行為主的,但是由于后面的句子是當為句,所以我們可以把行為主看成是被隱藏起來了,本質上依然也是存在的。所以在的互換條件中,主要的原則是始終保持行為主的存在。


在句子的陳述中,表示時間的會有兩種,一是表面形態變化的時態,二是表示深層次的和動作關聯的相。即:根據韓語時間的表達方式,我們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時態,二是相。時態由物理時間來區分,有過去時,現在時和未來時。相則是表示動作樣態,特質的語法。根據動作完成的進程,可以分為完成相和未完成相。我們都知道的字面意思為‘還,還未’,所以就可以它自然的把其分到未完成相之列中。所以有學者表示,意味著動作的結束和動作的中斷。像這樣動作中斷就表示出了完成的含義。因此,我們可以推斷補助動詞的相的意義歸屬于完成相。我們看下面的例子,來進一步佐證。

上面的例6(ab)字面的基本意思都為“終于贏得了比賽”。這兩個句子之中都出現了表示結束完成意思的副詞。贏得比賽本來就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加上‘終于,最后’等副詞,更加渲染了贏得比賽的不容易和興奮。實際上,副詞與結構可以產生共起關系,經常同伴出現。
所謂樣態層面的意義,即句子整體想要傳遞的情感態度。例如例(4)中的句子的動作都是完成狀態,其中(4c)句中表達的含義是火車已經開走了,由此,我們可以合理的猜測說話人可能因為某件事情耽擱了時間,導致了自己錯過了坐火車,句子里包含著遺憾的情感態度。在(4d)句中表達的意思是對于要盡自己的全部力量,也要達成目標。體現的是說話人的自信以及對自己要實現目標的決心,所以這個句子呈現出來的情感態度是非常積極的。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句子的主語是第一人稱時表現的是主語當時的情感態度。而當主語是第二人稱或是第三人稱時,此時表現的是說話人的情感態度,而主語的情感態度就不一定是句子的所要表示的中心了。并且句子內容越豐富,我們越能確定其樣態意義。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能完全的準確的把握其中的內容,在一些句子當中這個輔助動詞表示結束,達成以及成就等形態上的意義,但是句子的中心是主語還是話者,還是要根據句子中說話人想法及說話時的情況來加以確定。例如下面的例子。

在上述的例句(7a)當中,我們首先要看的是句子的主語是‘’是第三人稱,所以判斷出敘述的內容表達的是說話者的情感態度。接下來看整個句子,我們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小孩子一般不怎么愛吃飯,但是結果出乎意料的吃的很好,整個句子就會給人一種很積極很欣慰的感覺。然而,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孩子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吃了很多零食,整個句子給人的感受就會偏向消極的傾向。因此,正如以上所看到的,雖然表現出結束、達成、成就等形態意義,但根據句子的中心是主語還是說話者,還有句子中說話者的想法,情況都會有所不同。反過來我們看(7b),就沒有像上一個例子那么苦惱,我們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說話人的心理態度是消極的,因為昨天應該要寫作業,但是又睡著了。證明這不是一次兩次發生的事情,表現了說話人當時內心是很煩躁的。這也就證明了上面說的那句話,給的內容越多,我們就更容易猜到說話人的心理態度。





韓語的補助動詞不管是從意義層面還是從統詞層面都是為了本動詞在語法敘述方面更加完善。另外補助動詞在韓語日常對話的使用頻度也是非常高的,由此我們也可以感覺到其的重要程度。本論文以為核心,圍繞,對補助動詞在相,樣態以及句子結合方面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可以歸納為,歸屬于完成相,可以與產生共起關系。第二,‘在樣態方面具有積極的,消極的,惋惜的情感態度。根據已給的內容進行判斷,給的內容越多,判斷越準確。第三,結構在句子結合方面幾乎沒有什么限制,可以與自動詞,他動詞,使動詞以及被動詞結合。主語大多為有情名詞,與尊敬稱先語末詞尾‘’結合時,要注意句子中主語的情感態度。最后希望本論文會為韓語學習者在理解補助動詞時,帶來些許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