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新安鎮中心小學 韋秀芹
“三學”課堂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創建“真學、深學、樂學”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具體來講,教師要用真實的情境、問題、任務等,促使全體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夯實學生知識基礎,而且要增強學生的理解水平和應用能力,讓學生享受學習過程,全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很多教師打造“三學”課堂時,將注意力放到了打造課堂本身,而忽視了課堂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從多元化評價的角度,貫徹“三學”課堂的基本理念,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
正確的評價要建立在深入準確的了解基礎上。教師應該踐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不僅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指導手段,也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教師還應該注重學生評價內容的多樣性,不應只局限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課堂表現和長期變化加入學生的整體評價體系中,讓學生能感受到教師無微不至的關注,增強學習自信心。
教師應該準確客觀地檢測學生的能力水平。以往,教師采用量化的方式,只以分數為標準,把學生劃分成幾個等級,不僅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和自尊心,評價也不能得到全面準確的結果。部分教師在評價的時候,對表現較為優秀的學生過分寬松,而對表現一般的學生較為嚴苛。這種主觀的評價態度,不僅違背教師一視同仁的教學原則,而且會加深學生的自卑感,影響身心健康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特別是小學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能引起學生的關注。教師更應該重新規劃評價標準,不以自己的好惡影響評價的準確性和全面性。例如,學生在二年級接觸乘法教學,在“表內乘法”一課中,與加減法的計算相比,乘法計算有著較大的學習難度。學生不僅要保持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而且要深入理解乘法思維,背誦乘法表,通過練習加強熟練度,這對年齡還小的學生,是不小的挑戰。由于經過一年級的教學,教師對學生的能力水平已經形成初步印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耐心引導學生逐步理解掌握,不以學生之前的表現差異為標準而進行區別對待。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耐心指導,在評價的時候,綜合學生的作業表現,找出學生的問題和不足。對共性問題,教師應該調整教學思路,重新進行講解,對學生由于粗心馬虎或是理解不深而造成的錯誤,教師應該耐心溝通,幫助其樹立信心,克服困難。教師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準確客觀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重視學生的進步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
“三學”課堂要求學生真實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除了分數,教師還應該綜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全面看待學生的進步和不足。分數是學生學科知識學習效果的量化,但是數學科目的教學任務不只是知識的傳授,還包括能力的發掘和素質的培養。此外,學生的學習態度、小組協作的能力等方面,都能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精講點撥等教學環節,觀察學生課堂表現,同時,做好記錄,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并及時溝通,幫助學生改正不足,發揮長處。例如,在“時、分、秒”一課的教學中,教師不僅應該讓學生觀察鐘表,還應該讓學生動手操作,仿照教材的方法,制作簡易鐘表。這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增強知識應用能力。對制作過程中表現認真的學生,教師應該重視其努力和付出,對于積極幫助其他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教師應該表揚其團結合作精神,推動形成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學科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素質的培養。對于成績優秀,而表現消極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溝通,幫助其克服障礙。
小學階段,學生成長速度很快,教師應該形成發展的眼光,不以靜止片面的視角看待學生的發展變化。教師可以制定成長檔案,記錄學生學習方面的進步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家長參與其中,增添成長檔案的紀錄視角,使之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成長情況。教師在記錄的時候,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不同階段的成長目標,再依據學生的實際表現,記錄下學生的進步與變化。例如,教師可以依據能力水平、綜合素質、學習態度等方面的情況,將學生分為2~3 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各項能力表現優秀的學生,第二個層次是表現較為積極的學生,第三個層次是學習態度消極的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應該為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還應該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綜合評價學生的表現變化。另外,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為第一個層次的學生布置思考題,為第三個層次的學生圈定基礎習題,在評閱作業的時候,依據學生的能力水平,給予恰當的鼓勵和指導。教師應合理分層,從而科學合理地記錄學生的成長變化。教師分層后,也應該對學生平等相待,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自尊,并為學生制定適合的學習目標。
多元化評價,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同時綜合多種評價方法,讓教學評價更為具體,從更多維度,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發展變化。教師應該在評價體系中,采納多個評價主體的意見,并且讓學生參與進來,促使其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指正的能力。教師應該尊重學生意見和主張,通過學生指出的問題,修改完善教學方案。
“三學”課堂,注重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僅應該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就學科知識進行深入思考,還應該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反思,正確評價自己的表現和進步。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自我評價的重要作用,學生自我評價不僅是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思考完善方案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引導學生樹立合理學習目標,實現長期進步的重要手段。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的學習成果,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并且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總結利弊,督促學生進步,從而為長期發展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批改作業。在“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一課中,課程內容與之前的知識緊密相連,又有著不小的學習難度,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糾錯,并在錯題旁邊寫上正確的解題過程。教師可以通過檢查學生的更改成果,搜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了解學生的自主反思效果,并及時調整教學方案,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需要將作業內容精簡化,通過題目集中學習重難點,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學生的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能力十分重要,教師應該為學生鍛煉自主能力提供機會。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正確評價自己提供方法和角度參考,啟發學生合理看待自己的成果和表現。
相比于自主糾錯,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接、客觀地看待和解決學習問題,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學生相互監督,共同進步。很多學生在起始階段,不具備自我糾錯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互評,讓學生逐步正確看待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培養自我糾錯、自主反思的能力。教師需要注意協調學生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打造和諧愉快的評價氛圍。例如,在“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批改作業,并進行評價。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兩人一組,比對答案,再針對不一致的地方,商討出正確的答案,將正確的解題過程和錯誤理由寫在錯誤答案的旁邊。之后,教師收集學生的修改成果,以此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需要注意把控課上學生互評活動的時長和節奏,保障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又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出題作答。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基礎知識點和同桌知識掌握的薄弱環節進行出題,并讓同桌在規定時間內作答。此舉是為了落實個性化教學,加強學生之間相處的默契程度,創造友善和諧的學習環境。教師還可以選擇題目,為鞏固訓練積累素材。教師需要重視學生互評對學生自主糾錯能力、交流協作能力的培養作用。教師不僅可以多開展學生互評環節,還可以讓學生和不同的同學合作,增加學生互評的角度,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學”課堂重視學生互助活動的開展和學習潛能的挖掘。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來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小組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合作中,察覺到自己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異,通過對比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缺點不足,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競爭意識。小組教學還能增加學生之間交流學習的機會,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也能夠提升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布置小組合作任務,健全評價機制,讓學生自主評價,留給學生更多的發揮空間和成長空間。例如,在“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活動,讓每組選出一個組長,代表小組組織課上發言。教師需指導學生在開展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做好記錄,特別是每個組員的分工情況需仔細說明。在展示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投票進行評價。教師可以為學生發放評價表格,提醒學生從數據準確性、數據全面性、計劃合理性、展示效果等方面進行多元評價。教師也可進行打分,并按一定比例計入學生小組的最終成績。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小組合作任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讓學生在分組合作中得到鍛煉。教師也應該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讓學生內部相互評價、相互學習、相互糾錯,形成和諧共進的學習氛圍。
評價往往包括褒獎激勵和批評指正兩部分。“三學”課堂重視學生的課堂體驗,合理獎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成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平時表現,采用多種獎懲手段,激勵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持之以恒地為學習目標努力。教師需重視學生的自尊和感受,重視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喜好,通過評價和獎懲調整教學方案。
教師應該重視表揚獎勵的作用,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的自信心和價值觀很大程度建立在教師的表揚和肯定之上。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保持樂觀的學習和生活態度,在學生遇到困難障礙的時候,幫助其樹立信心,制定合理目標,逐個完成。教師可以定期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當面表揚,當面獎勵。教師還應該與學生家長及時取得聯系,實現家校合作,讓學生在校內校外都能夠沐浴在關愛和鼓勵的春風里。例如,教材每學期都制定了復習板塊,通過整合和提煉知識主線,幫助學生夯實基礎,鞏固提升。教師在開展復習活動時,可以采取提問和合作比賽的形式。提問可以考查基礎題目,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速度,鍛煉學生對知識的熟悉度。合作比賽可以考查學生對綜合知識框架的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可以精選題目,匯總知識重難點,將多個知識點融合在一道題目里,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進行解答。教師還可以為每個小組分配一套題目,累計組內每個學生的正確率,為小組表現進行排名。比賽可以設定獎勵制度,激勵學生合作解決學習困難,鞏固知識,鍛煉能力。不僅是學習方面,學生在思想道德、學習態度等方面有所進步時,教師也應該給予關注。除了口頭表揚鼓勵,教師也可以采取物質獎勵等形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體驗。
當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表現不佳的時候,教師不應該一味地批評指責,反而應該避免直接批評,通過耐心引導,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進而做出積極的改變。教師應該與學生及時溝通,問清原因。教師也可以聯系家長,尋找問題所在。教師也應該將學生學習情況的下滑,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不適用于學生實際的現象來看待,通過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貼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一課學習難度較大,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業反饋,觀察檢測學生的掌握程度和學習積極性。針對作業中的共性問題,教師可以重新規劃教學計劃,逐步加強學生知識掌握的薄弱之處。針對學生作業中的個別問題,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單獨溝通,幫助其積極面對學習上的困難,循序漸進鞏固提升。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感受,從學生的立場思考溝通方式。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調整學生的學習目標,放慢學習節奏,讓學生逐漸適應學習生活的變化。
綜上所述,“三學”課堂重視學生參與課堂的真實、深度和樂趣。教師在進行多元評價時,應該先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豐富評價視角,并通過收集多個評價主體的反饋,進行全面準確的評價。教師也應該重視表揚獎勵的重要作用,激勵學生保持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同時,也應該避免采用批評、懲罰等消極手段,以免傷害學生自尊,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