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媛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上海 200438
古往今來,人類未曾改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每個時代都有對于美好的標準。在我國的改革創新實踐中,美好生活的內涵得到了豐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發展最大內生動力,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1]。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依托學校堅實的現代服務業領域專業基礎和產業護航美好生活的雙崗位群(房地產策劃崗位群、房地產咨詢崗位群),首次提出了“城市服務生”的育人理念。“城市服務生”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依托雙崗位群服務人民,著眼于人民居住幸福感的提升,立足于區域全產業鏈經濟的增長,面向于城市化進程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城市服務生”培養體系秉持立德樹人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創建了多學科聯動的學科交叉人才培養新機制。培養體系框架由“兩個能力層次、三個教學空間”搭建而成。
“城市服務生”培養體系分為實證支持能力層次和輔助決策能力層次,對接房地產行業雙崗位群,即房地產策劃崗位群和房地產咨詢崗位群。通過兩個能力層次的搭建,使“城市服務生”具備復合知識結構,能開展多邊協作和決策咨詢,有足夠專業密度和服務厚度。
房地產策劃崗位群以確保房地產項目正常運營為目標,圍繞市場調研、方案策劃、投融管理、產品營銷、項目運營和物業管理等開展工作,工作內容的核心是整合房地產項目設計、建設、營銷和服務等資源。“城市服務生”實證支持能力培養以能開展多邊協作為目標,提供足夠的專業密度,確保各項資源能夠順利整合。
房地產咨詢崗位群以確保房地產活動當事人各項信息對稱為目標,圍繞政策法規、行業規范、專業技術和標準流程等提供專業建議,工作內容的核心是加工房地產項目的各類信息。“城市服務生”輔助決策能力的培養以能進行決策咨詢為目標,提供足夠的服務厚度,確保信息通暢,促進市場公平交易。
“城市服務生”培養體系將教學時空進行拓展,構建了學習空間、泛在空間和演繹空間三個教學空間。
第一個教學空間是學習空間。該空間由教師主導,帶領學生圍繞專業必修課程開展教與學。在該空間,教師建設開放共享教學資源,拓展現代化信息教學路徑,建設MOOC課程。利用職業教育數字化學習中心,學生利用共享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學習過程由學習平臺自動記錄,通過實時的學習記錄,學生可以查缺補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專業認知。
第二個教學空間是交叉學科的泛在空間,教師在MOOC學院建設交叉學科的共享課程,開展第二課堂教與學。學生按照共享課程的學習計劃學習交叉學科的理論知識,訓練交叉學科的拓展技能。利用MOOC學院第二課堂的建設進行翻轉課堂的試點建設,實現泛在學習。通過新媒體的互動交流技術,實現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泛在學習[2]。
第三個教學空間是技能和素養的演繹空間,學生在實習崗位上輸出專業技能,伴隨著自身素養與企業文化的融合,與企業共同成長。同時,通過第三教學空間的各種實踐活動可以推進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結合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培養學生和教師在房地產項目策劃等方面的專業實踐技能。鼓勵學生和教師參加各類職業技能競賽以及各級創新創業大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教師專業能力增長。
本體系以培養學生理論認知能力、實踐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在育人環境、育人模式和育人團隊等方面進行綜合改革與創新。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導向,創建“三點四維”育人環境,構建“城市服務生”育人模式,建設高水平育人團隊,形成新時代美好生活背景下“城市服務生”培養體系。
在高職院校中,大部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不清晰,落在專業開設上,沒有落在育人上。導致出現以下兩種傾向,一是“不認同這一專業,因此對專業發展有抵觸情緒”;二是“對其育人本質認識不清,片面追求學生就業數量”。面對這樣的現狀,迫切需要厘清對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高職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的認識。
現有的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高職層次人才培養方案將培養方向集中在房地產經紀崗,位于房地產產業鏈后端。同時,培養方案還存在專業知識面狹窄、崗位勝任力不夠等問題,迫切需要探索全面優化現有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高職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的路徑。
現有的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高職層次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是多崗位對接的壁壘,怎樣打通人才培養與多崗位對接,迫切需要探索建立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高職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多學科交叉的課程體系。
在與企業對話中,逐步明晰了專業培養目標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導向,對接房地產策劃崗位群和房地產咨詢崗位群,培養既具備“實證支持”能力,又具備“輔助決策”能力的專業人才。
在全新的專業培養目標下,專業學生不僅具備就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又具備擇業的拓展技能和素養。本培養體系重點培養學生處理大量專業數據的技能,包括房地產市場專業數據的采集、清洗和分析。畢業生的就業面覆蓋整個房地產產業鏈,既可以下沉到房地產產業鏈中后端的房地產交易市場,也可以上升到房地產產業鏈前端的投資策劃領域。
“三點”即知識點、技能點、素質點;“四維”即認知維度(理論認識能力)、實踐維度(實踐創新能力)、適應維度(社會適應能力)、拓展維度(持續發展能力)。在以認知維度為主、實踐維度為要、適應維度為重、拓展維度為通的育人環境中強調知識、技能、素質協調發展。
使人才培養不局限在本專業范疇,充分發揮學校的多專業、跨行業優勢,在交叉學科的融會貫通中拓展學生的專業技能,加厚學生的素質底蘊。培養具備復合知識結構,能進行多邊協作、決策咨詢、風險管理、有足夠專業密度和服務厚度的城市服務生。
第一課堂是必修課堂,主要包括傳統的專業必修課程,由教師帶領學生汲取專業知識,學生可以在這個課堂里搭建專業知識體系,夯實專業基礎;第二課堂是拓展課堂,主要包括交叉學科的專業選修課程,首先由教師在MOOC學院建設開放共享課程,然后學生按照共享課程的學習計劃自主學習交叉學科的理論知識,利用開放的課程資源訓練交叉學科的拓展技能,學生可以在這個課堂里完善專業知識體系、豐富專業內涵;第三課堂是演繹課堂,主要是專業技能的實踐和自身素養的展示,學生在實習崗位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將自身素養融入企業文化中,與企業共同成長[3],學生可以在這個課堂里不斷優化專業知識體系,提升發展平臺。
促進“三點四維”“三個課堂”有機結合,擴展學生專業知識面,以勝任雙崗位群中更多的崗位工作。
本培養體系首次提出“城市服務生”的創新育人理念,探索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人”的核心問題,明晰了對接雙崗位群的“城市服務生”育人理念,提出了既具備“實證支持”能力,又具備“輔助決策”能力的育人方向,明確了多學科交叉的育人機制。
本培養體系創建了在培養理論認知能力、實踐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中強調知識、技能、素質三者協調發展的“三點四維”育人環境。在認知要寬度、實踐要高度、適應要靈敏度、拓展要交叉貫通相融度的育人環境中培養覆蓋房地產業全過程價值鏈的雙崗位群人才。創新開設多門專業課,組建智能估值課程群和新居住數字化服務課程群,確保教學緊扣雙崗位群的育人方向。
本培養體系創建了多學科交叉,拓展時空的“三個課堂”。通過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的協同,形成了專業理論為主、交叉學科為輔的復合型專業理論體系。同時,以強化城市服務生崗位勝任力為目標,全方面培養學生知識、技能和素質。本培養體系通過重構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重點培養高職層次人才的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實踐技能,用于彌補舊版人才培養方案中關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自身素養的不足[4]。
經過五年實踐檢驗和推廣應用,培養體系建設成效顯著,教師和學生受益良多,院校反響和專家評價良好。
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受益程度深,畢業生社會認可度高。近三年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全國大學生房地產策劃大賽等賽事,前后獲獎28人次。參加“1+x”智能估值數據采集與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全國考試35人次,參加“1+x”新居住數字化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全國考試31人次,通過率超過80%。畢業生持有房地產策劃員、房地產分析員、房地產營銷員、物業水電維修、智能樓宇管理員、“1+x”等職業證書。2020年,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劉波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參加江西省公務員統一考試,進入江西省龍南市自然資源局就職。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教學團隊多人入選上海“上海高校優秀青年教師”“晨光學者”計劃,團隊入選上海市級教學團隊,團隊成員獲授上海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記功獎勵。團隊成員擁有房地產估價師、房地產經紀人、一級造價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電子商務師、營銷師、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CMA、資深財務會計師FFA和資深公共會計師FIPA等職業資格證書,雙師型教師占比為64%。主辦“1+x”智能估值數據采集與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國家級師資培訓,擴大高水平教師隊伍輻射面[5]。
參與建設的國家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2019年11月驗收合格;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虛擬仿真實訓平臺V1.0于2020年12月取得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培養學生“輔助決策”能力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量清單計價》2020年12月列入“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工程造價管理》2021年9月獲首屆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專業教師納入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庫、科技專家庫,利用專業特長服務社會[6]。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黨小組深入基層企業,了解一線員工技能需求,與企業共同尋求一線員工技能提升點,根據技能提升要求與企業成立專項組,共同開發定制培訓課程。解決社區商業地產生活超市運營痛點,提升一線銷售人員技能,優化消費者現場體驗。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實落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上線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房地產產品認知》《房地產投資分析》《房地產估價》《房地產項目開發全過程成本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知識》《工程造價控制》等八門在線精品課程,上線職業教育智慧平臺首批教學資源。線上課程被調用學校總數605,用戶數11924,互動數1807280,討論數231372。經中國建設教育學會授權,上海城建職業學院成立了房地產職業認證上海考試中心。此外,上海城建職業學院還成為易居企業集團發起成立的“G50校企戰略聯盟”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