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靜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3
網絡信息資源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將圖片、文字、聲音等信息存儲在非紙質的載體中,并通過計算機等終端呈現出來,其具有品種多樣、信息結構復雜等特點,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革新了傳統信息服務的方式,也對高校圖書館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高校圖書館應加大對館員的培養,不斷提升館員的思想品德素養、信息素養以及專業能力。作為圖書館館員自身,更應該積極地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適應新時代下圖書館館員的工作,更好地為高校學生服務。
就傳統的圖書館的書籍的收藏主要是以模擬狀態信息為主。這種模擬信息的結構是線性的,便于讀者對書籍進行閱讀。首先,無法滿足多個讀者對書籍在同一時間內的使用;其次,由于物理體積大,信息儲存較為麻煩,圖書館機構之間的合作力度也比較差。在網絡環境之下,圖書的資源也逐步從模擬形態轉變為數字化的形態。數字化形態的資源并不受時空的限制,且可以和多個讀者同時進行享用。由此可見,傳統圖書館資源向數字化轉變實際上是一種趨勢,這就要求高校圖書管理員能夠具備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對圖書資源進行編輯、檢索。
傳統的高校圖書館資源的管理主要是物理空間型的,是在一個圖書館內對各類物理型的圖書進行分配、借閱和管理。但是,在網絡環境之下是建立的一個新型的虛擬化的學習的環境,其代替了實體的圖書館,學習者和研究人員只需要登錄該網絡就可以搜集到圖書信息[1]。因此,圖書館就不再是用戶和信息之間的主要媒介。尤其是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在網絡中尋找資源,而并非圖書館。作為圖書管理員,在這種形勢下應及時轉變,改革傳統的管理方式,適應時代的需求,發揮出圖書館的積極作用。除此之外,信息服務競爭也逐步從圖書館業內向行業擴展。在傳統社會,圖書館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業內。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圖書館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各類數據庫的提供商、商業化的數字圖書館,市場力量在不斷搶奪圖書館資源。作為圖書館館員想要避免圖書館出職業的風險,就要積極迎合信息社會,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提升圖書館管理的專業性以及核心價值。
就傳統的高校圖書館管理而言,主要是對內部的圖書進行管理,當學生們進行借閱時,給予借閱卡,并在規定時間內及時的歸還。整體而言就是對書籍的一種管控,對于人員的素質要求并不高。有一些學校將職工家屬或者是年齡較大的教職工,直接安排到圖書館工作。一些學校為了節省人力資源,招聘學校的學生對圖書進行管理,整體而言兼職人員居多,正式工作人員的學歷水平普遍不高,業務能力也不強。其次性別比列失調以及老齡化嚴重。通過調查發現,在高校圖書館中任職館員的人員,性別嚴重失調,女性占據絕大多數。且館員的年齡結構不合理,偏向于老齡化,非常不利于圖書館館員的梯隊建設。
高校圖書館館員的工作環境是封閉的,且長期從事的重復性以及機械性的工作,這也導致圖書館館員出現了職業倦怠。例如,在工作的過程中缺乏積極性以及服務的意識,當學生想要查找某個書籍找不到,詢問圖書管理員時,館員會直接讓學生自己到書架上尋找[2]。也不會主動分析學生喜歡的書籍,去優化現有的書籍架構。總之工作缺乏主動性和服務意識,會大大降低學生對圖書館的忠誠度。
在圖書館中擔任館員工作的人員,其總體的素養并不高,甚至并未學習過專業的管理工作,現有的知識結構也不全面。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很多高校圖書館都在轉型。但是,圖書館館員并不具備專業的能力,無法較好地使用信息技術,這必然會大大阻礙高校圖書館改革的進程。
圖書館館員除了是對圖書的管理之外,更是一名服務人員,故其必須遵循“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原則。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圖書館館員應要具備一定的責任心,能夠在管理的過程中,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同時還要具備職業道德素養,能夠優化自己的行為舉止,提升思想品德。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第一時間為其服務,提升讀者的滿意度。
高校圖書館主要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其服務的對象是師生,也包含科研人員,故整個服務工作具有多層次服務、多學科的特點。這就需要高校圖書館館員能夠掌握圖書館學、信息學以及情報學等多個專業知識,還要根據學校的學科建設去學習和學科相關的知識,以促進學科和專業知識更好融合。只有管理者成為一專多能的信息專家,才能夠更好地為不同讀者提供信息的需求[3]。
互聯網的普及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在各行各業中開始使用。網絡資源越來越多,而對于讀者而言,雖然會使用網絡。但是,面對多種多樣的信息,卻難以較好的對資源進行獲取。而作為圖書館的館員,就要借助信息技術以及專業的知識,將網絡中雜亂的信息有序整理,對這些信息進行合理的歸類。由于讀者本身對于信息的需求不同,故信息檢索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作為圖書館管理員,就必須要具備敏銳的意識,能夠結合讀者的需求開展針對性的服務,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出在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作用。
人文環境實際是物質以及精神財富的綜合,其包含人的文化素養、價值觀、習俗、審美觀等,是在物質基礎上的一種精神財富,更是培養高素質圖書館員的基礎。高校圖書館應構建良好的人文環境,發揮出領導在組織中的作用。首先,領導應從工作作風、思想、事務處理等多個方面為青年館員做好榜樣,創作一個適合學習、發展、前進的環境[4];其次,作為圖書館員自身也應該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能夠擺脫傳統圖書管理過程中的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為,樹立正確的服務性的意識,要將圖書管理工作當成是自己的一個終生的事業,不斷提升自身的責任感、事業心、榮辱感。要能夠在自己的職業中奉獻誠心、愛心和耐心,遵循以人為本的服務精神,充分拉近和讀者之間的距離,為高校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圖書館的人文環境,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出不平凡的作用。例如,圖書館員可以利用信息開展推送服務,從傳統的被動等待讀者上門,轉變為主動為讀者服務。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網絡等方面,向讀者傳遞新的信息,了解讀者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向讀者提供信息服務。
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轉型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目前很多的高校內部都已經連入了互聯網技術,但是并未將技術和圖書館的資源充分進行結合。這和內部人員的信息素養不高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學校圖書館應重視專業人才的引進,要嚴格控制人員的數量和質量。要提升人才招聘的標準,吸引一些具有學歷高、管理能力強、學習能力強的人到圖書館工作。其次采取競爭上崗制度,通過這種制度不斷提升館員內在的動力,可以根據圖書館實際的情況設定競聘的崗位,保證公平、公正、公開,明確好崗位的職責。有能力的人可以參與競聘,由專業的人員對競聘的館員進行嚴格的考核,將最優秀的人安排到圖書館合適的位置上,不斷提升館員的整體素質,優化館員的整體結構,增強館員在工作過程中的危機感,促使館員主動利用空余時間學習。
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之下,圖書館的中介性作用大大減弱,為了能夠更好地站穩腳跟,高校圖書館必須進行改革。首先,圖書館員需要分析網絡上的一些圖書信息,篩選出和學校學科相關且具有較高水平的內容,對這些文獻進行開發和利用,以達到對現有館藏豐富的目的;其次,要借助于圖書館的主頁開展服務,在主頁中將重點突出排列,合理排列館藏中的數字化資源、專業分類的資源、不同學科的資源,并做好指引工作。最后,提升館員的文獻信息開發的能力,建立專題文獻數據庫,對數字化資源、本校專業的內容進行二次或者是三次的開發。總之館員需要根據網絡以及校圖書館現有的館藏,不斷開發新的圖書資源,打造出高校的特色館藏。
高校建立數字化圖書館并不是簡單引入相應的技術即可,其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徹底改革,尤其需要圖書館館員的充分配合。圖書館館員在建立數字化圖書館的背景之下,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計算機應用的能力、外語素養等。因此,圖書館對于已經招聘入內的館員應積極開展后期的業務培訓工作,不斷地組織學術之間的交流,以打造一個復合型的圖書館員團隊。首先圖書館應該定期開展具有較高水平的專題講座,通過講座提升館員的水平。如向館員介紹國內外著名的圖書館,這些圖書館數字化應用的歷程。也可以開展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知識講座,在聽講座的過程中,不斷提升館員的道德、文化以及業務素養。其次應提升圖書館館員的信息技術能力[5]。開展專門的信息技術培訓項目,培養館員利用數字化技術開展圖書管理的能力,同時還要保證館員能夠借助信息技術第一時間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并對這些信息資料合理地篩選和二次開發。當然圖書館館員的素質和能力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培訓的過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提前對圖書館館員進行測試,根據圖書館館員的能力,合理劃分為不同的等級,開展不同的培訓。例如,有些館員在管理能力上比較強,但是信息技術素養并不高,針對這些館員就可以加強在信息技術上的教育;有些館員能力比較強,但是,服務意識不足,就要注重道德、價值等方面的知識。
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可以保證整個圖書管理工作流程的合理性,館員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完善績效考核體系時,應從高校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出發。第一,明確考核周期,績效考核周期使用月考核、季考核、年考核的方式適用于普通館員,便于及時了解館員工作情況,對館員的工作能力作出針對性培養和提升;第二,明確館員考核的內容,包含專業素養、服務意識、信息素養、開發能力等多個方面,根據館員日常的工作情況去判定,為了保證評價的合理性,績效考核指標應量化,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詳細區分,并根據各項服務的工作制定有針對性的績效考核指標,以確保績效考核指標的科學有效性;第三,完善反饋機制,考核不是目的,了解存在的問題不斷進行改善才是最重要的。例如,通過反饋機制,館員可以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改進、改變對工作的原有看法,將工作視為一件豐富、多樣、有趣的事情,使館員在工作中更加積極主動,提高總體素養;第四,開展獎懲機制,能夠提升館員工作的積極性。除了要根據館員的實際工作情況建立績效考核制度之外,更應該設置相應的獎懲獎機制,在每一個月考核、季考核、年考核之后,根據排名情況進行相應的表彰和懲罰[6]。例如,績效考核靠前的館員應對其進行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而長期處于落后的館員,就要及時對其進行指導,必要情況下,還可以開展末位淘汰制。
在高校中,圖書館是教師教學、科學研究、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建設的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學校整體的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普及,高校的圖書館也需要積極創新,融入數字化技術。而作為其中的館員,更應該提升自身的道德、文化、業務素養,不斷拓寬服務的項目,提升服務質量,為高校圖書館更好發展打好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