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邏輯路徑

2022-12-05 20:39:00趙斌李洪濤
兵團黨校學報 2022年5期

趙斌 李洪濤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并多次召開民族地區中央工作會議、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會議、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對做好民族工作重點方面、關鍵問題作出戰略部署,推動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為進一步作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團結帶領各族群眾共同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中華民族一體化、整體化建設奠定實踐基礎,鑄牢增強各民族“五個認同”的思想基礎,鑄牢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經濟基礎,鑄牢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制度基礎,凝聚起新時代持續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磅礴偉力。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邏輯進路;路徑

[中圖分類號]D63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274(2022)05—0113—07

[作者簡介]趙斌,男,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校《實事求是》雜志社編輯,研究方向:民族政治學;李洪濤,女,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校《實事求是》雜志社副編審,研究方向:法學理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首次提出:“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在各民族中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1]黨的十九大報告正式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將其寫入黨章,明確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效路徑之一就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作用在黨的十八大以后之所以不斷被強調、突顯,就是因為面對日益復雜嚴峻的世界局勢,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唯有不斷凝心聚力、團結一心,才能有效應對波詭云譎的世界變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不斷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進而在新征程上贏得具有新的歷史特點偉大勝利,為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保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的有力舉措,是黨領導民族工作的經驗總結,也是著眼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有效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并多次召開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會議,對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重點方面、關鍵問題作出戰略部署,推動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為進一步作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團結帶領各族群眾共同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中華民族一體化、整體化建設奠定實踐基礎,鑄牢增強各民族“五個認同”的思想基礎,鑄牢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經濟基礎,鑄牢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制度基礎,凝聚起新時代持續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磅礴偉力。

一、推動中華民族一體化、整體化建設

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終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推進自身革命、建設、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遵循。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深刻改變近代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團結帶領廣大中國人民實現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就是因為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始終把中國人民的幸福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與挑戰,取得一個又一個新的勝利。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一以貫之貫穿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過程的實踐已經并將繼續證明,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就一定能夠在新征程上不斷開創新的勝利。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過程中,中華民族的形成與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共同體思想密不可分。著名人類學、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指出:“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2]這個自覺過程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具備相當程度重疊性的歷史事實,毋庸置疑已經從某種程度上展現出馬克思主義對近代中華民族加速形成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正是由于馬克思主義傳播進入中國,中國人民才逐漸開始轉變自身身份觀念的認識,繼而形成一種具備現代性色彩的中華民族意識的理解。

共同體作為個人及其社會關系構成的基本存在方式,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研究范疇。馬克思在研究考察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非常關注共同體這一概念,從具體的人及其社會關系引申出共同體這一概念,馬克思不僅明確指出共同體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而且鮮明指出人的發展和自由決不能離開共同體,把個人放在一定的關系共同體里進行考察,而非片面地、孤立地審視個人的發展,構成了馬克思共同體的一般邏輯。馬克思指出:“社會不是由個人構成,而是表示這些個人彼此發生的那些聯系和關系的總和。”[3]這里所說個人彼此發生的聯系和關系的總和實際上指的就是共同體,在人類的互動和交往的實踐過程中,個體通過有機結合構成的對土地“共有”形成的集合體構成了樸素的自然共同體。馬克思進一步論證指出,從“無剝削的共同所有”轉向“剝削基礎上的所有”,再由“剝削基礎上的所有”轉向“更高階段無剝削的共同所有”,共同體經歷了“自然共同體”“虛幻共同體”到“真正共同體”的邏輯演變,而“真正共同體”才是社會主義社會共同體區別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共同體一般形式。

中華民族共同體體現了真正共同體的價值要求。“盡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4]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一種超越了“虛幻的共同體”的中國實踐,是對以往共同體模式特別是“資本共同體”的顛覆,它不僅符合中國歷史發展的現實,而且為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共同體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實踐參考。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生生不息,中華民族作為在長期歷史互動過程中形成的共同體,在經濟、文化、社會的長期交往交流中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機整體,不僅是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也是馬克思所強調的真正共同體。因此,形成對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科學認識構成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底層邏輯。從這一層面出發,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必須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指導思想,堅決貫徹馬克思真正共同體的理念,不斷推動中華民族一體化、整體化建設,積極培育和鞏固中華民族這一整體的共同價值,匯聚起新時代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

二、增強各民族“五個認同”的思想基礎

中華民族作為56個民族共同構成的“多元”統一體,具有一體化的認同基礎極其重要。對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必須“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5]這一重要論述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具體前進方向。如果說認同是影響共同體意識形成的前提,那么“五個認同”就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缺乏甚至沒有認同,各民族成員思想就難以統一,共同體就成了無根之木,共同體意識也就無從談起。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鍵在于增強各民族“五個認同”的思想基礎。

其一,必須不斷增強各民族對偉大祖國的認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正是由于各個民族的共同努力、不懈奮斗,中國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廣袤的歷史疆域,共同創造了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書寫了悠久璀璨的中國歷史,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6]一個國家是否強大,關鍵要看一個國家是否統一。從歷史上看,但凡國家不夠強盛,往往就容易四分五裂、形成一盤散沙,與此相對,凡是強大的國家,往往都是統一獨立的國家。歷史證明,國家統一是人民之福,國家分裂是民族之禍。可以說,國家的統一是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前提,維護統一關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國家繁榮昌盛,人民才能安居樂業,民族才能擁有穩定的發展環境。對偉大祖國的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與核心,祖國統一不僅是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前提,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根本要求和應有之義,更是各民族發展進步的前提保障,全體中華兒女必須堅決反對一切制造民族分裂、危害祖國統一的政治圖謀,堅決維護偉大祖國的統一。

其二,必須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在中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中,中國各民族在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中,早已形成了命運與共、水乳交融、和諧共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在這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的大家庭中,每一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56個民族形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中,“一體”指的是作為整體的中華民族,“多元”指的是構成“一體”的56個具體民族,其中“一體”包含著“多元”,“多元”共同組成了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一體與多元須臾不可分離,多元與一體也須臾不可分離。中國各民族從長期的歷史實踐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牢固樹立各民族榮辱與共、唇齒相依、水乳交融、休戚相關、中華民族整體利益高于一切、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才能不斷推動形成各民族共同發展、團結奮斗的合力,使中華民族始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三,必須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匯聚了古往今來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構筑了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持續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文化是最深層次的力量,文化的發展關乎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復興都離不開強大文化的支撐,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一方面要準確認識把握好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中華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葉,只有根深干壯才能枝繁葉茂;另一方面,還要在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基礎上,盡可能保障好各民族具體利益。當今世界,在全球化趨勢日益加深的時代背景下,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文化已經日益成為世界各國文化軟實力的象征,國家綜合實力、民族精神面貌與文化的關系愈加密切,迫切需要把文化認同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既追求共性,也承認差異,加強不同文化的交往交流,持續推動中華文化創新性轉化、創造性發展,為中華文化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其四,必須不斷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歷史和現實雄辯地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社會主義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實現團結帶領中國各族人民不斷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團結各族人民的力量、統一各族人民的思想,推動各民族在繁榮發展上取得實質性效果。始終把各族群眾的發展作為頭等大事、始終關心各族人民的發展,中國共產黨開創了團結帶領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局面,開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做好民族工作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成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就是因為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把各民族繁榮發展真正貫徹落實到了行動中,為形成各民族繁榮發展的局面貢獻了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什么時候老百姓相信黨,什么時候各族人民就能夠統一思想、眾志成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7]把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把各族人民對現代化建設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努力方向,只要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團結帶領各族人民朝著安居樂業、穩定安全的生活持續邁進,就一定能夠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其五,必須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社會主義道路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現實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能夠實實在在發展中國的正確道路,是一條擁有光明前景的科學道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家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中國經濟發展不斷實現新的突破,中國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的輝煌成就用不可辯駁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無比正確,前途無限光明。堅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進,已經成為各族人民的廣泛共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凝聚各民族、發展各民族、繁榮各民族”。[8]不論是加強各民族大團結,還是推進各民族發展事業,都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三、夯實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經濟基礎

相互依存和相互補充的經濟生活,是不同民族或區域的人們凝聚成為更大共同體的物質基礎。縱觀歷史,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不同地區的不同民族創造了不同經濟類型,各民族形成了豐富多元的符合各民族獨具生計特點的經濟生活方式,他們差異互補、互通有無、相互依存,為共同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9]把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既是中國共產黨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一貫做法,也是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要路徑,既要讓各族群眾普遍享受社會發展的紅利,又要普遍提高各族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以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快速發展來促進中國整體上的更高質量發展,進而實現共同富裕的題中應有之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得以快速發展,一些偏遠地區甚至實現了較大程度的“跨越式”發展。但民族地區仍然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后,黨中央再次作出全國人民共同邁向共同富裕的戰略部署,這進一步為解決少數民族地區與發達省市之間的差距問題指明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民族地區的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全面小康和現代化。[10]在全面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的新征程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還需要持續重點關注民族地區社會的現代化,并將其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抓緊推進。從“對口援疆”到“轉移支付”,從“授人以漁”到“注重加強造血功能”,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民族地區制定實施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政策和戰略,深刻改變了民族地區社會的發展面貌。在全面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中,少數民族地區的現代化發展不可或缺,少數民族地區必須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準確找到自身發展定位,加快少數民族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持續加快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推動民族地區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落后地區內生發展能力。只有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減少與其他省市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現實差距,促進各民族共同實現共同富裕,少數民族地區的群眾才能真正融入并認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增強民族團結的核心問題,就是要積極創造條件,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屬性,是保障中國式現代化順利實現的重要要求。唯有各民族勠力同心、同向發力,實現共同富裕才能得到有效推動。具體而言,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了夯實的經濟基礎,不僅有助于進一步激勵各族群眾把行動和思想統一到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上來,而且有利于激勵各族群眾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堅定前行,從而匯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各民族共同實現共同富裕,是新時代新征程下的必然選擇,必須把握其為凝聚人心奠定經濟基礎的重要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上進行把握,要立足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實際情況,在區域化與精準性上靶向發力,統籌好分配與協調各方面工作,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整體發展格局,使各族群眾能夠切實感受到改革發展帶來的紅利,在共享發展成果的過程中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和永遠跟黨走的自覺,引導各族人民在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上都向著現代化不斷邁進,從而引導其主動在共同繁榮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共同繁榮發展的經濟基礎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更加積極的意義,是真實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必須把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擺到更加突出位置,確保少數民族地區人民同全國一道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紅利;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優化完善對口支援項目的資源調配以及中央轉移支付的體制機制,在重點推進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上下功夫,充分保障各族人民的基本權利。唯有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過程中始終確保各族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各族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才能調動起各族群眾參與決策的積極性,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以凝聚人心、改善民生為價值導向,不斷提高各族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把中華民族鑄造成為牢不可破的共同體。

四、完善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的制度基礎

揆諸黨的百年奮斗史,民族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在民族工作中積極主動作為,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針對解決民族問題的政策方針,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能夠有效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其核心內涵包括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創新黨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以及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等。

首先,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我國民族問題創新探索出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對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對民族自治地區的行政地位、機關權力、民族自治地區各民族的關系都作了具體的規定。通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我國有效解決了民族工作道路上一系列重大問題,為引導各族人民當家作主、行使自治權利、自主管理當地內部事務提供了制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確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權益。”[1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民族區域自治法》的基本形式被固定下來,實現了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化、法律化、制度化三位一體,開啟了以法律條款保障民族區域自治地區各族人民權利的新局面。實踐充分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完全符合中國國情的政治制度,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相適應的政治制度,必須一以貫之、始終堅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還需要處理好兩對關系。一方面堅持民族區域自治要妥善處理好統一與自治的關系,對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國家統一都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屬于國家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最根本的共同利益。因此,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過程中,我們一定不能跨越國家這個最基本的前提去談論民族區域自治,倘若國家都四分五裂了,那么民族區域自治也就無從談起了。另一方面,堅持民族區域自治還要在依法保障自治權行使的過程中始終確保國家法律和行政指令能夠得到優先實施,既要保證本民族意識服從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又做到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的自治法規需要與國家法律體系相適應,始終把國家法律體系作為民族區域自治法的綱和宏。

其次,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并把其作為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要工作的重要抓手。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聯合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題為《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對這一工作進行專項部署,可見,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已經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項重要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團結創建從最初的“活動”升格成為“工作”,顯示出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受到黨中央的持續重點關注,并逐漸制度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民族工作創新發展,就是要堅持正確的,調整過時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眾合法權益。”[12]黨的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必須與時俱進,適時作出符合時代變化的調整,朝著不斷加強各民族大團結的方向創新發展改進民族工作,統籌好各個民族的共同性與差異性,真正把民族工作做好做扎實。近年來,黨中央又先后提出建設“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等,在行政立法上進一步對民族團結工作的管理、治理進行具體指導,進一步推動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法治體系的補充和完善。

再次,必須嚴格依規、依法管理民族事務,在不斷推進民族事務、民族工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下功夫,加快完善民族問題治理和民族宗教事務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對暴力恐怖活動、滲透破壞活動、宗教極端活動、民族分裂活動要織密制度之網,形成嚴密防范、露頭就打的體制機制,防止和杜絕“不敢依法管、不愿用法管、不會靠法管”的治理亂象。在當前的一些具體工作中,一些事關民族因素的問題不都完全是民族問題,其中一些是由于執法、懂法不到位造成的,盡管這些問題會涉及民族因素,但絕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加大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唯有讓依法治理常態化、規范化,才能避免甚至杜絕一些矛盾問題進一步升級演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同時也為依法管理民族事務提出了根本要求。只有堅持全面把民族事務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全方位、全鏈條、全過程保障各族人民在法律、法規面前的平等,才能切實有效保障法律賦予各族人民的基本權利,從而維護好各族人民之間的團結與社會的穩定。此外,依法治理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需要黨員干部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不同實際情況,在保證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突出區域化、精準性、針對性,靈活運用好法律條款,切實依法妥善處理涉民族因素的事件、依法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

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用法律保障民族團結、以制度維護民族團結是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本質要求,在法律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誰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只有真正做到保證各族人民享有平等的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才能確保民族事務管理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結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探索出來的一項重要歷史經驗,在解決民族問題和化解民族矛盾的實踐探索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實際情況相結合,形成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有效經驗,不僅指明了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前進方向,而且指明了有形有感有效維護民族團結的有效路徑,對于維護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一項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一如既往把貫徹落實好民族工作治理法治化作為基本原則,充分保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處理民族事務的基本政治制度,不斷厚植創新黨的民族工作的環境土壤。

參考文獻:

[1]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團結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疆.[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9-07/04/content_1934068.htm,2014-05-30。

[2]費孝通.簡述我的民族研究經歷和思考.[J]北京大學學報,1997(2).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8.

[4]習近平.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N].人民日報,2017-09-30.

[5]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42260.htm,2019-09-27.

[6]習近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7/15/content_5625234.htm,2021-07-02.

[7]習近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7/15/content_5625234.htm,2021-07-02.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36.

[9]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團結進步重要論述綜述[EB/OL].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1/08-25/9550650.shtml,2021-08-25.

[10]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42260.htm,2019-09-27.

[11]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42260.htm,2019-09-27.

[12]楊川渝.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內涵[EB/OL]. http://marx.cssn.cn/mkszy/yc/202105/t20210526_5336052.shtml,2021-05-26.

責任編輯:張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久久国产香蕉|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 亚洲一区毛片| 国产97视频在线|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老司机精品久久|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国产|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99国产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基地|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中文成人在线|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 免费毛片a|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午夜啪啪网| 国产激情第一页| 免费高清a毛片|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在线观看无码a∨| 中文字幕 91|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不卡无码网| 欧美精品xx|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久久网欧美|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婷婷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网|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欧美精品影院|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短篇二区|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迷奸在线看|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毛片三级在线观看|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