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芳芳 史素玲 趙杰剛 陳利穎 茹亞楠 田恬
(河南科技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尿失禁是一種影響成年女性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 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最常見類型,其定義為“在腹壓增加時,患者出現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滲漏[1]”。 我國50~60 歲女性SUI 發病率最高,達28.2%[2-3]。 SUI 的治療有手術和非手術兩種形式。 非手術治療中盆底肌鍛煉(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 被公認為緩解SUI 的一線治療方法[4-5]。 但PFMT 效果在于患者的依從性。依從性是指患者為恢復健康,所采取行為與醫療建議的一致程度[6],PFMT 依從性是指患者堅持鍛煉的程度,其測量方法包括周/月運動日記、自我報告的調查問卷等[7]。 本文擬對國內外關于女性SUI患者PFMT 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和提高鍛煉依從性的相關干預手段的研究現狀進行綜述, 以期為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提高盆底肌鍛煉依從性的方法提供參考。
持續PFMT 可以緩解SUI 患者癥狀、 減少并發癥, 提高生活質量。 PFMT 對SUI 短期治愈率達51.9%~78%[8]。 SUI 患者應在治療師指導下進行至少3 個月的PFMT[4]。 PFMT 效果的關鍵在于患者鍛煉的依從性,依從性低于80%,治療效果顯著下降[9]。且一旦停止鍛煉,尿失禁癥狀可能會重新出現。有研究表明患者短期堅持鍛煉依從性為64%,而長期堅持鍛煉的依從性僅為23%[10]。
國內外對于PFMT 依從性的相關研究顯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盆底肌功能受損的嚴重程度、對鍛煉效果的認知水平、社會家庭支持程度、社會人口學因素等[11-16]均與依從性相關。
2.1 自我效能感水平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身能否完成某一行為的判斷和自信程度[17]。 患者認為自己能完成某項行為時,其依從性較高。 CHEN 等[12]對106 例SUI 女性患者進行了不少于6 周的盆底肌鍛煉干預,干預結束后通過多元回歸分析,以路徑分析法發現自我效能不僅直接強烈地影響患者對鍛煉方案的堅持,還會對患者鍛煉的態度、鍛煉的實際效益、家庭支持等產生影響,從而間接影響PFMT 依從行為。
2.2 盆底肌受損程度 盆底肌受損程度可以影響患者參與鍛煉的依從性。 沒有明顯癥狀的患者往往忽略PFMT。 相關研究[13-14]顯示,輕度產后尿失禁的產婦不愿意參加PFMT,漏尿頻繁、漏尿量較多等癥狀較嚴重的患者,她們尋求醫療幫助的意愿更強烈,從而能積極配合PFMT,依從性更高。
2.3 認知水平 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也會影響鍛煉的依從性。 在我國54.5%的患者認為壓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人在衰老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正?,F象[15]。這可能是導致壓力性尿失禁治療依從性差的原因之一。 此外,如果患者能認識到PFMT 帶來的益處,也會增加參與的意愿[16]。
2.4 社會家庭支持 來自家庭成員、專業技術人員及其他社會支持等對患者PFMT 依從性也有一定影響。女性SUI 患者的家庭支持主要來自丈夫,丈夫的支持和理解是患者開展PFMT 的重要影響因素[12]。在一項質性訪談中, 產婦表示夫妻關系和睦可以促進她們進行PFMT[15]。 其次,醫護人員的指導和支持有助于提高其依從性。 實踐證明,以患者為中心,由各類社會支持(包括醫、護、治療師及患者家屬)共同參與的模式能更好的提高PFMT 的依從性, 提高鍛煉效果。此外,朋友的支持和陪伴也可以提高患者鍛煉的積極性。
2.5 社會人口學因素 楊艷等[15]采用壓力性尿失禁認知問卷和尿失禁生命質量量表對202 例SUI 女性患者進行調查, 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患者文化程度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這可能與文化程度高者較容易掌握壓力性尿失禁相關知識, 可以幫助其提高生活質量和鍛煉依從性。
另外, 國際尿控協會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 的一項調查顯示衛生工作人員認為患者經濟狀況不佳,但是需要支付全部PFMT 費用時,患者往往會放棄鍛煉[18]。 因此,經濟狀況也會影響患者鍛煉的依從性。
2.6 其他因素 忘記鍛煉也是導致PFMT 依從性低的一個重要原因[13]。 交通因素,如居住地距離鍛煉中心交通時間在15 分鐘以上也是降低患者依從性的原因之一[19]。 而現階段的PFMT 動作單一乏味,無固定練習模式,動作要領不易掌握[5]等可能也是導致患者依從性差的原因。
提高PFMT 依從性是保證鍛煉效果的關鍵。 國內外學者提高患者PFMT 依從性的研究可分為以下幾類。
3.1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干預 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以手機App 形式對患者進行PFMT 指導。 有學者將Google、apple store 的PFMT App 進行比較分析,發現使用移動App 可以很便捷的為患者提供鍛煉方法,但這些App 對目標人群沒有針對性,缺乏特異性,且沒有檢測患者是否正確鍛煉的方法[20-21]。 除此之外, 有研究顯示利用微信平臺進行產后PFMT 健康教育可以顯著提高產后婦女PFMT 依從性[22]。 北京協和醫院通過組建盆底??谱o理小組, 利用互聯網技術干預體系,對SUI 患者進行系統化管理,最終使患者的依從性從20%提高到96%[23]。但是,使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干預時需注意適用人群,對老年人、文化水平較低或不熟悉智能產品使用方法的人群,應該采用其他的干預方式。
3.2 連續指導干預 持續的依從性是保障鍛煉效果的關鍵。 穆曉云等[24]使用基于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服務對患者出院后進行連續干預, 結果顯示該方式可以提高患者依從性。 該模式需要醫務人員全程參與,占用大量人力,易造成醫療資源浪費。
3.3 反復提醒干預 忘記鍛煉是造成依從性差的原因之一。 因此反復提醒的干預方式也應用于提高PFMT 依從性的研究中。 如印有PFMT 的冰箱貼和便利貼, 通過錄制PFMT 的音頻, 或利用新型的PFMT 電子設備, 每天通過聲音或文字提醒尿失禁患者進行PFMT, 結果顯示利用電子設備的一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滿意[10]。 但該方式通過客觀強制手段提醒患者,無法調動患者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3.4 基于護理質量管理理念的干預 羅鳳娟等[25]將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理念應用于孕產婦圍生期盆底肌鍛煉中, 通過持續的質量改進使干預組82 例中55 例全程配合完成PFMT 鍛煉, 明顯提高了鍛煉的依從性。 另有學者[26]使用PDCA 循環管理聯合回饋教學法對106 例產婦產后盆底肌功能鍛煉進行指導,通過反復的評估、反饋、檢查,提高了產婦產后盆底肌功能鍛煉的依從性。 基于護理質量管理理念的干預以護理人員為主導, 使用質量管理工具通過提高患者鍛煉的認知和督促鍛煉的方式提高了患者鍛煉依從性,主要針對住院患者。對于社區女性SUI 患者該方式的適用性有待進一步研究。
PFMT 作為女性SUI 患者的重要干預方式,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是保證干預效果的關鍵。 通過回顧國內外的研究, 發現大多數提高PFMT 依從性的干預手段是強制的,患者主動參與積極性不夠,而醫務人員全程參與的干預手段又易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因此,如何開發出一種既節省醫療資源,又可以吸引患者主動參與的干預措施十分重要。
有研究表明娛樂性項目如肚皮舞、瑜伽[27-29]等可以達到鍛煉盆底肌和提高患者依從性的目的。 韓國學者AN 等[28]指出要成功地吸引患者的持續參與,PFMT 項目應更有趣味性和娛樂性。 因此,在我國,可以嘗試PFMT 與大眾化的娛樂健身方式, 如廣場舞等結合,兼具娛樂性和治療性,從而提高PFMT 的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