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燊 曾淵浩
(華東交通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13)
隨著旅游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體育旅游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時機。在如今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大數據作為一項領跑科技板塊的技術是備受體育界重視,體育旅游產業應如何在該形勢下進行有效且健康的發展,是目前體育旅游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體育旅游產業進行剖析能夠豐富并且拓展體育旅游研究主題的內涵與外延。體育旅游產業作為旅游產業的一項分支,其所具有屬性與大數據的結合具有很高的契合度,研究在大數據時代體育旅游的發展,能夠給予體育旅游更多的探索路徑,大數據對于體育旅游的推動價值是十分可觀的。
在參與體育旅游過程中,能讓參與其中的人們身心得到鍛煉,強健人們體魄,同時心情也得到很好的放松,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的體質健康起到了促進作用,這是體育旅游的社會價值體現。依托大數據平臺,精準定位各地區體育旅游品牌產品,打造各地區特色體育旅游度假村,如,華北與東北地區布局的冰雪旅游度假區,同時打造品牌體育賽事提升各地區旅游吸引力,達到城市品牌效益。體育旅游產業興起也必將帶動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地區基礎設施體系,促進社會發展。在另一方面,隨著體育旅游概念深入人心,體育旅游的參與也伴隨著風險的發生,借助大數據可以對體育旅游實現風險預測,深度挖掘體育旅游景區險情發生的時間與原因,制定景區科學的安全標準與防控制度,保障旅游人群人身安全,營造安全社會環境,為人們的休閑娛樂保駕護航。
從我國體育旅游市場布局研究來看,全國各地區正在因地制宜發展區域化特色體育旅游相關產品,各地依托自身經濟發展水平與資源分布情況,著力打造各地品牌體育旅游產品,市場區域化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但從地區旅游資源分布來看,我國西部地區是體育旅游資源富集區,從實際開發角度上看,這些地區往往經濟并不發達,實際開發市場并不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所以在景區分布上西部地區仍有大量資源沒有進行開發利用,導致雖然西北地區擁有獨特的地理資源,但是實際的旅游景區開發遠遠落后于其他地區。西北地區雖然因地制宜開發出相應的地區特色體育旅游產品,但在全域競爭的態勢下,西北地區對于游客的吸引力遠遠不及發達地區。市場區域化發展雖利于各地區體育旅游資源充分利用,但是在區域與地區的協作上仍表現不足,各地區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地區封閉、行政分治、產品重復等惡性競爭現象仍大量存在。同時市場區域化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近距離、低水平重復開發的產品,而眾多雷同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定然導致競爭無序與產品壓價等惡性環境,進而導致各地區區域化發展陷入疲軟、體育旅游市場效益縮水、產品質量下降的惡性循環。
隨著各項國家體育旅游政策方針的推進,國家抗擊疫情的成功,健康概念的深入人心,體育旅游發展勢必進入高速通道。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給體育旅游帶來了新的機遇與發展模式,科技創新加速體育旅游線上與線下的布局,萬物互聯的時代中,依托互聯網平臺體育旅游能夠有更多的方式進行游玩。同時在2021年9月,《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頒布并實施,該政策鼓勵發展智慧型旅游,大力發展智能體育,要創新無接觸式的新消費模式。體育旅游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目前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總體要求,自2014年起,我國體育總局著重打造體育旅游精品建設,為產業本身帶來示范作用并擴大體育旅游產業的影響力,滿足消費者的多層次消費需求,并且隨著疫情的常態化,會促使各地區著力打造當地的體育旅游精品項目,體育旅游業也在全面健康需求的大背景下快速回升。在全球健康研究所的相關數據顯示,近5年中,全球健康旅游增長率達9.9%,到2022年,預計市場規模達到919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7.5%,市場潛在規模達萬億級。種種現狀都表明了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目前正在一個發展的新階段,大數據等科技的融合是必經之路,體育旅游正處在亟待發展的階段。從人才培養的方面來看,我國相關體育旅游人才并不充沛,甚至可以用稀少來形容,雖然我國體育旅游研究者較多,但是研究者的研究真正落實到實際上的理論較少。盡管我國相關體育旅游院校已經開設體育旅游、休閑體育相關專業來進行相關人才的培養,但是從實際情況的考量來看,培養出的相關人才并不多。同時由于要將大數據應用于體育旅游產業,研究者所需掌握的相關理論知識并不能單純著力某一方面,而需對體育旅游、體育經濟、計算機應用、資源科學等多方位知識進行全面掌握才可進行相應研究,因此在相關人才培養上面臨著較大困境,這也進一步造成我國相關研究人才匱乏的窘境。
根據《中國體育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21)》整理相關數據得出,在參與型體育旅游項目中,爬山、騎行以及馬拉松、冰雪項目、徒步是廣大游客大眾熱衷參與的活動,同時游客對于龍舟、沖浪、高爾夫等個性化活動的參與度上也占有較高比例,由此可見游客對于體育旅游產品的需求日漸個性化與品質化。而在后疫情時代,我國抗疫成功的紅利勢必也吸引大量的群眾加入體育運動之列,且在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階段,我國人均收入仍在上漲,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一定的提高,人民群眾對體育鍛煉的需求必然是向高端化、品質化進行轉變,人們不再滿足單純的體育健身需求,更多的追求精神的愉悅與情操的陶冶。在實際的市場供給上,以北京冰雪運動為例,北京市滑雪體育旅游開展的周期較短,由于地理位置等相關因素,北京冬季氣溫并不能達到一個較低標準,冬季的降雪量不足,實際開展運營周期為每年的12月份到次年的2月,雪場僅有3個月的開放周期,這對長年喜好冰雪運動的游客而言并不具備較大的吸引力。同時北京雪場規模較小,初級雪道占較大比重,對于專業滑雪愛好者而言遠遠低于他們的活動標準。在大數據時代,雖然能夠對用戶需求進行有效對接,但是在實際供應上仍存在較大的缺陷,市場提供的是大眾化服務,但是在對于個性化、品質化的供給上仍表現不足。我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完成也標志著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體育旅游產業中也同樣面臨著如此矛盾。人們需求更個性化、更高質量的體育旅游產品,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旅游產品開發中,更多的是以低端化產品的形式進行回應,如體育旅游景區并沒有實際宣傳的完善設施,導致給消費者制定的原定旅游路線并沒有按照標準的規程進行,進而產生消費者與體育旅游企業的矛盾。
技術進步是體育旅游產業運行的根本推力同時也促進體育旅游產業創新發展。步入大數據時代,體育旅游如同其他的體育產業一樣,都是擁抱大數據,集成利用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帶動自身產業的快速發展,這也說明體育旅游產業數字化發展是必經之路。體育旅游市場數據庫的建立是未來的一大趨勢,同時由于大數據的預測性與實時性,體育產業大數據智庫的搭建也是一項必要工程。同時在2019年體育旅游與文化大數據研究中心落戶于上海體育學院,研究中心的成立也預示著體育旅游研究正式步入大數據數字化進程。需要建立數據庫以及相關智庫必不可少的便是數據基數的支撐,而數據基數必須要足夠龐大才具備一定的研究價值,否則沒有大量數據基數的支撐,數據便并不具備相應的價值。龐大基數的數據收集需要打破多方行業壁壘,實行數據互通策略,多方協作對所需數據進行相應的收集與處理,才能得到相應的數據基數。但是在數據的收集與統計中,由于相關法律條例并不完善,且工作人員并不重視個人的私人隱私,常常出現數據泄露、數據販賣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如今的社會發展中并不少見,如,在2020年3月19日,微博5.38億用戶數據在暗網出售,其中1.72億條有賬戶基本信息;同年4月16日,青島膠州中心醫院6千余人就診名單泄露,涉及相關人員個人信息,已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并被謠傳感染新冠肺炎。可見私人隱私被暴露在公眾之下會在很可能會引起社會矛盾問題,矛盾問題的凸顯會對整個產業帶來很大的危機。隨著體育旅游數字化進程的展開,體育旅游危機事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在體育旅游危機事件爆發后,其事件很快經由網絡轉錄為網絡信息元,由于網絡信息傳播具有自由性、開放性、失效性等特性,使得信息元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在網絡多元的傳播動力下,呈現指數式的裂變,且各信息元在經過不斷的疊加與發酵,使得危機事件不斷演化升級,最終演變為網絡輿情危機事件,進而阻礙體育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續發展。
在萬物互聯、萬眾創新的時代,各產業人才培養是關鍵。產業發展不是靜止的,是動態向前的,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創新都會給各行各業帶來新的思想與理念。體育旅游是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而體育旅游大數據化發展則是大數據產業與體育旅游產業即三方產業大數據產業、體育產業、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在三方產業中各產業的人才培養必定是與時俱進的,但是要培養具備三方產業知識的綜合型人才還是具備一定的限制,我國體育旅游產業在大數據時代要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必須要在綜合型人才充沛的情況下才可實現,因此培養綜合型人才是大數據時代體育旅游發展的核心。從人才培養上,有關政府與學校可以聯合創辦相關學科,如已有體育學院陸續開展體育旅游相關專業,在開展體育旅游相關專業的基礎上,再加設大數據等學科的學習以達到研究的基本要求技能的學習。同時政府應在相關政策上進行引導,鼓勵體育旅游企業向大數據化發展,增加相關行業就業機會,提供良好的就業環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體育旅游大數據化研究行列。綜合型人才的引入也會讓企業拋棄固有的傳統運轉模式,大力革新相關體系架構,在頂層設計上加入大數據相關技術,給體育旅游產業創造更多的現實價值,進而推動體育旅游科技化發展。
體育旅游企業應積極與高等院校、科學院、政府、相關行業協會等進行深度合作,各方應打破傳統行業壁壘,積極分享新技術理念,協同創新,聯合對大數據進行開發,夯實自身實力,提高產業競爭力,實現體育旅游產業大發展。大數據時代,體育旅游企業與其他各方行業開展合作是多方互利共贏的局面。如,體育旅游企業發揮其自身的實踐操作優勢與各大高校與研究所進行合作,減少科研基礎開發的投入,集成利用高校與研究所已有的研究體系,發揮其科研優勢,讓體育旅游相關研究進行成果轉化,同時也是對相關研究的檢驗,從而減少科研經費的投入;體育旅游要建立大數據平臺就需與大數據相關行業進行合作,從其中獲取有關信息,了解行業規程與制度,并制定相應的行業規范;體育旅游企業與政府合作,通過相關政策的引導,獲得政策上帶來的優惠,并通過政策的扶持,減少有關程序的審批,在運轉效率上得到提高,在相關項目的立項上也可以取得相應的成就。政府應在其職能方面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國家要鼓勵體育旅游產業在大數據利用上實現多方的協同創新研究,要建立以大數據為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從政策、戰略的高度上對協同發展進行干預,制定出相關行業的規程與制度,給予體育旅游開發企業一定的政策傾斜,鼓勵各行業間合作發展,實現多方互利共贏的新格局,進而提升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競爭力。
大數據技術作為新時代科技手段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革新與變化,但是大數據作為新技術手段,其價值應用體現并不是應用了就有價值,而是在一定的高質量應用的基準上,才能對相關行業產生相應的價值。大數據并不是萬金油,數據也并不是所有的數據都具備其研究價值。大數據時代要做到以高質量數據為基準,對體育旅游產業突出矛盾進行指導與配置,才能促進體育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利用爬蟲技術收集的數據是涵蓋所有內容的,其中不乏相關數據是空白且無效的,在此背景下,體育旅游從業者必須充分把握體育旅游相關內容的數據信息,對數據信息的挖掘需要做到精準化,在把握該能力的基礎上利用新技術對相關數據進行收集,而后仍需對數據進行一定的清洗與處理,進而讓所收集的信息表現出其應有的價值,這是傳統的體育旅游相關數據信息與新型體育旅游數據信息的根本差別。在對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上,仍需進行理性把握,數據是否真實可靠,來源是否遵循法律規章,這都需要有一定的規范。在利用新技術手段之前,先進的、具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思想是實現高質量數據分析的關鍵。數據的構成背后仍需要有研究者的內在邏輯,體育旅游相關數據的把握仍需體現體育旅游價值內涵。同時不能對技術產生一味的依賴,要做技術工具的使用者,而不是被技術所支配,從而降低研究價值與意義。以高質量數據為基準展開體育旅游產業研究,能夠將供需端的內涵與邏輯進行有效體現,進而充分把握用戶的需求與市場的供給,給體育旅游產業提供實踐的指導方針,完善各項組織架構,活躍體育旅游產業市場。
在大數據時代,我國應從政府出發,在大環境、宏觀上對有關數據技術與數據安全的法律與政策上著力,發揮政府“潤物細無聲”作用,為人民群眾與企業乃至國家的隱私提供充分與可靠的法律保障。同時從技術開發上,應大力投入以云計算為基礎的大數據分布式存儲,在終端進行相關安全審計的程序,構建安全統一標準的組織構架,要在數據安全上占據主動,確保體系運轉安全可靠,保障國家數據信息的獨立且安全。企業與相關機構方面也應嚴格按照既定規程與規范進行數據相關上的處理,要以人為本,保護個人數據隱私,尊重人權,未經用戶的許可不可泄露相關信息。企業應樹立一定的道德標準,把游客與用戶放在第一位,不可為一點蠅頭小利而損害個人與國家的數據信息安全。個人方面也應該人人敲響警鐘,提高個人防范意識,如,APP獲取地理信息的功能盡量關閉,在游客進行體育旅游的過程中也要防范個人隱私的泄露,規范個人行為,要做到以人為本,人人為自身負責,防范數據危機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