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農村物流快遞網點布局,實施“快遞進村”工程。
在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方面,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農村物流快遞網點布局,實施“快遞進村”工程,鼓勵發展“多站合一”的鄉鎮客貨郵綜合服務站、“一點多能”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推進縣鄉村物流共同配送,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支持大型流通企業以縣城和中心鎮為重點下沉供應鏈。加快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整縣推進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促進合作聯營、成網配套。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建設縣域集采集配中心。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做好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國務院近期印發了《“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總體目標為:到2025年,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建成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國家應急能力體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全面加強,應急管理法治水平、科技信息化水平和綜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產、綜合防災減災形勢趨穩向好,自然災害防御水平明顯提升,全社會防范和應對處置災害事故能力顯著增強。到2035年,建立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中國特色大國應急體系,全面實現依法應急、科學應急、智慧應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管理新格局。
《規劃》指出,依托大型骨干物流企業,統籌建立涵蓋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各種運輸方式的緊急運輸儲備力量,發揮高鐵優勢構建力量快速輸送系統,保障重特大災害事故應急資源快速高效投送。加快建立儲備充足、反應迅速、抗沖擊能力強的應急物流體系。優化緊急運輸設施空間布局,加快專業設施改造與功能嵌入,健全應急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設標準。發揮不同運輸方式規模、速度、覆蓋優勢,構建快速通達、銜接有力、功能適配、安全可靠的綜合交通應急運輸網絡。
《規劃》還指出,在關鍵物流樞紐建設應急物資調運平臺和區域配送中心,依托大型快遞物流企業建設一批綜合應急物資物流基地。完善國家應急資源管理平臺和應急物資保障數據庫,匯聚應急物資信息。
近期,民航局印發《“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中國民航首次編制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將為構建優質高效、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體系提供精準指引。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推動航空物流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與《“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等進行了動態銜接。
《規劃》總結了“十三五”時期航空物流發展成績。具體表現為發展規模較快增長,發展質量和效益較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2020年貨郵運輸量、貨郵周轉量分別完成676.6萬噸、240.2億噸公里,規模穩居全球第二,“十三五”時期年均增速分別高于全球年均增速2.2、6.5個百分點。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航空物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降本增效為核心,堅持安全發展底線與智慧民航建設主線,加快航空物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強服務、強保障、強治理,建設規模領先、安全可靠、智慧先進、優質高效的航空物流體系,拓展創新鏈、延伸產業鏈、穩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為健全現代流通體系、暢通雙循環提供有力支持,為建設多領域民航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明確,推進“十四五”時期航空物流發展,要堅持市場主導、安全可靠、系統觀念、平急結合、創新融合五項工作原則。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初步建成安全、智慧、高效、綠色的航空物流體系,航空物流保障能力顯著增強,降本增效成效顯著,體系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航空物流對高端制造、郵政快遞、跨境電商等產業服務能力持續提高。《規劃》還從“規模領先、安全可靠、智慧先進、優質高效”四個方面設定了12個“十四五”時期航空物流發展預期指標。
近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發布《全國供銷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將基本構建起骨干網、省域網、區域網與信息平臺相互交織、互為支撐、融合發展的供銷合作社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到2025年,全系統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服務能力顯著增強、行業影響力明顯提升,在國家冷鏈物流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將充分發揮組織體系和經營服務網絡優勢,構建以骨干網、省域網、區域網與信息平臺(簡稱“三網一平臺”)為主架構的供銷合作社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在農產品主產區,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依托系統縣域城鄉融合綜合服務平臺,建設600個縣域產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每個中心帶動多個田頭保鮮倉,形成縣鄉村三級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在農產品重要集散地區,圍繞節點城市和供銷合作社系統年交易額億元以上農產品批發市場布局,建設100個農產品冷鏈物流樞紐基地;在銷地,依據消費特點和需求,依托系統連鎖超市、農產品市場和電商平臺等流通企業,建設200個以中央廚房、生鮮電商等業務為重點的城市銷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