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巍
我國體育經紀人制度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經紀業績和成功經驗,發揮了連接體育文化產業下游客戶與上游供應商的作用。為規范體育文化市場,必須強化針對體育經紀活動的監管力度,制定嚴格的市場準入標準,以確保我國體育文化產業獲得健康、快速發展,逐步引導體育經紀人在遵守體育健身娛樂實質的基礎上,深入挖掘體育產業的經濟潛能,建立健全體育產業的市場運行機制。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擴大,為推動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面向大眾普及高層次體育健身技能,必須推出高品質的商品化體育產品與相關服務,引入經紀人管理機制,進行范圍較廣的社會宣傳活動,讓集體化的體育競賽或表演活動獲得更多觀眾,擴大此類賽事活動的經營收益,提升周邊體育產品的銷量,如體育服裝、健身器材等,向不同行業輸出體育勞務。改革開放以后體育文化產業的經營收益逐年增加,國內體育文化產業的總產值超過2000億人民幣,并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是具備較大發展空間的朝陽產業,能夠吸納大量社會資金,可成為新時代國民經濟的增長點。
走向繁榮的體育文化產業可帶動國民消費,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我國第三產業獲得快速發展。科技的發展與先進信息技術的普及改變了多數群眾的生活方式,人們獲得了更多的閑暇時間,有機會參與休閑健身活動并觀看體育賽事[1]。通過觀看對抗性較強的體育比賽,觀眾能夠有效調節內心情緒、釋放心理壓力。體育文化產業中熱門商品的銷售量較大,經營活動的經濟回報較多,市場準入門檻較低,為規范市場經營,做好行業管理,必須做好對體育經紀人的培育、訓練工作,保證國內體育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完成基本的體育賽事前期籌劃、經營、宣傳等工作,提升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讓受到投資人資助的體育賽事出現在更多觀眾面前,實現體育賽事主辦者與投資人的雙贏。
隨著體育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與經營方式的變革,體育經紀人制度應運而生。體育經紀人主要負責處理和各類體育賽事有關的體育經紀活動,規范相關經濟交易,和投資人與品牌管理者、賽事主辦方進行交涉,并從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與傭金。體育經紀人必須按照國家規定接受訓練與職業培訓,在獲得合法資格后,才能負責承攬經濟業務、參與體育文化市場的交易活動,并為代理商提供法律或經濟服務,如幫助賽事主辦方安排體育比賽活動、管理體育投資、搜集并加工行業信息、為運動員提供保護和教育等,盡可能地維護運動員與體育賽事主辦方的利益。體育經紀人多來自體育經紀人公司,能夠為運動員提供充足的行業資源,將高水平的運動員輸送到國內外的高端體育競技賽事中,可推動體育文化產業的規范化發展[2]。體育經紀人是現代體育文化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交易中介,其可在體育市場的交易活動中,發揮報價、議價、組織多方協商的作用,整合、匯聚行業內的多種經營要素,如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產業信息資源等,建立穩固的流通機制,讓運動員獲得更多經濟收益,提升表演賽或其他類型體育賽事的曝光度與社會影響力,滿足體育市場消費者的需求。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之后,市場化經營機制與職業經紀人制度被引入到體育事業的發展中來,使體育的經濟功能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效益。參加體育賽事的職業或半職業運動員能夠在體育經紀人的幫助與指導下制訂自身的職業發展計劃,和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團體進行商業合作與談判,在把握個人職業發展空間的前提下選擇條件較好的商業體育合作項目,獲得最大經濟收益。體育經紀人還應提前為運動員設計退役后的工作方案與學習規劃,使之獲得更多就業機會,并幫助體育團隊或體育賽事主辦方搜集、尋找具備一定發展潛能的運動員,使之和體育組織簽約,獲得職業化的訓練,完成廣告策劃、體育文化項目經營規劃、商務談判等各項基本工作。現代體育經紀人的經紀活動逐步擴展到金融、技術、企業產權、賽事轉播權等不同領域,經紀人團隊的規模逐步擴大,推動了國內體育產業的發展,開發了我國的體育用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體育文化產業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賽事主辦方必須依賴社會力量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以體育經紀人為主導力量,引領我國體育聯賽走向職業化發展道路[3]。體育經紀人必須幫助運動員制訂職業發展計劃,使之學習更多專業體育技能,幫助運動員辦理轉會、報名參賽等各項基本手續,合理分配運動員在團體性體育賽事中獲得的獎金,完成基本的事務性工作,和其他運動員的經紀人進行深度交流,把握商機,制造影響范圍較廣的熱門體育賽事,引導社會輿論變化方向,提升國內體育賽事對廣大群眾的吸引力。例如,經紀人可與體育賽事主辦方或地方體育管理部門建立合作關系,舉辦獨具特色的區域體育賽事,推出富有競爭力與影響力的體育品牌,引入多種球類或田徑類運動,將發達地區的優秀運動員引入到偏遠地區,使之參與地方體育賽事,促進不同地區體育運動團體與社會組織之間的交流互動,制定、完善體育聯賽組織規則與管理制度,定期組織開展專業性較強、水平較高的職業聯賽或區域競賽,開發分布于不同地區的體育資源,提升部分大型體育比賽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優化現有的體育賽事管理機制,構建市場化、社會化的體育產業管理制度,實現企業與體育團體的深度合作,間接促進體育表演業的進步與發展。
體育經紀人能夠發揮強化運動員專業素質、匯聚加工多方信息的作用,和體育賽事主辦方與投資人進行商業交易,為體育產業輸送高素質的人才,幫助委托人獲得更大的經濟收益。體育經紀人制度是隨著體育文化市場的擴大而逐步成熟的制度,能夠推動現代體育文化產業的職業化發展進程,合理調配社會資源,在滿足觀眾觀賞體育賽事的文化鑒賞需求時,也可發現體育運動員中有潛質、掌握高層次技能的優秀人才,并為此類運動員選擇擁有優質產業資源的俱樂部,安排運動員參加國內外的各類專業性體育賽事,組織社會宣傳,讓相關體育賽事獲得投資人與服務供應商的重視,匯聚來自社會不同領域的力量,達成由市場出資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產業發展目標[4]。例如體育運動員的經紀人可在常見的全國性球類聯賽中發揮傳遞信息、組織多方協商的作用,做好運動員與體育組織的管理工作,提升體育比賽的質量,使之具備更為突出的觀賞價值,帶動運動員市場知名度的提升,創造一個有利于國民體育事業進步的行業環境。體育經紀人應當站在整體性角度分析各類體育賽事的經濟價值,把握運動員的職業發展趨勢,預測其競技成績的變化,從不同渠道入手,深入挖掘體育產業市場資源,實現體育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使運動員能夠獲得最適合自身利益與發展的俱樂部,避免體育市場資源的閑置與浪費。
體育經紀人必須負責與賽事主辦方、體育服務供應商進行商業談判,為運動員爭取到最佳的待遇,完成運動員委托給自身的各項基本事務性工作,和體育文化市場中的投資人、監管人員進行交流,為運動員爭取到參與大中型體育賽事的機會。在運動員參與體育賽事的過程中,經紀人應當發揮自身能力,妥善安排運動員的食宿,為運動員恢復競技狀態、提升身體素質創造良好的環境[5]。體育經紀人必須在比賽結束后在國內各大新媒體平臺組織投放廣告,宣揚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的優異成績,為運動員尋找贊助商,塑造運動員的社會形象,使之獲得來自社會各界的重視與歡迎。運動員可與廣告商進行合作,參與拍攝宣傳國產體育文化產品或服務的廣告,廣告商可借助體育運動員的形象宣傳新產品、新服務,間接地弘揚愛國主義思想與體育競技精神。
現代體育市場中的經紀人必須掌握經濟、商業投資理財、文化宣傳等不同領域的專業技能,熟悉社會各個行業的周轉方式,能夠利用專業化的體育知識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運動員可能獲得的競賽成績。然而國內部分體育經紀人的專業素質不高,大量無證照的非專業人士參與到了體育文化建設事業之中,導致經紀活動的專業性、合理性下降。我國體育經紀人的起步較晚,各項制度體系并不健全,缺乏對體育經紀人的有效監督與管理,國內體育文化產業管理制度不具備應有的全面性,難以約束體育經紀人的活動。體育經紀市場中可用的高素質人才數量較少,素質全面、了解核心業務處理方式的人才不多,大量優質人力資源流入發達國家,部分國內的大型體育賽事被國外的體育經紀公司所把持。
部分運動員所聘請的體育經紀人并未接受過專業性的系統訓練,難以根據實際情況為運動員爭取經濟利益,一部分體育經紀人習慣于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在商業合作活動中一味地追求個人經濟收益,無節制地炒作運動員或某些低水平的體育賽事,嚴重影響了體育文化市場的秩序。體育經紀人培訓活動的質量較低,訓練時間較短,無法使從業者學到更多專業知識,教學內容的覆蓋范圍較為狹窄,僅能教會經紀人如何組織體育賽事宣傳活動。由于行業準入機制不健全、培育模式的實際效用較低,阻礙了體育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
國家體育管理部門必須和地方司法部門、商業管理部門進行合作,重構監管制度,規范體育經紀人證照辦理程序,對從業者提出較高的行業準入標準,提升對體育經紀人的專業素質要求,做好頂層制度設計與優化工作。對體育經紀人的活動進行不間斷地監督管理,并要求經紀人定期向體育部門上報運動員的最新情況,提交完整的商業項目合同書,由專業法律人員進行審核。體育部門必須建立完善的行業審查制度,審查體育經紀人的從業資格,規定經紀人應當享有的各項基本權益,限制其獲得的傭金占經濟收入的最大比例,構建統一的行業經營標準與管理規則,讓行業協會、社會志愿者組織發揮全方位的聯合監督職能,進一步凈化產業發展環境。
為強化體育經紀人的綜合素質,使之具備較強的服務能力,必須使得現有的經紀人培育機制和國際體育行業通行標準接軌,引入科學化的體育經紀培訓制度,吸納來自國內外的先進人才培育經驗,規范具體的服務方式、項目運作流程,在擴大體育經紀產業規模的同時,強化國內體育經紀公司的競爭力,在組織短期培訓活動的同時,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職業化人才培育制度,吸納來自高等院校的社會資源,在高校設置與體育經紀人服務范圍相對應的專業,為體育文化產業輸送高素質的人才。體育管理部門必須根據產業發展情況調整資格證書的獲取標準,培育能夠滿足用人需求的人才。為提升社會資源利用效率,還可組織短期的經紀人業務培訓活動,讓從業時間較長、經驗豐富的專家向從業時間較短的經紀人傳授工作經驗與管理方法,讓經紀人系統地學習從事一般經紀活動所需的經濟和法律知識,使之了解體育市場,把握委托人和合作方的需求,在實踐中尋找更多商機。
地方政府必須放寬對體育經紀市場的管理,避免從整體層面對體育產業的發展施加過多的行政干預,而是順應現代體育文化產業精細化、職業化的發展潮流,轉變管理理念,讓市場的自發性調節力量主導體育經紀產業的發展。體育部門必須秉承政企分開的理念,制定推動體育文化產業市場化發展的政策,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行業經營環境,吸納企業、社會團體與組織以及個人參與到體育產業發展中,讓多個社會行為主體貢獻各自的力量,繁榮體育產業,實現“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力與“自下而上”的內部自我發展。
為推動我國現代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完善的體育經紀人培育機制,面向體育文化產業供應具備較高素質、能夠組織專業化體育活動的人才,有關部門應當明確體育經紀人操作細則,頒行配套的管理條例,定期對體育經紀人的專業素質進行考核,推動我國體育經紀業的規范化、職業化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