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啟家
(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 經開部,高級經濟師,廣西 南寧 530029)
鐵路專用線(以下簡稱專用線)運輸業務是鐵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提升鐵路貨運服務質量[1]。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寧局集團公司)管轄西南四省(自治區)部分鐵路良好區域,鐵路專用線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會影響貨運到發量及經濟效益,針對專用線管理現狀及存在的不足,積極尋求應對措施的思考,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提高鐵路運輸業的競爭力。
南寧局集團公司管內專用線220條,其中專用線194條,專用鐵路26條;按使用標記分類為A類85條、B類124條、C類11條;按產權性質劃分,路產專用線48條,其中機務部14條,工務部13條,經營開發部10條,車輛部5條,工程局5條,保衛部1條,占比為22%,非路產專用線172條,占比為78%。
南寧局集團公司鐵路管理依據《鐵路專用線專用鐵路管理辦法》(鐵運〔1995〕107號),《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接軌管理實施細則》(寧鐵科信〔2019〕200號),《鐵路貨物運價規則》(鐵運〔2005〕46號),《關于公布翻卸車維檢費機車出租費貨場場地出租費三項貨運雜費的通知》(鐵運〔2008〕87號),《中國鐵路南寧局專用線出租管理辦法》(寧鐵貨〔2017〕197號)等制度開展管理業務。由于專用線涉及的地區較多,運輸貨物品類各有不同,大部分專用線企業是獨立于鐵路運營管理之外的實體,給鐵路貨運部門的管理帶來問題和隱患,影響到鐵路貨運部門的貨裝質量。目前,南寧局集團公司專用線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鐵路專用線專用鐵路管理辦法》(鐵運〔1995〕107號),《鐵路貨物運價規則》(鐵運〔2005〕46號),《關于公布翻卸車維檢費機車出租費貨場場地出租費三項貨運雜費的通知》(鐵運〔2008〕87號),《南寧鐵路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安全監管辦法(試行)》(寧鐵監管辦〔2010〕5號),《南寧鐵路局鐵路貨車延期占用費核收暫行實施細則》(寧鐵貨〔2011〕135號),《南寧鐵路局鐵路專用線共用管理辦法》(寧鐵貨〔2015〕4號)等既有貨場設施出租依據均為2016年前制定,導致新的市場化經濟新形勢下專用線管理缺乏現代制度依據,存在管理過程有的環節不夠明確、造成路企職責不清,發生問題容易互相推諉,影響專用線運輸的效率、效益及貨運安全,亟需建立完善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
南寧局集團公司對運營的專用線管理要求每年簽訂“運輸協議”“安全協議”開展運輸業務,主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鐵路專用線專用鐵路管理辦法》(鐵運〔1995〕107號)、《鐵路貨物運價規則》(鐵運〔2005〕46號)的有關規定,協議格式條款和內容沒有經過充分補充完善,協議內容存在疏漏;運輸、安全協議分別由貨運、運輸部門與專用線企業簽訂,存在結合部問題,不適應貨物運輸管理的需要。另外,路產專用線簽訂運輸、安全協議存在把關不嚴,有走過場現象;部分專用線管理未納入貨運營業部管理,未納入《貨運管理細則》中,存在管理盲區。
目前南寧局集團公司路產專用線的資產權屬分別歸屬于土地、工務、供電、經開等部門,存在租賃管理辦法管理職責不清的情況,管理模式存在著較多結合部、聯動少、監督存在盲區等問題,發揮不了合力;管轄的廣西區內,以及廣東西部、貴州黔西南州及湖南零陵等鐵路地區,經濟發展不一,且出租費率為2005年擬定的且未收取線路運維費用,普遍低于當地物流租賃費率,存在租賃費率與市場脫節,不能全面盤活路產專用線資源,影響經濟效益。
自鐵路局改制為集團公司后,職教部門職能有所調整,專用線貨運員、運輸員(指專用線辦理交接檢查、貨物運輸相關業務及監裝監卸的人員)所持有的《鐵路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和《鐵路專用線企業運輸員業務培訓合格證》不再由貨運中心頒發,造成專用線貨運員、運輸員培訓存在盲區,造成企業方貨運員、運輸員持續培訓及人員變動后沒有及時補齊并進行培訓,存在無證上崗的現象。
目前南寧局專用線管理只通過《專用線專用鐵路名稱表》(專用線管理系統)進行,部分專用線內未設置貨運票據電子化,只是依托接軌站或貨場營業部在采集專用線貨運作業信息,從而使出租的專用線未實現采集到發貨物數據的實時性。貨運租賃業務管理的招租公告,客戶申請,招租結果公示、提報申請和審核、匯總統計等程序均處在原有的紙質操作,不利于公開、公平、公正進行租賃業務開展,嚴重影響鐵路服務質量。
從實際情況出發,集中貨運、運輸、工務、經開等多個部門的力量,充分調研各管轄地區專用線到發貨情況及企業方的意見,對專用線管理提出以下思考。
要在集團公司層面上,對制約專用線管理的《南寧鐵路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安全監管辦法(試行)》(寧鐵監管辦〔2010〕5號),《南寧鐵路局鐵路貨車延期占用費核收暫行實施細則》(寧鐵貨〔2011〕135號),《南寧鐵路局鐵路專用線共用管理辦法》(寧鐵貨〔2015〕4號)等相關管理辦法進行整合為一套管理辦法,對管理機構及職責、運輸人員培訓、線路名稱管理、改造業務開辦、共用管理、作業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內容進行規范,修改后的管理辦法更加貼近現場管理的實際。管理辦法完善后,在集團公司范圍內全面開展自查,檢查專用線管理文電、管理臺賬、協議簽訂、業務開展及安全管理情況,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建立問題庫,逐項整改,形成閉環管理。
鐵路與專用線企業簽訂協議是落實雙方的責任前提,也是明確雙方在租賃關系中的義務和權利,為保證專用線的規范運營及安全穩定,消除集團公司管理部門結合部問題,必須高度重視。要重新擬定協議,把運輸、安全協議合二為一,具體包括專用線基本情況、雙方的權利義務、設計運量、運輸能力、共用管理、貨物運輸組織、路企交接、取送車及裝卸車作業、安全事項、免責條款、協議爭議的解決方式等條款,企業對條款有異議的,鐵路方組織與專用線企業進行現場寫實,達成共識,使專用線協議更加適應鐵路運輸經營需要及安全需要。
鐵路專用線管理中把握運輸安全極為重要,應嚴格按照新專用線管理辦法的職責分工進行運輸運營管理,應切實簽訂好專用線運輸安全協議,杜絕無運輸安全協議運營,規范運輸安全協議具體條款內容、特別是規范協議中的裝載加固、運輸品類、運輸設備、貨車管理、施封管理、行車管理、機車管理、安全風險管理、事故處置等安全內容。協議簽訂后,應嚴格執行協議條款,企業方安全管理人變動后應及時補齊并培訓合格,認真履行安全責任。鐵路安全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專用線安全管控,把專用線納入貨場管理,體現在《貨運管理細則》中,并定期或不定期針對管轄專用線開展檢查,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同時,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及時處置,做好閉環管理,全面提高專用線安全管理水平。
為理清專用線租賃管理職責,解決交叉監管和監管空白等問題,集團公司層面要重新修訂專用線租賃管理辦法,重新梳理各部門的租賃管理職責,發動貨運部門主觀能動性,并與資產權屬部門及監管的財務、科信、監察等部門相互配合,采取聯動機制,充分掌握路產專用線使用情況,在不影響使用管理單位生產需要或閑置的專用線,向社會公開招攬承租方,經使用單位或產權單位黨政聯席會集體研究,送符合出租條件的專用線審批材料至所管轄貨運單位審查鐵路運營辦理范圍,再提報到南寧局集團公司貨運部,組織審核后批復。要根據管轄專用線區域的特點,走訪當地鐵路貨源市場,充分調研市場情況,分析鐵路運輸市場潛在優勢,加強與新老客戶良好溝通并宣傳鐵路運輸優勢。對擬出租的專用線,認真研究鐵路出租業務的規章及辦法,擬定與市場接軌的出租費用及線路運維費用,經公開招租公示、競價方式擬定承租方,最后與客戶簽訂租賃合同、運維合同、運輸安全協議,履行出租項目,全面盤活專用線資產。
專用線貨運員、運輸員素質直接影響到運營質量,應在管理辦法里制訂相關條款,提出規范管理要求,由貨運單位職教部門進行崗前資格性培訓,經考試合格后分別發放《鐵路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和《鐵路專用線企業運輸員業務培訓合格證》并持證上崗。培訓單位對已取得《鐵路專用線企業運輸員業務培訓合格證》的企業運輸員每兩年進行一次適應性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貨物受理、承運、交接檢查、監裝卸、重點貨物裝載安全、車輛防溜,人身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內容,具體內容要符合專用線貨物運輸品類,設備設施及企業運輸員配置情況。路企雙方應商定日常技術業務學習和培訓辦法,結合鐵路運輸文電要求和現場作業實際,定期組織對規對標活動和業務考試,全面提高專用線專業人員技能素質。
專用線運輸業務是充分利用企業建設專用線的倉儲資源融入倉儲社會化,推進鐵路運輸、倉儲現代化管理。在全路全面推廣鐵路貨運票據電子化的基礎上,推進專用線貨運作業區域信息采集,加強出租專用線大數據分析,動態掌握貨運量、運輸品類、運輸條件、運輸需求、運輸能力、生產資源、安全生產狀況等基礎信息,更好最大限度挖掘設備、運輸及倉儲能力;發揮貨運安全評價系統作用,強化專用線日常安全檢查量化,做好分析,解決安全隱患問題;充分利用互聯網管理系統完成專用線租賃業務管理的招租公告,客戶申請、逐級提報申請和審核、招租結果公示、匯總統計等程序工作,使租賃工作真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推進專用線運輸作業及運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南寧局集團公司不斷提高專用線管理水平,適應運輸結構改革的市場化需要。南寧局集團公司充分利用既有專用線,吸引社會資源,重新定位路企在鐵路貨物運輸經營、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關系,建立并完善專用線管理制度體系,充分發揮南寧局集團公司管轄的西南出海大通道、國際鐵路港區域優勢,借助現代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專用線管理水平,促進鐵路貨物運輸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