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陰縣農業農村局 張丹
合理施肥是農業生產中提高產量、增加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多種微量元素肥料紛紛涌入生產資料市場,品種名目繁多,群眾在選擇時無所適從,常常出現盲目跟風購買的現象。為確保農民用上增產效果明顯、效益最佳的微量元素肥料,保護農民及廠家的利益,特探討硒肥對保護地大棚冬棗的影響,進一步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工作,進而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湯陰縣土壤肥料工作站在測土配方施肥的基礎上開展了本次試驗。
供試作物為冬棗,選擇當地主推品種——九月青作為供試品種。
1.河北省深州市中農凱勝微量元素廠生產的(含有機Se ≥6.0 g·L-1)液體硒肥。
2.氮肥選用河南安陽化肥廠生產的含氮(N)46.3%的尿素,磷肥選用河南衛輝化肥廠生產的含磷(P2O5)12%的過磷酸鈣,鉀肥選用俄羅斯生產的含鉀(K2O)50%的進口硫酸鉀。
試驗于2020 年2 月安排在湯陰縣韓莊鎮李家灣三禾農莊的大棚內。土類為潮土,質地為中壤土,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勻(見表1)。

表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設2 個處理,3 次重復,小區面積30 m2。處理1 為對照田,噴清水;處理2 施用含有機硒不低于6.0 g·L-1的硒肥,稀釋400 倍液于幼果期開始噴施,共噴施3 次,每次間隔10 d。
試驗田冬棗于2020 年2 月3 日進行大棚苗栽,于2020 年10 月30 日大棚蓋膜,2021 年4 月9 日和5 月11 日各噴灑1 次硒肥,2021 年8 月11 日開始采收,2021 年8 月20 日采收結束。采收果實時每個處理選取3 個3 m2的樣點進行定點實收累積計產,同時進行田間調查與考種。產量系8 月11—20 日采收產量總和。試驗除按方案要求的噴施硒肥或清水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保護地大棚冬棗大田生產一致。

表2 保護地大棚冬棗生育期調查
試驗對大棚冬棗的苗栽期、開花期、幼果期、膨果期、開始收獲期、收獲結束期等生育期數據進行了記載。由表2 可以看出:硒肥改善了保護地大棚冬棗的生長發育期,噴灑過硒肥的冬棗比未噴灑過硒肥的冬棗膨果期、成熟期各提前2 d。
試驗對每667 m2大棚冬棗的密度、單株結果數、30 果質量等成產因素進行了記載并對比分析。由下頁表3 可以看出:硒肥改善了保護地大棚冬棗的成產因素。噴灑過硒肥的冬棗比未噴灑過硒肥的冬棗單株結果個數增加10,噴灑過硒肥的冬棗比未噴灑過硒肥的冬棗,30果質量增加0.033 kg,這說明噴灑硒肥具有增加保護地大棚冬棗單株結果數和單果質量的作用。

表3 保護地大棚冬棗田間調查與考種統計

表4 保護地大棚冬棗產量結果統計
試驗對大棚冬棗的小區產量、折合每667 m2產量等進行了比較和分析。由表4 可以看出:硒肥提高了保護地大棚冬棗的產量。噴灑過硒肥的冬棗比未噴灑過硒肥的冬棗每667 m2增產102.2 kg,增長率為6.2%。
通過記載每667 m2大棚冬棗的產量、產值、投入、凈收入、產投比及硒肥和人工費用等對試驗大棚冬棗進行經濟效益分析。由表5 可以看出:噴灑過硒肥的保護地大棚冬棗比未噴灑過硒肥的冬棗每667 m2凈收入增加2 252.8 元,噴灑過硒肥的冬棗比未噴灑過硒肥的冬棗產投比每667 m2增長0.2,這說明硒肥具有增加保護地大棚冬棗凈收入及產投比的作用。

表5 保護地大棚冬棗每667 m2 經濟效益分析
由以上結果分析可以得出:一是噴灑硒肥可使保護地大棚冬棗膨果期、成熟期提前;二是噴灑硒肥可以增加保護地大棚冬棗的單株結果數和單果質量;三是噴灑硒肥可以增加保護地大棚冬棗的產量,每667 m2增產102.2 kg、增加凈收入2 252.8 元,經濟效益較好;四是噴灑硒肥可以增加保護地大棚冬棗的產投比。
因此,建議農戶在對保護地大棚冬棗進行施肥時適時噴施硒肥,積極推廣保護地大棚硒肥噴灑技術,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