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業農村科技教育中心 丁紅
無公害蔬菜指蔬菜在種植過程中沒有受到有害物質污染,其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高毒農藥,蔬菜中的硝酸鹽、三廢有害物質的含量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對人體不會產生危害,蔬菜外形整齊、發育良好、口感俱佳。河南省是農業大省,糧食產量占全國的 10%,同時也是蔬菜大省,蔬菜種植面積超過166.67 萬hm2,位居全國前列。河南省作為我國蔬菜的主要產地,每年為全國提供不同種類的蔬菜,滿足消費者對蔬菜的需求。為提高蔬菜的質量,河南省大力推廣無公害蔬菜,無公害蔬菜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
無公害蔬菜對生產環境的要求比較高,種植區域的水、土壤不能出現污染,以滿足無公害蔬菜種植的要求。首先,無公害蔬菜的生產基地選址盡量遠離工業區和醫院等污染源,選址應在當地盛行風的上風向,避免受到上游的企業的廢水、廢氣、廢渣污染,造成水、土壤和大氣環境中的有害物質超標,被蔬菜吸收,從而造成蔬菜中殘留的有害物質超標。在選址的時候,需要檢測生長區域的土壤、大氣環境和水質是否符合無公害蔬菜的生長要求。其次,遠離生活區、農村居民區,這些區域產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廢水比較多,很多垃圾沒有經過無公害處理,直接被堆放在河邊、公路邊,其中的污水會滲透到土壤和河流中,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此外,根據蔬菜的生長需求,盡量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生產基地。
河南省位于黃河中下游,處于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區域,這里春季氣溫回升速度快,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干燥,冬季寒冷,全年無霜期為208~290 d,適合蔬菜的生長發育。這里氣候復雜多變,北部地區容易出現春旱,東部平原容易出現夏旱,南部地區容易出現洪澇災害。因此在選擇蔬菜品種的時候,必須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從而確保蔬菜的質量與產量并盡量選擇本地的蔬菜品種。本地蔬菜品種在長期栽培過程中,已經適應了當地的氣候環境和水文條件,有助于蔬菜的生長,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減少農藥用量。
水肥管理是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關鍵,只有滿足蔬菜生長對水分和肥料的需要,才能促進蔬菜的生長發育,提高蔬菜的抗病蟲害能力。蔬菜播種后,需要澆水,使其濕透表面的土壤,達到保溫保濕的目的。苗期需水量比較小,可以適當保持干燥,有助于蹲苗。開花結果期對水的需求量比較大,需要及時澆水。如果出現干旱情況,要根據土地墑情及時澆水。在生長過程中,還需要定期檢測灌溉水的水質,核驗灌溉水是否存在有害物質超標的現象。無公害蔬菜應以施有機肥為主,施肥前需要檢測土壤中各種養分的成分含量。根據種植蔬菜對營養元素的需求特點,及時補充各種養分,促使蔬菜早日成熟上市。夏季如果降雨比較多,在雨季需要及時排水,以免菜園的積水過多,滋生病蟲害。
無公害蔬菜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應盡量選擇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防治病蟲害。如果病蟲害嚴重,需要使用化學藥劑,盡量選擇低毒高效的農藥,避免蔬菜中農藥殘留物超標,使蔬菜品質不合格。農業防治主要是通過選種、深耕、輪作以及菜園管理等方面措施,為蔬菜的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概率。蔬菜選種的時候要選擇抗逆、抗病害比較好的品種,蔬菜必須采用輪作模式,盡量避免同類蔬菜連作,以免造成土壤結構失衡,病蟲害嚴重。冬季播種前,需要翻耕土壤,進行曬土,可以殺死部分越冬害蟲。在蔬菜生長旺季,需要定時清理菜園的雜草、病株、黃葉,并將病蟲株帶出大田進行無害化處理,以免感染菜園的其他蔬菜。生物防治是通過一種生物抑制另外一種生物,達到以蟲治蟲、以菌治菌的目的。如蘇云金桿菌可以治理十字花科蔬菜的菜青蟲、小菜蛾,出現小菜蛾、斜紋夜蛾可以投入赤眼蜂,赤眼蜂可以寄生在害蟲體內,抑制害蟲生長發育,達到消滅害蟲的目的。物理防治是通過光、電、聲波等方式消滅害蟲,這種方式不需要使用化學藥劑,是一種無公害防治措施。最常見的方法就是頻振式殺蟲燈,這種頻振式殺蟲燈可以根據害蟲的趨光性,設置害蟲喜歡的燈光,吸引害蟲靠近,一旦害蟲靠近高壓電網,立即被殺死。
無公害蔬菜在進行采摘時,要注意不碰傷損壞蔬菜、在清洗蔬菜時,要使用安全的清潔水,避免對蔬菜進行二次污染。除此之外,包裝也要規范化,嚴格按照《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的規定,避免使用化學合成類防腐劑,以免對蔬菜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