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龍
網球運動是一項具有深厚人文歷史與文化底蘊的運動,越來越多的高校將網球運動引入教學內容當中,嘗試推廣網球運動文化。但是,就當前網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而言,其形勢并不樂觀,在教學環境、運動發展條件、運動文化普及等等一系列的條件配套上都無法充分滿足網球運動發展的需要,如何滿足網球運動文化發展的需求問題成為當前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眾所周知,網球運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紀,而其廣泛普及和發展主要在英、美國家。進入2010年以后,網絡信息技術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各種各樣的宣傳媒介和途徑日益完善,網球運動文化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和擴散,影響力不斷增加。網球運動憑借自身的運動優勢和魅力,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一些高校還開設了網球運動的相關課程,有效促進了我國網球運動文化的發展。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有一些矛盾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值得引起重視[1]。
社會大眾對網球運動及網球運動文化的熱情日益高漲,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各種途徑開始接觸并學習網球知識,積極參與到網球運動當中,體會到了網球運動的快樂。但由于我國網球運動文化引入年代較晚,發展也不系統,因此,導致了社會大眾對網球運動文化的理解認識并不完整深刻。尤其是當下,參與到網球這項體育運動當中的人更多的呈現年輕化趨勢,一些在校的大學生懷抱著對新鮮事物的渴望與期待,往往急于求成,又盲目相信網絡上傳播的一些并不準確,也不夠科學的自學網球教程,錯誤地投入到對網球運動的訓練當中。實際上這種急于求成和盲目投入很容易造成他們在未完全了解網球運動文化、未掌握正確的網球運動鍛煉技巧、未系統學習網球文化的相關知識等情況下參與運動,導致自身受到傷害,形成不可逆轉的肢體損傷或長期積累的傷病,這種傷害尤其是對于青少年人群存在巨大的威脅。
網球運動是一種對運動場地、器械、服裝等條件要求相對嚴格的運動,并不是在所有的場地和任意的環境當中都能開展的。根據國際慣例,網球運動一般要在專業的場地當中進行,在我國現階段各個省、市的網球專業場館并不多,在一些省會城市有零星分布,而一些非省會城市甚至沒有一家專業的網球運動場館,這對網球運動的開展非常不利。一些網球運動愛好者,往往苦于所在地區網球運動專業場館的缺失而逐漸喪失了運動的興趣。而還有一些網球運動場館,也因供熱或者其他方面的因素無法正常使用。有一些設施相對先進、環境較好的場館,其租賃的價位比較高,不能照顧到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對于一些已經開設網球運動課程的高等院校而言,基礎的保障設施也未足夠到位,存在一些場地稀缺、教具不足的情況。
我國網球運動的發展速度較快,國家也開始重視到了這一點,開始在各大高校開設網球運動與網球文化相關的基礎課程,致力于培養更多的網球運動人才,擴充我國運動員隊伍的儲備。就目前而言,許多高校的確設置了網球運動文化的相關課程,也在校內開辟了網球運動場館,但是比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更為重大的問題在于,我國網球運動文化的師資力量團隊人才稀缺,執教的教師往往也缺乏系統的網球運動知識體系,有不少都是高校體育教師兼職。還有的學校外聘了一批網球專業運動員任教,這些專業運動員雖然具備網球專業知識和技能,但欠缺系統的教育背景,無法良好地開展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今后可以運用互聯網+手段與網球運動文化實體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網球運動文化的良性培養體系,將創造性的學習方法作為探索的重點方向,以解決上述問題。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我國現階段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網球運動都會是比較受到年輕人追捧和青睞的運動,而在全民健身大環境和相關政策的推動影響下,在各大高校日益完善的培養教育下,網球運動文化未來的發展將會是方向逐漸清晰、路線逐漸堅定、目標逐漸明確的,是總體向好的發展趨勢。現階段,應當正視我國網球運動文化起步晚,與其他國家有差距的現實,依靠創新思路,改變我國網球運動文化發展的現狀,打破常規思路,為網球運動文化發展尋找對策與出路。
當下針對網球文化的興盛與廣大人民群眾對網球運動文化的熱情,應當想方設法讓全民對網球文化的相關知識有系統地理解和深入地認識,以確保網球運動文化開展的基礎扎實。具體的做法可以參考以下幾個途徑:
一是通過電視臺、電臺、網絡平臺、直播連線等不同的方式,制作網球運動的專題節目,系統地為廣大網球運動愛好者普及網球文化發展的知識。從網球運動的起源到發展,從網球文化的相關賽事到運動規則,從網球運動的名人訪談到網球運動的趣味知識競賽,將網球運動文化更加立體生動地推廣到大眾面前。讓更多的人了解網球運動、熱愛網球運動,讓網球運動進入人們的心中,幫助他們有動力、有方向、有計劃、有常識地加入到網球運動當中去,避免因為對專業知識的一知半解而造成運動傷害,倡導更加科學化的網球運動。
二是通過城市文化營造網球文化發展的氛圍。眾所周知,在一些獲得過較高榮譽的國家級運動員的家鄉,往往會對這項運動產生正面積極的帶動作用,有些地區甚至會因為有這些榮譽運動員的誕生,而產生全民參與到這項運動當中的情況,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在我國的區域性長足發展都與體育明星的誕生有不同程度的關聯。因此,網球運動也可以參考這樣的發展特點來帶動區域性優先發展。比如我國取得較高成就的選手李娜,她的祖籍在湖北武漢,而湖北武漢本身也是經濟、文化、人文比較發達的地區,完全可以通過明星球員的個人效應,大力宣傳當地網球運動文化的優勢,突出區域化網球運動發展的長處,以此樹立幾個全國突出的網球運動文化基地樣板,孵化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人才培養機構,再由優勢城市的成績帶動全國網球運動文化的整體發展。
三是結合網絡發展的快速崛起,號召更多具有影響力的運動類博主、UP主、視頻剪輯手等,制作一批含金量高,科普性強,覆蓋面廣,受眾易于接受的網球運動文化宣傳講授視頻。通過更加趣味化、生動形象地講解和推廣來普及網球運動文化,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網球運動文化的內核,樂于加入到網球運動當中,帶動我國網球運動文化的整體發展水平和推廣水平。
網球運動文化想要得到長效推廣,必須要從根本上完善和擴充相關基礎設施和配套場地,讓更多的網球運動愛好者能夠享受到相對平價的場地服務。在這里有一個難點,我國人口基數十分龐大,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不盡相同,對于網球運動的普及程度和運動基礎設施及場地的需求量也就自然不同。如果只是一味強調多建設、多投入,在每個不同級別、不同發展水平、不同人口基數的區域都擁有同等量的網球運動基礎設施顯然是不科學的,也不現實的。因此,應當首先做好當地網球運動發展的基礎調查,對當地整體的網球運動宣傳開展水平、影響力、覆蓋人口數量、未來需求前瞻性等進行綜合評估,得出一個符合當地整體網球運動發展的基礎數據,再根據這一數據進行精細規劃,顯然是更科學,也更具備投入可能性的。
網球運動是專業性較強的運動,而且這項運動對人體的身體機能有長效的影響,是運動周期和運動生命力極強的一項運動。放眼全球來看,網球運動具有極強的世界影響力,全世界的網球運動愛好者對這項運動關注度是極高的。雖然我國網球運動在亞洲取得了相對不錯的成績,但網球運動的系統化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顯然是不夠完善的。我國網球運動的校園化人才培養體系尚未搭建全面,一些高校雖然注重了網球專業課程的開設,但是總是深陷在理論大過實際、師資力量水平良莠不齊、缺少實戰對戰經驗等問題的困擾之中,難以有所突破。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應當先從學校網球專業教育出發,制訂出一套從文化課到實踐課,從理論到實際,從興趣培養到專業化教育為一體的網球運動文化教育教學體系,完善師資力量團隊建設,強化本校體育力量教師團隊的網球專業化學習培訓,打造一支既能指導網球實戰,又能普及網球理論知識的雙師型團隊,完善校內網球專業人才培養體系[2]。此外,網球運動的推廣還要從娃娃抓起,要強化對少年兒童系統化網球技能的培訓,做好網球運動專業人才梯隊儲備工作,確保我國未來網球專業人才后繼有人。
隨著我國動漫產業的崛起,各類運動題材的動漫作品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這種推廣方式不同于以往單一化的體育運動商業化推廣,而是更多地將動漫的輕松、熱血、豪情與體育運動的專業知識、訓練故事、人物養成等集合為一體,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群體能夠從動漫當中了解到該項體育運動的魅力,從而積極投身到該項運動當中。日本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好,《灌籃高手》《棒球英豪》《四驅兄弟》等動畫片都是以某種運動項目作為主題來創作完成的,甚至連國內的一些動漫迷,都因此愛上了籃球、棒球和四驅賽車運動。中國動漫可以結合這種方式,推出與網球運動相關的動漫作品,帶動網球運動的商業推廣,并研發一些棒球動漫相關的周邊產品,比如:手辦、漫卡、文化衫等等,都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拓寬網球文化的傳播途徑,挖掘我國網球運動文化的周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