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鄧劍鋒
汽車專業領域職業技能等級1+X證書標準中,汽車美容裝飾與加裝改裝服務技術初級技能要求與汽車美容與裝飾課程內容相當貼切,主要包括20個工作任務內容,分別是:全車外部清潔護理、全車內飾清潔護理、發動機的清潔養護、汽車底盤清潔護理、汽車底盤裝甲護理、車身漆面拋光打蠟、儀表真皮加裝護理、座椅真皮加裝護理、門板真皮加裝護理、皮革部件清潔護理、輪胎更換平衡作業、車輪清潔上蠟護理、全車車輪檢查互換、車輪破損修補作業、四輪定位檢測調整、前擋玻璃貼膜作業、后擋玻璃貼膜作業、側窗玻璃貼膜作業、車身改色貼膜作業和車漆保護貼膜作業。
(1)汽車美容與裝飾課程的教學與生產實踐不能很好地對接。對于這門課的教學,教師往往先采用理論教學,然后再進行實踐教學,這樣就會造成學生在實踐時都忘記了理論知識,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方式老舊。在傳統的汽車美容裝飾課上,教師講述汽車美容裝飾的理論知識占總學時的比例較高,而實踐課時占比較小。但是,汽車美容裝飾是一門實踐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如此一來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3)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現實的教學課堂中,汽車美容裝飾課的教學依舊是采用填鴨式教學,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學生過度地依賴教師而忽視了自身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如此不利于學生實踐性的培養。
(4)教材不匹配,設備不完善。目前教材里所教授的內容相對于現實生活中汽車美容裝飾的發展已落后,同時,一些高校雖然開設了汽車美容裝飾這門課,但實踐教學設備配備并不完善,甚至沒有相應的設備供學生實踐學習,因此教學效果自然不理想。
(5)教師的專業素養參差不齊。這門課要求實踐操作能力較強的教師來講授,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授課教師的能力還達不到要求。
(1)建設汽車美容裝飾實踐教學基地。開設汽車美容裝飾專業的高校可以采取聯合培養的方式,共同出資建設汽車美容裝飾實踐教學基地,讓兩個或多個學校的學生都可進行實踐學習。同時,這些高校也可與當地的汽車美容裝飾企業進行聯合培養,簽訂相關合同,讓學生去企業的汽車美容裝飾基地進行實習。
(2)教學改革。對于實踐課時較少的問題,可根據教育部對實踐性課時的硬性規定來增加實踐課時,另一方面高校領導要認識到這一門課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進而修改該課的教學大綱,增加實踐教學課時。同時,也要注意理論知識的不斷革新,實時跟進汽車美容裝飾的熱點,及時更新教材。
(3)提高教師的技能水平。在高校開設這門課之前一定要注重提高教師的技能水平。根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第十二條: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落實教師5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從而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水平。
(4)實施“課證融通”。根據汽車1+X證書制度的汽車美容裝飾與加裝改裝模塊初級技能等級標準和教育部專業教學標準要求,結合行業崗位實際需求,將證書相關技能要求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中,優化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統籌教學組織與教學實施,深化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并積極組織編寫新型活頁式、微視頻網頁式等新式校本教材,提高教材的適用性和專業人才培養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汽車美容與裝飾課程與1+X證書銜接的教學內容設計見表1所列。

表1 汽車美容與裝飾課程與1+X證書銜接教學內容設計
學校可以通過培訓、評價使學生獲得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也可將汽車美容與裝飾課程考試與職業技能等級考核統籌安排,同步考試(評價),以減少教學內容的重復,技能等級成績可作為課程考試成績,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實現“課證融通”。
學生學這門課的最終目的是要與生產實踐進行對接。由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取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解決傳統教學與現實脫軌的問題。我校在進行汽車美容與裝飾課程教學實踐時,將課程教學搬入汽車生產性實訓基地,將學校教職工的車輛作為教學用車,讓學生們親自動手為教師車輛服務,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得到實踐。
1+X證書制度作為一項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和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制度,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產物。在1+X證書制度下,根據課證融通的理念,將相應的職業證書內容、標準及考核方法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重構專業課程體系,落實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考核評價體系,促進“三教”改革同步,培養復合型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技術人才,為行業發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