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燕 寒
課程導入
在施涂原子灰前的操作流程主要有漆面損傷評估、鈑金的修復整形(去除舊漆膜)、打磨羽狀邊、清潔除油和施涂底漆等。每一個步驟的成敗都直接影響到最后的漆面效果,因此對于每個步驟都要進行嚴格質檢。
漆面損傷評估受損范圍的誤差過大會直接影響原子灰整形的質量和效率。如果評估的受損范圍過小,在進行原子灰整形時,原子灰的施涂范圍將小于實際受損范圍(圖1),這樣就無法達到原子灰整形的目的,受損部位就修復不到原有的技術狀況;評估的受損范圍過大(圖2),原子灰的施涂范圍將大于實際的受損范圍,需要過多的原子灰整形時間,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勞動成本,同時也造成材料浪費。
汽車涂層的質量好壞,除了涂料本身的質量和施工工藝外,還與損傷的鈑金件表面的平整度有關。在某些特定區域可以用原子灰來彌補損傷表面的凹坑、焊疤、拉傷等缺陷,但過厚的原子灰會降低涂層的機械強度和保護能力,而且大多數原子灰與金屬的附著力比涂料差,如果膩子層過厚或者彈性不好,容易出現龜裂、起泡、脫落等問題,因此車身鈑金修復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最后涂層的質量。
要獲得高質量的涂層,必須具有合理的車身結構和高質量的鈑金件(圖3)。在汽車車身涂裝中要恢復原車面貌,其鈑金件表面必須做到張力適中,圓順平整、線條分明、過渡自然。焊疤過高可選擇用砂輪磨平,鈑金件上不能存在裂紋或孔洞等問題。鈑金件的凹坑深度不要超過1 mm,原子灰的厚度控制在2 mm以內。
羽狀邊的制作效果要求為:羽狀邊形狀規則,羽狀邊寬度大小能夠達到平滑過渡的要求(圖4),避免任何尖銳的邊角及臺階。如果沒有打磨成羽狀邊或羽狀邊處理不規范,會造成涂裝后出現原子灰印(圖5),嚴重時會造成原子灰開裂或脫落。
用除油布清潔所有臟污或灰塵后,使用氣槍垂直向鈑金件表面吹氣除塵,再使用噴壺將除油劑噴向待除油表面,等待幾秒鐘,待油脂浮于表面,用干凈的除油布擦拭干凈即可。確保已清除所有的臟污、灰塵及油脂;清潔不充分會使臟污或灰塵殘留在原子灰內,從而形成顆粒,降低板件表面的附著力;除油不充分會導致涂料脫落或起泡、魚眼(圖6)。
為了確保維修質量,如果所施涂的原子灰不具備防銹功能,建議施涂底漆,否則時間久了會使內部鋼板產生銹蝕,導致原子灰脫落。在施涂底漆時,可使用SATA底漆噴槍(圖7),依據涂料供應商的施涂要求進行操作,一般在裸金屬范圍內薄薄的施涂一層。如果底漆施涂過厚,則必須進行打磨。建議采用刷涂的方法,節省時間,效果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