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中強
(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鄭州 450000)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滿足基礎生活需求外,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自古以來,寶石都是高品質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至凈至純、資源稀缺的特性成為人們追求美好事物的象征。寶石除了經濟價值外還具有極高的美學特征,集自然美、藝術美和文化美為一體。為了突出體現其特有的美學風格,就要對寶石從工藝、質量、色彩、造型款式等方面進行美學審視,通過匠心獨運的設計體現其獨特的美學風格。由張月萍編著,浙江大學出版社于2020年3月出版的《珠寶美學》一書共分三章八節三十九部分內容,從美學的起源與演變、美學的類型與分類、寶石審美的起源與范疇等方面對寶石的設計美學進行了漸進式介紹。
寶石設計的美學風格主要是指寶石設計的藝術特征,是對寶石設計的款式和造型形式等進行探究,主要有古典風格、東方風格、民族風格和歐美風格等。在進行寶石設計之初,需要根據不同的寶石類別、設計師所要表達的文化內涵等內容選擇不同的美學風格,這就要求設計師全面了解寶石設計的美學風格,對美學的歷史起源及歷史演變等內容有全面的了解,掌握不同時期的美學思想,提高對美學風格的認知水平,結合當前人們的基本審美訴求、文化涵養等,有針對性地設計出符合當代人們審美需求和文化底蘊的寶石樣式。《珠寶美學》一書對美學的基礎理論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包括審美意識的研究途徑、起源、工具和變化發展,以及不同時代的美學思想等。由于寶石設計需要使用不同的工藝、材料,因此設計師設計出的寶石作品具有不同的色彩、款式,并根據不同的設計原則與審美訴求將寶石的美學風格展現出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與審美理念的變化,現今消費者對寶石設計有了更高的美感要求,不僅要求色彩、材質、款式簡約時尚,還要求充分體現寶石的自然美、藝術美和文化美,這也就要求寶石設計時要具備一定的人文精神與藝術特性,既能承載新時代的文化特質,也要具備與時俱進的美學效果。設計師能通過融入不同的美學設計方法、設計手段,以優美的線條與簡約時尚的造型表現出寶石作品獨特的文化內涵,與現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相貼合。
寶石設計的美學追求需要從寶石的顏色和質地、設計款式、寶石設計采用的工藝,以及在寶石設計時把握的基本原則等方面著手。
首先,要做到顏色與款式的統一協調,才能將寶石設計的藝術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寶石顏色和質地是寶石的自然屬性,無法因為人為干預發生改變,因此選擇更被人們喜愛的顏色才能將寶石的美充分展現出來。其次,要選擇合適的寶石設計款式,好的款式不僅可以將寶石本身的顏色和質地之美表現出來,還能充分體現出設計師對寶石的設計理念和文化故事,既體現設計的藝術美,也彰顯寶石的文化意境。為了選擇合適的款式,就要對美學的類型與分類有充分的了解,《珠寶美學》一書中第二章內容對珠寶美學的類型與分類進行了詳細闡述。藝術美大致分為象征型藝術、古典型藝術和浪漫型藝術。在進行寶石設計時要注意所要表達的藝術美類型,還要注意設計的創作理念的出發點,選擇從古典美學角度還是現代美學角度進行設計。選定寶石設計的美學類別后,就要在寶石設計中將色彩、線條、形態與美學設計原則進行比對,通過色彩對比、線條搭配、形態優化設計出優秀的寶石作品。
在進行寶石設計時,設計工藝也是體現寶石設計美學特征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求在寶石設計中保證款式的均衡對稱、對比調和以及多樣統一性等原則。一般寶石作品的紋理形態都有一定的差異,其中又有一定的共性,而均衡對稱性也就是差異與共性共存的一種美學設計原則。在寶石中找到一條中軸線,保證左右兩側與上下部分均等,這就是對稱的設計手法。寶石設計中的對比調和原則分為對比和調和兩部分,對比原則是將沒有共同點或具有相反狀態的兩種寶石通過不同的工藝手段加工處理后,將其差異性表現出來,甚至突顯其差異化的原則;調和原則則是將兩種特點相近的寶石通過切割、加工、鑲嵌、搭配等工藝處理后,盡可能縮小其間差異化特性,使其展現出融合協調之美。往往通過對比調和的處理手段可以打造出個性化的寶石款式,展現出寶石設計的特色之美。寶石設計過程中的多樣統一性原則是在寶石設計中將不同種類寶石的細微差異表現出來,并在美學風格上保持寶石設計的整體性與統一性,并能結合寶石的材質特點設計款式,進而體現出寶石作品的多樣化特征,使寶石作品具備更強的渲染力。
對大多數人來說,珠寶不僅僅是一件裝飾,更多的是記憶和情感的寄托。其他事物的故事可能并不能被記住,但珠寶盒內每件珠寶承載的故事如數家珍,具有濃烈的情感內涵,這是量產的工業化產品無法比擬的。
寶石是大自然歷經幾百萬年孕育的珍貴礦產資源,不同的地質形成條件孕育了不同種類的寶石,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晶型、硬度等。這就使得面向不同種類寶石設計的美學風格有著一定差異,因而寶石材質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設計理念、設計款式、加工工藝,以及寶石的美學風格。
對寶石進行定制化設計是當下的流行趨勢,定制化寶石設計的美學特征除了體現寶石本身的美學特征,更重要的是滿足顧客自身的需求,這需要顧客與設計師進行溝通,由設計師根據顧客的生活背景、年齡和性格特點以及配搭需求等,進行差異化設計,要將定制化內容作為珠寶設計的重點考慮內容,為其專門設計一款符合其身份且絕無僅有的珠寶首飾。一方面要選擇合適的材料、風格、款式,呈現出協調的美學特點,不會產生視覺沖突與整體突兀的問題。同時,還要考慮到不同環境與場景應用需求,賦予寶石飾品獨特的文化內涵與美學內涵,使寶石美學風格能在不同的場景環境中多元變化,彰顯佩戴者的美學修養。材質美是寶石的自然屬性之一,在寶石設計時要以不同的材料為基本依據,選擇相適應的美學風格,針對設計師要表達的文化內涵,選擇符合要求的款式和風格形式,利用相應的工藝技法,在傳統美學風格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設計出具有獨特個性、款式新穎且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作品。
寶石設計需要從寶石的顏色和質地、設計款式、寶石設計采用的工藝,以及設計的基本原則等方面入手,選擇適合的美學風格。在定制化寶石設計時,還要體現出個性化的差異性,才能設計出符合顧客要求的具有獨特美學風格的作品。
該書依據人類對于珠寶的審美歷史,將美學中的基本概念引入珠寶藝術領域,通過系統地闡述珠寶的自然美、形式美、技術美、藝術美、社會美,將珠寶藝術納入了美學范疇。作者還獨樹一幟地提出了“珠寶藝術的相融美學”這一概念,將珠寶與情感、文化、材料、工藝、氣質、場合、服裝、發型、妝容等相結合并實踐應用,作為其珠寶藝術相融美學概念的行為支撐。另外,還從人類熱愛美、相信美、崇拜美的天性入手,闡明了寶石的美育功能。該書是對寶石美學理論開展的一項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