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縣農業農村局 李國華
柘城縣位于豫東平原,總面積1048 km2,耕地面積7.07 萬 hm2,人口110 萬人,轄22 個鄉鎮(街道)。柘城縣先后榮獲中國千年古縣、中國辣椒之都、中國鉆石之都、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等稱號。位于該縣的河南省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全國重要的辣椒交易集散樞紐和價格形成中心。
2020 年11 月,柘城縣獲批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辣椒)標準化生產基地,開啟了農業綠色發展的新征程。目前,柘城縣共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辣椒)標準化生產基地6 666.67 hm2,分為3 個基地生產單元,涉及牛城鄉、慈圣鎮、馬集鄉,共51個行政村、1.8萬戶。綠色食品原料(小麥、辣椒)標準化生產基地主要耕作模式為小麥、辣椒輪作。
柘城縣委、縣政府對基地建設工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縣委副書記、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和涉創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柘城縣政府將基地建設管理工作列入2021 年終績效目標考核,并寫入2022 年政府經濟工作報告,縣、鄉、村、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縣財政撥付專項資金20 萬元,為成功實現創建目標提供了堅強保障。
柘城縣強化投入,健全基礎設施和環保體系。一是制定基地保護區管理辦法,加大對基地水土氣的檢測與管理,嚴禁使用農業違禁投入品,在基地生產單元和常規生產區之間設置有效緩沖帶,為綠色食品生產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二是基地建設與高產創建有效銜接,加強基地的路、橋、井、渠等設施建設,有效提升了基地綜合生產能力;三是基地各生產生活區設置有生產技術、綠色食品知識宣傳欄,對生產技術分期進行宣傳,普及綠色食品生產知識,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氛圍。

柘城縣綠色食品原料(小麥、辣椒)標準化生產基地制定了小麥、辣椒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組織標準標生產,發放操作規程明白紙10 萬多份,入戶率100%;嚴格落實統一測土供肥、統一供給種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植保服務、統一訂單銷售的“五統一”管理制度,基地良種普及率達100%;基地制定了農藥使用清單及肥料使用準則,推廣運用測土配方平衡施肥、化肥減量增效、有機肥替代化肥等技術和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蟲草害防治技術;落實綠色食品原料(小麥、辣椒)生產記錄檔案管理制度,填寫生產者使用手冊1.8 萬多份。
柘城縣市場監管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等單位,加強對綠色食品原料(小麥、辣椒)生產基地、投入品專供點的監督檢查,每年對基地投入品銷售及使用情況進行專項監督檢查;投入品設立了3 個專供點,建立了投入品公告制度,基地投入品進行分期分類公告;投入品專供點建立了購銷臺賬制度,宣傳指導基地農戶購買綠色食品;對農藥包裝廢棄物進行統一回收,凈化產地環境。
柘城縣建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辣椒)示范鄉鎮、示范村、示范戶,推進標準化生產,建立縣、鄉、村三級技術服務體系,制定全員培訓計劃,通過聘請專家授課、技術人員入戶宣講、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等形式,加強對基地管理人員、技術服務人員、質量監督員、對接企業和農戶的培訓;建立試驗示范基地3個,安排了小麥、辣椒新品種展示、綠色防控等試驗,輻射3 個生產基地。
柘城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監管隊伍,制定監督管理制度,明確監督管理內容,定期對基地生產環境、生產過程、投入品使用、產品質量、生產檔案、市場流通等監督檢查或抽查,對生產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柘城縣綠色食品原料(小麥、辣椒)標準化生產基地與產業化經營有效銜接。基地對接企業直接參與基地管理、產品的收購、加工與銷售,對接面積達到基地總面積的85%,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年使用基地原料量在26%以上。政府積極引導企業開展綠色認證,給予每個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產品3 萬元的獎補資金。柘城縣現有綠色食品企業5 個,綠色食品7 個,扶持培育國家、省、市級龍頭企業22 家,實現了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品牌化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