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憲斌(澳華集團 華中大區價值交付部)
圖1 市場不同飼料用戶畝盈利水平對比
圖2 龍蝦飼料渠道對原料價格的關注
小龍蝦,作為華中地區的網紅養殖品種,經過多年發展,涌現出不少新的養殖模式,從早期的原塘早苗、稻蝦輪作等,到最近幾年較為火爆的育養分離、原塘平養,輪捕輪放、稻蝦共作等,各種養殖模式層出不窮。
養殖模式的不斷變化,不僅說明廣大養戶在小龍蝦養殖技術的積累上越來越深,也說明廣大養戶對提高產量、增加效益的需求更加迫切。
小龍蝦市場最近幾年行情變化巨大,除了大蝦價格相對穩定,無論蝦苗還是庫蝦,都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價格波動。以蝦苗為例,2019年蝦苗開盤價高達38元/斤,2020年的蝦苗沒人要。以庫蝦為例,2021年庫蝦價格低到1.5~5元/斤,2022年庫蝦價格高達8~12元/斤。
最近幾年,小龍蝦投喂量快速增加,從原來的0.5~1t/10畝增加到現在的1~1.5t/10畝,投喂量快速增加的同時,養殖技術不斷創新,各種新的養殖養殖不斷出現。澳華價值交付人員,始終奔跑在養殖一線,不斷總結、優化小龍蝦的各種養殖模式,積極向廣大養戶推介更適合的養殖模式。通過下沉終端,服務塘頭,時刻踐行價值交付理念,幫助更多的養戶養好小龍蝦,獲得好效益,助力養戶共同致富。
2022年7~8月,澳華集團華中大區組織團隊深入調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養殖一線,收集了3,000多份一線養戶的養殖數據。整體來說,使用不同飼料養殖戶的養殖效益存在一定差異,積極投喂高檔飼料的養戶平均畝效益普遍較高,大數據分析發現,這一部分養戶群體的畝效益顯著高于市場平均水平1,000~2,000元不等。
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發現,2022年,市場上畝盈利水平超過3,500元的小龍蝦養戶占比54%,而高檔飼料用戶中,占比則達到68%。畝盈利超過4,500元/畝的小龍蝦養戶占比24%,高檔飼料用戶中,占比達到36%。
雖然小龍蝦養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養戶的養殖效益也在逐步增長。然而,在市場走訪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市場上仍然有相當一部分比例的小龍蝦養戶盈利困難。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3年,小龍蝦該如何養殖,如何做到更高盈利?值得廣大養戶深思。為了更好的幫助廣大養戶進一步提高盈利水平,本文將深入復盤2022年的小龍蝦養殖,探討高盈利養戶的養殖特點,以期為廣大養戶提供一些借鑒。
對整個小龍蝦行業來說,2022年的小龍蝦養殖,可以說是悲喜交加。受各種因素影響,2022年小龍蝦市場,呈現了與往年顯著不同的幾個特點。
各種原料價格上漲,養殖成本增加。
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年前動保原料價格高漲,各大廠家動保普遍漲價。二、年初豆粕等大宗原料價格上漲,各大飼料企業普遍漲價2~3輪。
動保和飼料的雙重漲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龍蝦的養殖成本。在養殖終端,由于漲價帶來的一個顯著影響則是,廣大養戶對飼料質量的關注度進一步提高,更加關注飼料產生的價值和效益,這將會促進小龍蝦行業的良性發展。
氣候異常變化,價格波動較大。2022年的氣候,也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給小龍蝦養殖帶來了較大影響。
2022年3月份的“倒春寒”,兩湖地區大面積低溫,導致蝦苗成活率下降。受“倒春寒”影響,不少蝦苗被凍死,廣大老塘養戶損失了2~3成蝦苗。老塘出苗時間同比往年延遲10~15d不等,早期高苗價的維持時間也相對較短,導致一部分早苗客戶沒有把握住出苗節奏,早苗盈利有所下降。
罕見的高溫天氣,對二季蝦養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2022年的二季蝦養殖,小龍蝦的規格、產量與往年相比,不及預期,導致二季蝦養戶群體,盈利整體偏低。部分養戶甚至直接放棄了二季蝦養殖。
庫蝦價格堅挺,大蝦/庫蝦價格差異縮小,多數養戶盈利增加。
2022年的庫蝦價格,長時間維持在8~12元/斤,明顯高于往年,“養大蝦”和“養庫蝦”的收益沒有明顯差異。庫蝦養殖成本、養殖時間遠低于大蝦,對于部分養戶來說,只要庫蝦產量高,盈利普遍較好,這給不少養戶帶來了較好的盈利空間。
我們通過對市場主流高盈利水平養戶的養殖模式進行分析后發現,市場上的高盈利水平養戶,普遍具有較好的蝦塘管理經驗,養殖規劃多數在上水后就開始啟動,冬季管理上舍得投入,早春管理能夠根據養殖情況快速調整。
圖3 2022年3月份湖北省倒春寒氣候(以武漢為例)
圖4 2022年8月份湖北省高溫氣候(以武漢為例)
圖5 市場不同高檔料用戶畝純利潤水平差距
通過對華中地區小龍蝦一線養殖大數據分析,我們發現,養戶能夠獲得更高盈利的核心因素,在于36蛋白龍蝦高檔飼料的使用上。使用36蛋白高檔顆粒料用戶,每多喂一包,畝凈利潤可以增加200多元。
通過與廣大小龍蝦養戶交流,大家普遍反應36蛋白高檔顆粒料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出蝦時間早7~10d,可以快速搶早期高蝦價;2、出蝦規格大,有效提升中青以上大規格蝦比例15%~20%以上;3、青蝦比例高,體色漂亮,平均賣蝦價格高1~2元/斤不等。
圖6 未來小龍蝦盈利方向——產量提升將會更加關鍵
圖7 小龍蝦池塘配備水車式增氧機
2022年小龍蝦養殖已經結束,接下來,如何把握2023年的小龍蝦養殖,已經擺在廣大養戶面前。
從2022年的消費情況來看,大蝦的需求同比往年下降不少,中蝦及蝦球的消費需求明顯上升。2022年,凍庫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庫蝦價格高漲。
未來的小龍蝦養殖,除了傳統的“出早苗,出快蝦,出大蝦”,還需要根據市場行情變化,把握“多出蝦”,快速提升小龍蝦產量,通過產量提升,增加盈利水平。
市場行情始終在變,作為廣大養戶,我們需要把控的是如何養好蝦。有蝦,才有盈利的可能。立足于養殖本身,我們建議,廣大養戶,在2023年的小龍蝦養殖規劃上,做好以下幾點:
1、冬季管理要早,提前上水,肥水,做好培蟲育苗工作,積極培育早苗。
冬季肥水做的好,一是能夠快速培育輪蟲等浮游動物,為剛孵化的蝦苗提供優質開口餌料,促進蝦苗快速開口攝食。二是,可以提供優良水色,增加水體保溫能力。三是可以有效預防青苔生長,避免青苔封塘。
根據蝦苗數量及蝦苗發育情況,定期搭配開口苗料(投喂量1~3斤/畝,根據蝦苗數量調整),補充蝦苗早期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促進蝦苗快速生長,及早拉大蝦苗規格。
2、早春選擇高檔飼料,快速投喂,保證出蝦時間和出蝦規格。
開春之后,根據早苗的生長情況,及時投喂36蛋白含量等高檔顆粒料,保證龍蝦攝食和營養需求,快速拉大成蝦規格,爭取提前7~10d出蝦,搶早春的市場高價,增加盈利。
3、及時起捕,快速提升產量,也能控制密度,增加龍蝦規格。
在養殖過程中,不能因為偶爾的價格波動,停止起捕。一定要及時起捕,快速提升產量,產量越高,綜合養殖成本越低,盈利越高。另外,起捕之后,還可以控制蝦塘密度,有效避免爬邊、上草、“五月瘟”等癥狀,同時增加龍蝦的生長規格。
我們相信,未來小龍蝦行業的發展會更加快速,養殖模式也會更加多樣。最近兩年,市場上出現了不少新興的養殖模式,如稻田平養(不挖環溝,不少養戶畝產可以做到300~400斤/畝),稻蝦共作(更適應二季蝦的高溫季節養殖模式,畝效益可以增加1,500~2,500元/畝,甚至更高),蝦蛙共養(小龍蝦搭配牛蛙養殖,增加復合盈利能力)等。
無論行情如何變化,對于飼料企業來說,一定要立足于養殖本身,做好產品,這才是對廣大養戶最大的負責。對飼料效果的評估,不能只看價格,更要關注價值——產品本身所能帶來的養殖效益,要能夠清晰的判斷產品的性價比。對于廣大養戶而言,不斷提高養殖技術,提升畝產,增加盈利水平,才能更好的應對未來的各種變化。
最近兩年,小龍蝦市場出現了不少新興的養殖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這值得廣大養戶積極嘗試:
1、生物發酵飼料的應用,目前,市場主流的生物發酵飼料尚未建立明顯的品牌影響,更多的產品停留在概念打造上。不過,市場上,仍然存在接受度比較高的發酵飼料產品,這一類產品,一般富含各種乳酸菌,能夠快速定植小龍蝦腸道,護理腸道,促進攝食和消化,增強體質,對水質穩定也有較好的作用。
2、高溫飼料的出現,尤其是針對二季蝦養殖的高溫蝦料產品,產品效果的表現維度,體現在,能否有效解決高溫季節食欲差,應激大,生長慢的問題。
3、增氧設備的使用,不少小龍蝦養殖戶,為了進一步提高產量,應對小龍蝦高密度下的缺氧反應等癥狀,開始在稻田配備水車式增氧機。增援設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小龍蝦的缺氧浮頭、爬邊上草等現象,同時,可以進一步增加小龍蝦的養殖密度,提高產量,增加養殖戶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