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園,李 洋,周建足,吳聯合
(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林業工作管理站 新疆哈密 839000; 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黃田農場 新疆哈密 839000; 3哈密市莜禾農產品專業合作社 新疆哈密 839000)
為進一步調節經濟林產業結構,帶動職工增收,2020 年哈密市莜禾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引進6 個雜交杏李(味厚、味帝、味王、風味玫瑰、風味皇后及恐龍蛋)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黃田農場種植。在開展露地引種篩選試驗中發現,病蟲害是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3 年的試驗和觀察,按照雜交杏李生長周期總結出無公害病蟲害防治措施,供廣大種植者參考。
試驗地位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黃田農場,年平均氣溫9.8 ℃(極端最高氣溫43 ℃,極端最低氣溫-32 ℃),年降水量33.8 毫米,年蒸發量3300 毫米,年均日照3358 小時,無霜期182 天。
調查從定植開始,每月調查一次。根據果園大小和果樹分布情況,采用五點抽樣的方法進行調查,每個點連續選取5 株樹,做好標記,定期系統調查葉部病害、枝干病害、果部病害等[1]。數據處理方法[2]如下:
發病(蟲害)率/%=[發病(蟲害)株數/調查株數]×100;
病(蟲)情指數={∑[病(蟲)害級數×病(蟲)株數]/[最高病(蟲)害級數×調查總株數]}×100。
4 月上旬至6 月中旬為高發期,總體輕度發生,點片中度發生。蚜蟲以卵在杏李的芽腋部,老翹皮縫隙及短枝杈處越冬,主要是若蟲刺吸新梢和嫩葉背面的汁液,使葉片失綠卷曲,導致葉片早落,嫩梢由蚜蟲分泌物包裹,不生長,最終干枯,嚴重時導致樹體生長不良。
4 月中旬至7 月上旬為高發期,總體輕度發生。以卵在杏李的老翹皮縫隙中越冬,成螨在葉片背面主脈兩側吸食汁液,導致葉片焦黃干枯。干旱時葉螨危害較重,影響樹體正常生長。
5 月中旬至7 月中旬為高發期,如不及時防治,生長速度極快。雌成蟲、若蟲以結球的形式附著在枝干上,主要是在幼嫩樹皮上,終生刺吸樹干汁液,造成樹勢衰弱,嚴重時整個枝條全部干枯死亡。
4 月中旬至8 月中旬為高發期。食心蟲以蛹的形式在土里越冬,主要是成蟲將卵產在果皮表面,幼蟲孵化后在果皮爬行一段距離,然后選取合適位置蛀食到果實內部,隨著蛀食,果實內部空隙越來越大,相應對的果實外部就會凹陷,失去商品價值。
一般杏、李常見的蛾類蟲害,雜交杏李也會發生,例如枯葉蛾、卷葉蛾、潛葉蛾等。一般以低齡幼蟲在老翹皮等皮層縫隙中結繭越冬。主要以幼蟲出蟄后危害杏李的幼芽、嫩片等。嚴重時,幼蟲可將葉片吃光只留葉柄。
一般在果實成熟采摘時至采果后這段時間易發生。成蟲和若蟲吸取杏李幼嫩枝葉的汁液,嚴重時會導致樹勢衰弱,無法正常生長。
5 月上旬至7 月中旬為高發期,因哈密地區氣候干燥,降雨量極少,基本不會大面積發生,主要發生在溫暖潮濕、排水通風不良、氮肥使用過量和樹勢較差的果園。病菌隨風雨或昆蟲傳播,通過創口侵入后,危害葉片、枝梢等,病害發生時伴隨流膠、褐變等,但最明顯的特征是后期葉片圓形病斑會穿孔。嚴重時提早落葉、枝梢枯死,不及時防治,會造成樹體死亡。
3 月下旬至6 月中旬為高發期,主要是病菌通過機械損傷或者各種傷害所形成的創口侵入杏李的花、葉、枝梢及果實等部位,樹干會有潰瘍狀病部,流褐色且腥臭的樹液。病菌也會隨水流傳播,一般是從下往上侵染。嚴重時樹干、枝干表皮發黑,進而干枯,葉片生長不良且發黃,果實發育差,易成僵果。
4 月上旬至8 月中旬為高發期,杏李枝干、嫩梢、果實表面有黃色或半透明膠體。若科學管理,偶爾可見創口處有輕微流膠。如果前期干旱,伴有機械損傷及各種傷害,后期若大雨或澆灌量較大,極易出現大量流膠,或者前期結果量過多,未疏果,也會造成流膠。流膠分非侵染性和侵染性兩種,流膠嚴重時,樹勢衰弱,葉片發黃,提早落葉。
該時期是預防后期各種病蟲害發生的關鍵期。加強秋冬季節管理,增施有機肥,能有效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首先要做好清園,剪除病蟲枝及枯枝,刮除老翹皮、蟲癭、病斑等,將枯枝、落葉、雜草及病蟲果(枝)等清理出園,集中燒毀。將果園百米內的草堆、枯枝堆移遠,消滅病原菌、蟲卵的越冬場所;清園后,立即噴施5~6 波美度石硫合劑,可有效殺滅病原菌;在土壤封凍前深翻樹盤,深度15~20 厘米為宜,可將土壤內越冬蟲、蛹翻至地表凍死;在土壤封凍前或早春萌芽前,對樹干涂白,可預防越冬雌成蟲或幼蟲上樹危害;在幼蟲破土前,以樹干基部為中心,半徑20~40 厘米范圍覆膜,可阻止成蟲出土。
注意事項:一是冬季修剪建議在11 月底至翌年1 月初進行,目的是增加根系養分積累,增強樹體抗病能力;二是修剪過程中,為防止病原菌的人為傳播,修剪工具要及時消毒,修剪一株后用酒精或者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然后再修剪下一株。
露白前,全園無死角噴施0.3~0.5 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后未死的蟲卵。
注意事項:樹干枝條、地面都要噴到位。
該時期(見圖1)主要通過花果管理,噴施0.2%~0.3% 硼砂(花蕾期和初花期)、磷酸二氫鉀(花蕾期)等措施,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來預防病蟲害。

圖1 雜交杏李味厚花期
注意事項:該時期不可隨意噴施化學藥物,以免影響坐果。
該時期(見圖2)常見病蟲害有腐爛病,蚜蟲等。腐爛病的防治主要在謝花后噴1 次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1000 倍液,每隔7~10 天噴1 次,連噴2~3 次。也可用80%戊唑醇500 倍液涂抹病斑。蚜蟲的防治是在展葉后噴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 倍液或0.3%苦參堿水劑800~1000 倍液[3]。

圖2 雜交杏李風味皇后花后及展葉期
注意事項:一是腐爛病防治后,易復發,盡量選用高效滲透、黏著性強、藥效期長的藥物;二是此期要做好預防工作,降低病蟲害發生基數,為全年防治工作打好基礎。
該時期(見圖3)常見病蟲害有細菌性穿孔病、腐爛病、流膠病、介殼蟲、食心蟲類、葉螨(紅蜘蛛)等。首先選用物理防治,如采用糖醋液、殺蟲燈、黃板等誘殺多種害蟲。細菌性穿孔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 倍液,也可單獨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 倍液進行防治[4]。流膠病結合刮除病部硬膠,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 倍液進行防治。蛾類用25%滅幼脲3 號1500~2000 倍液噴施。介殼蟲用40%速撲殺1000~2000 倍液可有效防治。食心蟲類通過噴施5%阿維菌素5000 倍液或25%滅幼脲3 號2000 倍液進行防治,防治次數視蟲情而定,每隔10 天再次噴施,果實采收前20 天要停止用藥[5]。紅蜘蛛噴施1.8%阿維菌素2000~3000 倍液或15%噠螨靈2000~3000 倍液防治。

圖3 雜交杏李恐龍蛋果實生長和新梢旺長期
注意事項:一是在該期病蟲害輕度發生時,建議先用物理防治的方式;二是附著在樹枝上的蟲、卵,或者病斑,建議刮除后采取涂抹藥劑的方式進行防治;三是隨時觀察果園內異常的果實或枝條,及時清除園內掉落的僵果、病果,及時修剪病梢,清理出園并集中燒毀;四是用藥濃度和時間要正確,不同藥劑可短期交替使用,增強防治效果,以免發生藥害。
該時期(見圖4)常見的病蟲害有葉螨(紅蜘蛛)、蛾類、介殼蟲、食心蟲類等,防治措施同上,但盡量不采取化學防治,以免對果面產生藥害,果實采收前20 天必須停止用藥。可在越冬幼蟲脫果前,在樹干綁一圈高度20~25 厘米(從基部往上)的草束誘集幼蟲越冬,待冬季清園時取下來燒毀。

圖4 雜交杏李風味玫瑰果實成熟期
注意事項:一是懸掛黃板要注意掛在樹冠中部遮陰的樹枝上,每15~20 天更換1 次;二是附著在樹枝上的介殼蟲及卵,需刮除后采取涂抹藥劑的方式進行防治;三是正確用藥,不同藥劑交替使用,防止產生藥物抗性。
該時期主要防治青葉蟬,結合冬剪清除枯枝落葉、雜草、病蟲枝及病僵果,同時刮除病斑,清理出園并集中燒毀,同時噴施1.8%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 倍液防治。
注意事項:一是刮皮時要秉持“露紅不露白”的原則;二是冬剪的傷口是腐爛病等病原菌傳播的途徑之一,務必做好修剪工具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