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族村寨旅游空間非正義與經濟邊緣化
——基于四川阿壩色爾古藏寨案例

2022-12-08 01:56:34陳興余正勇
關鍵詞:邊緣化旅游

陳興 余正勇

伴隨著民族和鄉村地區旅游發展的深入,旅游空間實踐成為旅游研究領域重要的研究議題(1)郭文、王麗、黃震方《旅游空間生產及社區居民體驗研究——江南水鄉周莊古鎮案例》,《旅游學刊》2012年第4期,第28頁。,對其實踐邏輯、運行機制和效能影響等內容的探討具有實踐和學理的雙重意義(2)郭凌、王志章、陳丹丹《旅游影響下城市歷史街區的空間再生產研究——基于列斐伏爾空間生產理論視角》,《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第53頁。?,F有研究和大量實踐表明,旅游空間實踐對處于邊緣地帶的民族村寨發展具有積極效能:一方面,旅游作為經濟發展手段,能有效帶動民族村寨居民脫貧致富(3)馮偉林、陶聰沖《西南民族地區旅游扶貧績效評價研究——以重慶武陵山片區為調查對象》,《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年第6期,第162頁。;另一方面,旅游構建了邊緣地區與國家政策話語的政治聯結(4)孫九霞《旅游發展與邊疆的去邊緣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第11頁。,是民族地區融入中心和去邊緣化的重要動力(5)孫九霞、王學基《川藏公路與魯朗社區的旅游中心化》,《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第40頁。。然而,由于旅游空間實踐中多元利益主體的存在,在資本及權力作用影響下,也有部分地區出現了旅游中心化后又重新走向經濟邊緣化的現象。

所謂經濟邊緣化,是指某地區在宏觀經濟環境中的重要性和影響程度大大降低,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增長緩慢甚至降低,相對于主流地區逐漸衰落(6)修春亮、李紅、于?;浮度蚧尘跋碌胤匠鞘械倪吘壔瘑栴}》,《城市規劃》2003年第9期,第23頁。。主要表現為經濟收入少、經濟增收渠道有限、經濟發展后勁不足、整體經濟貧困落后(7)喬召旗、林郁、張體偉《民族地區自發移民經濟地位“邊緣化”的研究——基于云南移民聚集區的實證分析》,《農村經濟》2009年第7期,第119頁。。對旅游發展導致的經濟邊緣化,現有研究主要從政策資本、空間權力、利益分配和行動主體等方面進行了探討,認為旅游實踐的邊緣化現象是多種因素和關系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粗放型經濟政策和市場化公共政策的限制(8)饒勇《旅游開發背景下的精英勞動力遷入與本地社區邊緣化——以海南三亞為例》,《旅游學刊》2013年第1期,第51頁。、空間內部資源的爭奪與妥協(9)楊洋、蔡溢、周秋文等《旅游影響下民族村寨社會空間演化過程與機理研究——以貴州西江苗寨為例》,《世界地理研究》2020年第1期,第197頁。、多元主體間的權力差異(10)郭文《空間的生產與分析:旅游空間實踐和研究的新視角》,《旅游學刊》2016年第8期,第33頁。、基層組織排斥(11)鄭文換《民族村寨的衰落:組織排斥、經濟邊緣化與文化斷裂》,《廣西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第65頁。、地方居民保守的就業心理及落后的受教育水平(12)劉俊、樓楓燁《旅游開發背景下世居少數民族社區邊緣化——海南三亞六盤黎族安置區案例》,《旅游學刊》2010年第9期,第48頁。、空間轉變后勞動技能的不適合與新技能欠缺(13)張驍鳴、陳熙《北京798藝術區旅游發展背景下的邊緣化現象及其解釋》,《旅游學刊》2012年第9期,第86頁。等,學者大多側重對地方居民等群體的邊緣化現象解釋和旅游沖突事件的機制分析(14)黃薇薇、沈非《邊緣型旅游地研究綜述及展望》,《人文地理》2015年第4期,第29頁。。事實上,社會性因素是旅游發展導致經濟邊緣化的重要原因。旅游空間實踐未能兼顧多元利益主體的訴求,旅游地居民的權能未得到充分的尊重,出現了空間非正義,即旅游空間使用、分配和消費等過程或環節中存在不正義、不公平的現象,引發空間擠占、主體權能弱化、機會及利益分配不均等現象(15)郭文《神圣空間的地方性生產、居民認同分異與日常抵抗——中國西南哈尼族箐口案例》,《旅游學刊》 2019年第6期,第103頁。,進而演化為社區沖突(16)莊淑蓉、杜芳娟、葉仕安《多維貧困視角下的旅游扶貧與空間正義研究——以貴州施秉喀斯特世界遺產地社區為例》,《人文地理》2020年第2期,第35頁。、居民抵抗和空間分異等困境(17)趙忠艷、賈仲益《空間正義:云南瑞麗市傣族姐崗村空間變遷的文化沖突與化解》,《廣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第51頁。。但現有研究中,對空間非正義導致民族旅游地走向經濟邊緣化的演變歷程及內在機理還缺乏深入探討。因此,本研究擬基于空間正義理論視角,選取“邊緣化-旅游中心化-經濟邊緣化”典型案例,通過實證研究和質性分析,解讀旅游空間實踐中導致民族旅游地走向經濟邊緣化的主要機理,提出民族村寨旅游空間實踐良性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 研究方法與設計

(一)案例選取與概況

本研究選取四川阿壩色爾古藏寨作為實證研究案例,其旅游實踐過程具有“邊緣化-旅游中心化-經濟邊緣化”的典型特征,對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實證意義。色爾古藏寨位于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色爾古鎮,緊鄰302省道,距黑水縣城60公里。藏寨依山就勢、傍河而建,包括上寨、下寨、娃娃寨三個寨子。全村共計158戶、547人,勞動力277人,村組干部9人,均為嘉絨藏族。全村可耕土地300畝,農副產品以甜椒、土豆、玉米等為主。2000年以前,藏寨產業結構單一,整體經濟落后。自2003年始,當地政府基于地方經濟發展訴求,開始摸索發展藏寨旅游。經過十幾年的旅游實踐,色爾古藏寨大致經歷了邊緣化(2003年以前)-旅游中心化(2003-2017年)-經濟邊緣化(2017年以來)三個階段。截至2019年底,色爾古藏寨的旅游業發展基本陷于停滯,整個藏寨處于經濟衰退和空心村的狀態。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過程

本研究基于空間正義視角,對色爾古藏寨旅游空間生產實踐進行批判性審視,首先對其“邊緣化-旅游中心化”的階段特征與空間演變過程進行梳理,再對其“旅游中心化-經濟邊緣化”的過程表現和演變機制進行審視和分析,進而提出色爾古藏寨旅游空間實踐的演變邏輯。

本文通過深度訪談為主的質性研究方法收集案例地資料。筆者于2019-2021年多次前往色爾古藏寨調研,在黑水縣旅游局工作人員的推薦下入住當地村寨協會人員和居民家中,展開深入訪談和調研,圍繞村寨基本概況、生產生活、旅游發展歷程、空間使用與活動、空間生產及訴求等內容先后訪談了22人,訪談對象涉及居民、旅游局工作人員、政府人員、管理局人員、協會成員等群體(見表1)。同時將獲取的規劃文本、地方志、文件圖片等與訪談材料做比對分析,并做必要的求證及補充調研,進而全面把握色爾古藏寨的旅游空間實踐歷程。

表1 受訪者信息列表

二 民族村寨的地方景象與旅游中心化

因地處邊緣區位,色爾古藏寨相對封閉,流動性弱,受外界干擾小,因此孕育出寶貴的地方性文化生態與資源,主要在聚落建筑與器物符號上呈現出獨特的地方景象,為之后走向旅游中心化奠定了地方性優勢。

(一)色爾古藏寨的地方景象

色爾古藏寨地處河谷緩坡帶,歷史上戰亂頻發,造就了當地藏族同胞群居的特征,房屋集聚,彼此緊密連接,屋頂相互銜接,紛繁復雜的地下水網和路網,形成系統、全面的防御體系。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古藏寨文化與村落空間不斷交織與影響,在建筑特色、習俗景觀等方面呈現出獨特的異域風貌,被稱為“神秘古堡”。

藏寨兩翼農田呈扇形分布,林木散落河谷之中,山頂巖石裸露,色調單一。民居建筑以土木石結構為主,就地取材,用片麻石和泥土壘砌而成,色調古樸,與山石融為一體,在歲月的沉淀下顯得古老而樸素。碉樓多為二層到三層,呈臺柱形,一層養牲畜,二層住人,三層“神仙”居住。藏族同胞信仰滲透于建筑景觀,同時,豐富多樣的建筑圖景也源自生活日常。在圖騰、白石等信仰影響下,藏寨門楣和窗戶上堆砌白石,放豬的下顎骨;門上貼對聯,掛雞蛋殼,懸碰頭巾;屋頂放糧倉,修四角,房屋內設火塘、祭祀臺作祭祀祈禱用;后山上左右各設有“男女廟”(拉則)一座,覆蓋風馬旗,供奉五谷雜糧,表達對山神的敬畏。

(二)“地方”吸引下的旅游中心化

邊緣化狀態保留的獨特空間與地域文化,構成了旅游發展的核心吸引力(18)孫九霞、蘇靜《旅游影響下傳統社區空間變遷的理論探討——基于空間生產理論的反思》,《旅游學刊》2014年第5期,第80頁。。在邊緣化狀態下,具有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地域文化,為色爾古藏寨的旅游開發與空間實踐奠定了重要基礎。隨著全球化與現代性的影響,色爾古藏寨獨特的地方景象成為都市游客凝視和向往的異域空間,藏寨空間的旅游經濟價值逐漸突顯,在政府主導下開始實現向旅游中心化的過渡。首先,自省道302建成使用后,藏寨外連茂縣、內接黑水,成為內外交通的關鍵節點,旅游可進入性得到改善,旅游要素流動的便利性增強;其次,藏寨通過村落提升規劃、景觀塑造、實施亮點工程等對地方性資源加以編排和凝練,將地方空間置于規劃治理和旅游展示的中心,強化了旅游吸引力;再次,通過征召和動員地方主體以開辦藏餐館、藏家樂以及從事導游、歌舞表演、土特產品售賣等形式參與旅游開發實踐,吃上了“旅游飯”。在高漲的旅游發展勢頭下,有關色爾古藏寨的旅游報道相繼涌現各大媒體網絡,村寨被納入現代旅游消費體系,實現了去邊緣化的轉變。

在“地方”吸引下,色爾古藏寨的旅游經濟效益顯著。尤其在2010-2017年,藏寨旅游發展進入黃金時期,旅游人數和收入逐年增加,2017年旅游人數達到10123人次,旅游收入超過14萬元(19)數據來源于色爾古藏寨管理局。。“游客人流量最多時達千人左右,少的時候也有幾十人,收入還是可以的”(No.06);“依托旅游發展,藏寨擁有接待戶27戶,接待床位166張,基本滿足平時游客來色爾古游覽的需要”(No.02);“那幾年游客多,導游不夠,我們專門從阿師(阿壩師范學院)長期聘請五六個學生導游才勉強維持”(No.05)。同時,在實現旅游中心化的過程中,還帶動了村寨傳統產業的發展,“果樹種植借助旅游發展帶動地區居民人均增收5000-6000元”(No.10),并促進了村寨文化風貌的保護。旅游消解了邊緣,從經濟到社會、文化多個層面彌合了核心與邊緣區域的差距(20)張波《論旅游對接待地社會文化的積極影響——以云南麗江為例》,《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第71頁。。

三 民族村寨旅游空間實踐與空間非正義

(一)色爾古藏寨旅游空間生產實踐

色爾古藏寨旅游空間生產首先著力于對藏寨物質空間的改造實踐。在政府的主導下,藏寨重點圍繞基礎設施的硬件改造、空間區劃、房屋建筑修整、配套設施建設等工程性項目展開旅游空間實踐(21)2008年對藏寨受災房屋進行重建和修復;2010年對藏寨路面、環境、門窗進行風貌改造;2011年藏寨被納入第二批精品旅游示范村建設;2014年成功入選中國第二批傳統村落名錄;2015年根據縣級全域規劃,按照民俗文化生態區進行規劃改造,修建黑水民俗文化景觀墻,招標藏家水寨項目,建藏式仿古街道、藏式民居、鍋莊廣場等;2016年進行藏寨整體風貌改造,修建旅游廁所4座;2020年招標色爾古旅游酒店,于蓮花島處投建。。為恢復和強化藏寨建筑的古樸風貌,2010年地方政府投入兩千多萬元進行藏寨風貌改造,遵循“修舊如舊,保護傳統”的原則,采用原木對房屋門窗進行改造,修復傳統古寨碉樓,增強古寨特色韻味,并新修了4個鍋莊廣場。

色爾古藏寨旅游空間實踐中,在資本與權力的作用下,主要基于景觀符號系統進行空間表征建構。首先基于“古老”、“神秘”等主題設定藏寨的旅游空間構想,以 “神秘古堡”等定位旅游形象。在藏寨中心區域打造民族文化景觀墻,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習俗和景觀標識,借助景觀意向的實體化和創新設計,再現民族歷史景觀與傳說場景,力求將藏寨的地方性文化在有限的景觀墻面和雕塑中展示給游客,塑造供游客觀看、閱讀和冥想的文化空間。“鍋莊廣場和道路旁豬下顎骨雕塑源自原物的模型再現,將花盆做成雞蛋殼樣式,同時在政策和資金上鼓勵和引導居民開設藏家樂和住宿參與旅游功能空間生產”(No.21)。為突顯地方文化特色,在村寨入口、入寨長廊及墻面等處有意放大和展示經編排的藏族同胞圖騰崇拜元素,色彩鮮艷大膽;并組建專門的鍋莊舞蹈團,在鍋莊廣場進行展演。

在空間表征和游客體驗的互動響應下,色爾古藏寨的地方性敘事得到強化,各種宣傳資料、媒體、導游講解以及游客評論形塑出藏寨“神秘”、“東方古堡”、“嘉絨藏族第一寨”、“川西北小布達拉宮”等地方性特征,不斷建構著旅游者對色爾古藏寨的空間想象。

(二)旅游空間生產中的空間非正義

1.居民空間的擠占

在旅游空間生產過程中,由于空間分配和使用等環節的正義缺失,實踐主體往往重視旅游消費空間塑造而忽視了居民日常生活訴求(22)郭文《空間的生產與分析:旅游空間實踐和研究的新視角》,《旅游學刊》2016年第8期,第34頁。。色爾古藏寨旅游空間生產中的空間擠占,表現為旅游消費空間對居民生活空間的擠占。政府主導的藏寨旅游空間表征實踐主要遵從市場邏輯,強調空間的交換價值和經濟效益,為迎合旅游者對藏寨民族文化的景觀凝視和體驗需求,忽視了居民對日常生活的訴求。對藏寨物質空間的改造和景觀符號系統的建構未能聽取和兼顧居民的意見和想法,誘發藏寨旅游消費空間與居民生活空間的多重矛盾。例如,為滿足旅游環境改造要求,政府規定村寨主道鋪設高低不平的石板、禁止養豬和加蓋屋頂彩鋼瓦等,卻未曾提出相關的彌補或替代方案,這些舉措有悖于居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習性,但居民不得不做出讓步和妥協(見表2)。色爾古藏寨旅游空間生產中的空間擠占,也表現為權力與資本對居民生產空間的擠占。在旅游發展中,政府作為權力代表,具有雙面性(23)鄭文換《民族村寨的衰落:組織排斥、經濟邊緣化與文化斷裂》,《廣西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第65頁。:既是旅游策略方針的制定者,也是旅游參與者、利益的分配者和地方資源的掌控者。而資本奉行經濟理性,具有“自利性”。權力為資本的進入提供便利和保障,資本為創造價值與權力協作,共同對藏寨旅游空間進行規劃、分配、生產,該過程傾向于維護或優先滿足權力與資本代表的利益空間,有意或無意地侵占居民主體的生產空間??臻g是利益產生的重要生產資料和社會資源(24)郭文《“空間的生產”內涵、邏輯體系及對中國新型城鎮化實踐的思考》,《經濟地理》2014年第6期,第36頁。,但居民因生產空間受擠占而喪失了獲取利益和發展的基礎資源。除旅游空間規劃對居民土地資料的占有外,一些處于優勢地段的空間,大多被干部自身及其親友等“圈內人”提前占有。依托血緣和熟人關系形成了不同的非正式組織小團體,其受益程度各有不同?!昂枚嘤慰徒哟ぷ鳌⒂袃敱硌莼顒拥娜藛T基本是旅游協會的人確定和選擇,大多是他們自己的親戚和熟人”(No.14),“我一直在準備競選村主任,等進了那個圈子(政府部門)擁有資源后,很多事情就方便多了”(No.06)。對于村民而言,擠入正式的權力組織圈層,成為最穩妥的獲取資源的策略;否則,將面對不公平的空間和資源分配,終將因生產空間的不足或缺失而逐漸被邊緣化。

表2 空間擠占沖突事例

2.社區權能弱化

旅游的介入,使藏寨空間權力主體由地方居民向政府、資本、游客等多元主體分散,引發社區權能的弱化,使居民陷入“低質權能陷阱”(25)郭文《空間的生產與分析:旅游空間實踐和研究的新視角》,《旅游學刊》2016年第8期,第34頁。。一方面,在政府主導下,藏寨空間權力由居民主體向政府機構(旅游局)和行業組織(協會)等過渡和集中;另一方面,旅游空間實踐看似為居民提供了參與旅游發展的機會和平臺,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技能和資金限制,居民難以深入參與旅游發展,“我們沒啥子文化,能力也低,大家對旅游都很陌生,政府怎么說我們就只能怎么做”(No.11)。同時,藏寨旅游未能形成權力的監督與制衡機制,缺乏代表居民利益的公益性組織和平臺,居民在旅游空間實踐中常常處于“失語”和被壓制的狀態。“每年村民大會對旅游事務從不提及,一來怕得罪領導,二來就算說了也沒有用,沒人會在意我們的想法”(No.04)。社區權能的弱化,致使藏寨旅游空間實踐陷入居民“無感增長”的窘境,“發展旅游多年,對于項目、決策、收益情況從來沒有公開或者讓村子的人參與”(No.20)。

3.利益分配不均

藏寨旅游收益缺乏合理的分配機制,導致居民在旅游空間實踐中無法實現利益共享。一方面,因空間擠占和自身知識技能的局限,居民獲取的收益微?。涣硪环矫?,受社區權能弱化的影響,居民難以享受應有的旅游紅利和適當的收益補償?!按逭_發后收取每人30元的門票,每年都收,但是我們老百姓沒有得到過一毛半分”(No.07),對此很多村民表示不滿。“每個寨子都有人參股,但是七八來年我們沒有得到一點分紅,讓人難以接受”(No.17)。政府動員居民開辦藏家樂和住宿,但帶來的收益往往入不敷出?!罢形覀冮_農家樂,我們積極地參與投入幾十萬之后沒有游客來,即便有游客也主要是去負責旅游接待的那幾家吃住,我們根本沒有顧客”(No.15)。相比普通的居民,帶頭成立旅游協會的人員開辦的藏家樂和客棧更具客源、政策、專業優勢,嚴重擠占了其他經營業主的利益份額。

四 空間非正義影響下民族村寨重回經濟邊緣化

(一)社區居民對旅游空間生產的消極抵抗

旅游空間生產中出現的空間非正義,使社區居民滋生抵觸情緒,最終演化為居民心理和行為方面的消極抵抗(26)郭文《神圣空間的地方性生產、居民認同分異與日常抵抗——中國西南哈尼族箐口案例》,《旅游學刊》 2019年第6期,第103頁。。色爾古藏寨旅游空間的博弈和抗衡同時存在于多元主體之間與居民主體內部。對抗由最初的不滿和抱怨,漸漸演變為個體和集體層面的沖突行為(見表3)。大多數居民都懷抱“不甘心”的心態,認為藏寨作為自己的家鄉,自己理應有話語權并享有利益分配,因而產生了“加蓋彩鋼瓦”、“集體討要入股費用”等居民與政府主體間的抗衡,也出現了“抵觸關系戶”、“疏離本地協會成員”等居民內部的消極事件。這些消極抵抗行為不僅影響著藏寨社區關系的維系和穩定,也嚴重制約了藏寨居民參與旅游發展的積極性,致使藏寨旅游空間的生產與再生產實踐逐漸喪失居民主體作用。

表3 社區居民對旅游空間生產的消極抵抗

(二)居民主體作用缺失導致旅游發展乏力

色爾古藏寨居民主體作用的缺失主要體現在心理層面的認同分異與行動層面的參與缺位。權力與資本主導下的旅游空間生產,使居民從傳統文化與生活空間的主人逐漸過渡為旅游消費空間的陪襯者,居民作為聚落空間與文化的傳承者,未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關照,在旅游空間表征中缺乏應有的權能。主人身份的弱化以及突兀的景觀空間建構,最終影響了居民的地方認同?!氨镜厝藢F在的藏寨稱為‘鬼城’,以前寨子很古樸,但現在布滿奇異圖案和豬顎骨雕塑,藏寨傳統被過度消費和改變,村民在這樣的社會空間轉型中尚未轉變自身角色,漸漸失去原有的地方認同,身份迷失最終表現為地方認同異化”(No.16)。與此同時,處于低權能狀態的居民,在旅游空間生產中逐漸選擇主動避讓或忽視,不參與、不配合甚至故意阻撓政府的旅游開發行為?!罢拥穆糜巫尨蠡锒继牧?,沒得啥子搞頭(好處)”(No.14);“大家很失望,卻沒有辦法改變,畢竟當官的說了算。有的被迫務工,有的伺機參與,有的與管理部門直接沖突對抗”(No.05)。居民作為地方旅游發展的核心要素,其主體作用的缺失導致旅游發展內驅力的消解和貧乏,致使旅游發展陷入乏力狀態,藏寨旅游人數及收入開始逐漸下滑,2017至2019年,旅游人數從10123人次跌至6243人次,旅游收入從14.3萬元跌至5.9萬元(27)2017-2019年,色爾古藏寨旅游接待人數分別為10123、8984、6243人次;旅游收入分別為14.3、12.8、5.9萬元。數據來源于色爾古藏寨管理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色爾古藏寨的相關旅游數據不做對比分析。。“最近幾年藏寨旅游一直在走下坡路,景區門票也只是偶爾收,來訪的游客少得可憐,寨子里基本上看不到人,很多設施已嚴重損壞”(No.06)。

(三)旅游產業效應失靈使經濟發展陷入困境

旅游發展乏力,致使色爾古藏寨經濟發展的旅游產業效應開始失靈。一方面,旅游經濟的下滑,除了導致門票收入及住宿、餐飲等旅游要素經營效益嚴重下降外,還致使原本依附旅游產業發展帶動的傳統產業(如農業、手工業等)受到重創,藏寨居民總體經濟收入急劇下降;另一方面,游客量的逐漸下降,使得藏寨旅游投資和創業吸引力下降,缺乏資本和人才的進一步投入,致使藏寨產業發展動能消弭。旅游產業效應失靈導致色爾古藏寨產業發展活力逐漸喪失,使其成為空有其表的失能村落。當地居民為了生計紛紛走出藏寨流向周邊地區和城市,藏寨人口流失嚴重,留守人群多以老弱病殘群體為主?!耙郧拔覀冋J為旅游能給村子帶來發展,都積極地參與進來,但現在覺得無所謂了,不抱希望,為討生活只有背井離鄉,村寨也漸漸出現空心化現象”(No.15)。空心村問題使大量古寨建筑和土地資源閑置浪費,不少房屋因失修呈現破敗景象;同時,人口流失導致藏寨文化傳承后繼無人,地方文化面臨衰退困境。藏寨保護乏力又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發展困境,旅游產業效應失靈引發的經濟發展問題,使色爾古藏寨重新陷入經濟邊緣化境地。

五 結論、討論與建議

研究發現,旅游發展是色爾古藏寨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旅游的介入使其由邊緣化村落嵌套于區域治理體系、旅游市場消費體系和民族文化展示體系之中,實現了向旅游中心化的轉變;在旅游空間生產中,由于對空間正義的忽視,最終導致色爾古藏寨又重新回到經濟邊緣化境地。通過對色爾古藏寨案例的解析,發現空間非正義導致其由旅游中心化向經濟邊緣化演變的內在機理在于,旅游空間生產中對居民空間的擠占、社區權能的弱化以及利益分配的不均,引發了社區居民的消極抵抗,進而導致居民主體作用的缺失,致使旅游發展乏力和旅游產業效應失靈,最終導致藏寨經濟發展陷入困境,使其回到經濟邊緣化境地(見圖1)。其過程首先表現為居民旅游發展權益的群體邊緣化,然后演變為藏寨整體經濟發展的邊緣化。本研究為旅游發展驅動下的“中心-邊緣”逆轉換現象提供了解釋視角。

圖1 空間非正義影響下色爾古藏寨“旅游中心化-經濟邊緣化”演變機理

本研究認為,旅游實踐是使民族村寨擺脫邊緣化困境、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但旅游空間生產須充分融入社區參與,權衡“資本與人本”關系,避免空間非正義和異化現象,應重構社區旅游權能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發揮好村寨旅游經濟帶動效能。為此,本研究做出以下反思:一是民族村寨旅游空間生產應協調多元主體在旅游參與、服務管理和發展決策方面的平等對話和協商,調整民族村寨現有權力與資本強勢主導下的旅游空間生產邏輯,重視對空間正義的維護,從而構建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優質環境,保障社區居民的主體權力和利益分配地位(28)郭文、黃震方《基于場域理論的文化遺產旅游地多維空間生產研究——以江南水鄉周莊古鎮為例》,《人文地理》2013年第2期,第123頁。,重視居民的創造力,激發居民參與村寨旅游實踐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二是明確空間生產效能“以人為本”的需求面向(29)郭文《“空間的生產”內涵、邏輯體系及對中國新型城鎮化實踐的思考》,《經濟地理》2014年第6期,第39頁。,在空間調節機制和政策等方面協調人與空間的關系,重視旅游空間的使用價值與社會屬性,構造屬“人”的空間,防止旅游消費空間對地方居民生活空間的過度擠占或遮蔽;三是地方政府與上級旅游管理部門應通力協作,相互制衡監督,既要避免管理上的各自為政、相互扯皮,又要防止權力和資本強勢主導下“非均衡性”發展對社區主體居民的空間權益擠占(30)劉陽、趙振斌《居民主體視角下民族旅游社區多群體沖突的空間特征及形成機制——以西江千戶苗寨為例》,《地理研究》2021年第7期,第2097頁。,遮蔽社區生產生活訴求與話語權;四是社區居民作為旅游空間生產的關鍵主體,其自身素質與能力制約著旅游發展效益(31)楊軍輝、李同昇、徐冬平《民族旅游村寨居民文化補償認知的空間分異及機理——以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為例》,《地理科學進展》2015年第9期,第1173頁。,應定期組織居民開展旅游知識技能培訓,增強社區旅游參與能力。這也是居民權能強化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居民“自我去邊緣化”,進而使民族村寨保持旅游中心化發展的內驅力。

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村寨旅游空間的生產實踐是一個主體多元、關系復雜的動態演變過程(32)謝菲、韋世藝《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空間景觀生產及其話語邏輯——基于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白面瑤寨的調查》,《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4期,第52頁。,不同的發展階段可能有不同的社會空間關系和組織結構。因此,對旅游空間生產現象及后果的分析,需要對村寨旅游空間生產過程進行持續性的關注和長期的田野考察。同時,除經濟維度外,空間非正義給民族村寨邊緣化帶來的影響中,還包括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此外,空間正義和非正義作為社會空間評判研究的重要議題,為旅游實踐及空間演變提供了科學的分析視角(33)王維艷《鄉村旅游地的空間再生產權能及其空間正義實現路徑——地役權視角下的多案例透析》,《人文地理》2018年第5期,第153頁。。在旅游助力民族村寨實現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應基于空間正義理論視角,結合多樣化的村寨案例展開多尺度的研究實踐,科學審視旅游空間生產的效能和影響,規避空間非正義導致的村寨不均衡發展和空間異化,為民族村寨的鄉村振興提供科學指導。

猜你喜歡
邊緣化旅游
我們一起“云旅游”
少兒科技(2022年4期)2022-04-14 23:48:10
小A去旅游
好孩子畫報(2018年7期)2018-10-11 11:28:06
“邊緣化”初中的去邊緣化
江蘇教育(2018年22期)2018-02-27 13:22:26
旅游
被邊緣化的節能司?
能源(2016年2期)2016-12-01 05:10:26
關于文學邊緣化的不同看法
文學自由談(2016年3期)2016-06-15 13:00:51
旅游的最后一天
農民工陷于“雙重邊緣化”困境
薩娜的“邊緣化”寫作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海外英語(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91无码国产视频|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欧美69视频在线| 色综合成人| 亚洲三级色|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福利|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女人天堂av免费| 国产乱论视频|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人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免费网站|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青青操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第4页|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网站免费|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网|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66| 色婷婷丁香|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午夜综合网| 日韩黄色精品| 欧美国产三级|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成年A级毛片|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成人精品区|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免费看a级毛片| 成人欧美日韩| 无码专区第一页|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久草网视频在线|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亚洲永久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色网站|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国产激情影院| 亚洲成a人片|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