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華蓉
下周,同學們要一起出去玩,游玩前,大家紛紛請求謝老師在本期的“作文沙龍”傳授些寫景妙招。
這不,謝老師賣起了關子,慢條斯理地說:“來來來,我們先來回顧學過的課文——《頤和園》。這篇課文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長而美;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山腳下抬頭看佛香閣和排云殿,再寫站在佛香閣前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景;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這樣的順序使文章脈絡清晰,重點突出,讓讀者在腦海里繪制出了一幅景區示意圖。”
楊馨月同學突然激動地接話:“老師,咱六年級第一課《草原》,作者也寫了草原美景!”
謝老師點頭笑道:“對!這兩篇文章都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課文是習作的范本。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段安祺同學的作文。”
沙龍現場1 范文引路有方法
游恩施大峽谷
終于踏上了去恩施大峽谷的旅程。一路上,我興奮不已。
進入恩施境內,一路都是高山深澗,壁如刀削,水如明鏡,讓人心曠神怡,又使人心驚肉跳……經過三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了恩施大峽谷。
來到景區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山,流水般的紋路直上云天,讓人望而生畏。我鼓起勇氣,登上山峰。一邁上山路,便看見臺階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如錢塘江大潮般洶涌,想停下看看風景也得小心翼翼。景區的奇境中有許多詭異的山峰——與其說是山峰,不如說是峰柱——孤立百丈,不依不靠,如同巨大的火箭直指蒼穹,好像隨時就要點火發射——也許它們就是從外星球來的。
“樓門石浪”,難道這石頭還能“激”起浪花?好奇的我登上了一塊大石頭,真像海上泛起的千層浪花,栩栩如生,這一塊如洶涌的大潮,那一塊如泛起的漣漪,還有一塊如蜻蜓點水般輕柔……看來大自然這位雕刻師技術十分精湛啊!
翻過一座大山,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細雨。我們穿上雨衣,冒著風雨繼續前進。隨著擁擠的人潮,我們走上了“絕壁長廊”——位于海拔1700余米、凈高差300余米之絕壁山腰間,只靠水泥柱,繞著半山腰架起的棧道,該棧道共有七道彎八道拐,棧道建在絕壁上,下面是萬丈深淵,棧道外側有欄桿,安全可靠,但我還是拽著媽媽的手緊貼著崖壁前行。我注意到崖壁上,在一人高的地方,每隔不遠就有個鐵環。這是當年施工的依托。走下棧道,就是長長一段下坡路,遠遠看得見景區入口的建筑物,公路像一條盤旋的蛇,深深的峽谷使人心驚膽戰,我們又翻過了一座大山。
右邊涌上了很多人,我抬頭一看,一塊細長的巖石屹立在峭壁邊上,我也走了過去,拍下了這塊奇特的巖石——一炷香。它高99米,傲立群峰之中,晴空萬里時,一朵白云疊在峰頂,遠遠看去就像天上的香火,宛若仙境;陰雨天氣時,升起的一層白霧,就像一縷輕紗,把它打扮得若隱若現,嫵媚動人。
夜幕降臨,我戀戀不舍地踏上歸程,一輛輛車排成一條長龍,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我沉醉在這壯觀景象之中……
段安祺的作文把大家帶上了恩施大峽谷之旅,大家也跟著她興奮不已,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的聽后感想。謝老師一聲令下:“各位,誰發現了段安祺的寫景妙招?”
沙龍現場2 大家一起來討論
涂辰瑋率先站起來說:“段安祺也用了移步換景法!”
“對對對,她的游覽順序特別清晰!”李心悅立馬搶著補充,“開篇就簡單交代了時間、目的地,然后就一邊走一邊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寫下來,也寫出了游覽過程中的感受。”
謝老師豎起大拇指,贊道:“同學們真棒,一下子就發現了寫景妙招——‘移步換景!‘移步換景是游記最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按照地點的轉移和一定的視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進行敘述。描寫景物時,人走景移,隨著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新畫面。”
王曉彤高高地舉起了手,大聲地說道:“段安祺先寫了進入恩施境內看到的景色,接著寫‘來到景區大門‘登上山峰,‘爬山路到達‘樓門石浪,再‘翻過一座座大山,走上了‘絕壁長廊……我也仿佛跟著她沉醉在美景之中了。”
大家邊聽邊點頭,看著王曉彤說話飛快,臉上漲得通紅,仿佛剛爬過山的樣子,都抿著嘴偷笑。
沙龍現場3 作文方法精提煉
課堂上熱鬧非凡,大家各抒己見,眼看就要下課了,謝老師俏皮地做了一個暫停動作:“同學們,我們回味了經典的移步換景寫法的課文,也聆聽了段安祺的作文,大家在暢所欲言的同時,還要善于歸納總結寫作技法,這樣才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到我們的習作中。現在大家概括一下‘移步換景寫法的特點及注意事項吧。”
“描寫景物時,我們要注意人走景移,隨著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新畫面。”李心悅爭先總結。
“采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換交代清楚。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覽或參觀的路線。”王曉彤激動地接話,語速依然那么快。
“還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見到的景物展現出來,使讀者看到一幅幅絢麗多彩、內容豐富的生動畫面。”孫炆博認真地補充道。
“采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展示不同的畫面,避免支離破碎的感覺。”段安祺終于站起來,“我們還要進行精心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繪出來,刪去一般的描寫,避免記流水賬。”
謝老師滿意地點點頭,總結道:“移步換景,主人公多是我們自己,所以一般都宜用第一人稱。立足點的變換必須交代清楚,隨著主人公的‘移步,不斷地變換立足點,有怎樣的‘立足點,就應當有怎樣的‘觀察對象,描寫要形神兼備,以實為主,虛實結合,使讀者既能看到景物實體,又能調動起主觀聯想和想象,還要特別寫出我們獨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