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11”期間,不少年輕的父母忙著選購嬰兒用品。記者發現,很多人的觀點都是給孩子用進口貨。然而殊不知,這其實是商家和博主聯合“吹”出來的。
平臺愛推國外貨
? 趕上“雙11”大促,于女士想趁著價格優惠囤上一批嬰兒用品,僅是加入購物車的牙膠就多達7款。
“這些育兒的物件,老一輩都沒用過,得靠年輕父母自己研究。”于女士說,決定要買牙膠后,她在社交平臺查找了大量攻略,其中既有專業博主歸納整理的紅黑榜、測評視頻,也有普通父母隨手分享的心得體會、品牌推薦等。
“別看就一個小小的牙膠,卻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于女士說,不少博主將寶寶需要使用的牙膠歸納成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說法都不同。比如,3個月的寶寶要買材質最柔軟的,4個月的寶寶要買有點磨牙顆粒的,6個月的寶寶又要買材質偏硬的。
? 和于女士一樣,不少新手爸媽購買嬰兒用品前都會在社交平臺上查詢攻略,也叫“做功課”。而記者注意到,攻略中親子博主們最常推薦的嬰兒用品,多以進口品牌為主,推薦理由之一就是質量過硬。
? 于女士坦言,絕大部分牙膠都是此前從沒聽說過的外國品牌,什么英國的“火柴猴”、韓國的“安杰”、法國的“蘇菲”、美國的“媽貝樂”等。“之前對這些牌子完全不了解,直觀的感受就是價格比國產同類型產品貴一倍以上。”記者對比發現,同樣長頸鹿造型的牙膠,某國產品牌價格為23.9元,某法國品牌價格卻高達169元。
?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博主都推薦的一款號稱促進嬰兒睡眠的進口安撫豆豆毯,價格在四五百元;而購物網站上的國產品牌,便宜的只要100多元。
集體夸贊背后是生意
? 記者發現,在母嬰用品領域,某個進口產品在某一時間段會突然成為“網紅”,眾多母嬰博主集體夸贊,但在過段時間后又會有大量消費者投訴。
? 為什么會出現博主集體夸贊?“很多東西的好評都是‘無費置換’或者‘有償測評’換來的。”博主雙雙經常會分享3歲兒子的日常,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上擁有超過14萬粉絲。所謂“無費置換”是指免費送產品換取博主一篇推廣軟文或視頻;“有償測評”則是指除送產品外,再額外支付一筆推廣費用換取博主一篇推廣軟文或視頻。
? 雙雙告訴記者,很多分享育兒經驗或拍攝日常育兒視頻博客的母嬰博主在積累了一定的粉絲量后,都會有輔食、益智玩具、尿不濕等商家主動聯系,邀請其推廣產品。“商家會根據你的粉絲量給你稿費,如果粉絲量不多的,商家就會把產品免費送你,你只需要發一個筆記就可以。比如,擁有1萬個粉絲的母嬰博主,一條推廣稿費差不多在300-500元。”
? 除了商家主動找上門外,博主們還可以去一些通告平臺報名領取商家公開發布的推廣任務,根據要求寫出“好評”。“不少母嬰博主靠接通告領了很多嬰兒玩具、食物、餐具等,根本用不完,一個月寫‘好評’還能掙個三四千元。”雙雙透露。
? 記者在微信小程序里找到了一個通告平臺,發現有大量進口品牌主動發布推廣任務,并對博主要發布的視頻或圖文作出詳細要求。比如,一款售價338元的某法國品牌兒童身體乳,商家要求博主粉絲量最少達到1000個,需先淘寶拍下該產品后再發布圖文測評,并要求寶寶出鏡試用,完成一系列條件后即可免費獲得該產品。另一款售價79元的某加拿大輔食筷,商家表示可以免費寄出樣品,但博主粉絲量最少達到2000個,且需將其提供的賣點轉化成口語化表達,并統一使用其提供的熱門封面。報酬方面,一條推廣的稿費是50元,上精選筆記再獎勵50元。
? 某電商整合營銷平臺副總裁對記者表示,當消費者搜索產品或品牌關鍵詞時,會有多篇分享文章,這讓人產生一種很多人都在用這個產品的印象。此外,單價低、投放多的推廣,除了增加“網紅”品牌走紅的“真實性”外,還可以搶占某產品分類的關鍵詞聲量,也就是在網絡輿論場上的熱度。這樣,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一搜攻略,排名靠前的都是該品牌的推薦。
? 那么,新手父母該如何購買嬰兒用品?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購買嬰兒用品時要擦亮雙眼、謹慎選擇,從正規商場或者信譽良好的網店購買,堅決不買無生產日期、無生產廠家以及無質量合格證的“三無”產品。同時,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成分表等內容,并注意留存購物憑證,以便出現質量問題后能夠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 有專家則建議,各大電商平臺應根據母嬰商品的特殊性加強自身監管,交易平臺作為第三方若明知店鋪的欺詐行為而無作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摘自《北京晚報》袁璐、潘福達)